地產論壇
登入名稱
密碼
頁數:
21. 浪子心聲
2017-01-04 18:23
To 16樓:

我認為你都應放棄這種舊思維,香港只需要健康的一手和二手住宅物業市場,不一定要一個非常活躍的二手市場,過去香港政策就是由於太過傾斜於地產業,令其他產業發展停滯,現在應是回歸正常健時候了。請你亦留意紐約和倫敦在經濟發展方面比香港多元化得多。
22. 回浪子兄
2017-01-04 18:40
香港須要做的是更好的區分公營單位及私樓巿場。公營單位(公屋)保障市民居住須要。作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城市,私樓是否活躍,每年成交有幾多應該由市場決定及主宰,不應該由某些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決定成交宗數是否合理。 近日外來資金流入香港樓市,是因為currency peg。假設美元未來狂升,同胞湧入買港樓及港地皮保值及套匯乃是合情合理的經濟活動,話曬港元是磚本位。

23. 回浪子兄
2017-01-04 18:50
我某些朋友一樣,都希望把香港物業市場去投資化,因為深信樓是用來住的。唉,其實我那些朋友好多都是在幾年前睇錯市,沽咗樓租樓住等跌價低位補倉,但不幸地狠狠地被夾了淡倉。政府也應該出招對付這些沽空客。
24. 送別秋波
2017-01-04 19:13


「加辣」是一種悲哀...是離任送別的秋波!!!




25. to 16/f
2017-01-04 19:22
又一歪理當道理思維.

貧富懸殊另世界已經進入極度危險期,百幾萬業主既利益重要定幾百萬貧窮階層利益緊要?

香港應該要進入業權祇有政府.完全禁止住宅投資市場.
唔好再同我講,冇錢買私樓,買居屋,租公屋得唔得..
得!香港以後祇推公/居屋住宅地咪得!
再一次強調住係公民應得權利,一個國家,冇人權會點?(除左強國)我祗會諗到戰爭

26. 浪子心聲
2017-01-04 21:20
To 22樓:

香港有好多人如你一樣的思維,對「房子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有為反自由經濟的原則,尤其是對香港實行三辣招(SSD,BSD,DSD)非常不滿,亦對港府可能考慮再次實行租管十分反對,他們認為這完全維背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原則,如「房子不僅是用來住,也用來作為投資」,甚至認為加辣和租管是「可能改變香港整個社會制度,改變自由市場經濟體制」。

我個人認為這種思維有不少誤區,但將「房子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改為「米是用來食,不是用來炒」,就容易明白政府實行各種政策減少樓房炒賣活動及其投資價值是理所當然的。基本上「米是用來食、房子是用來住」是一樣道理,它們都是民生必須品,當供應不足時,或有人囤積令價格大幅上升時,政府加以管制維持社會穩定是理所當然無用爭議,無論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或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體系都一樣會實行類似政策,令人民在必須物品供應不足下能維持比較正常的生活。

27. 引刀一快
2017-01-04 22:38
路人xx講嘅嘢好幼稚,等於問餐廳嘅食客,如果個個有衣食唔嘥嘢,餐廳點賺大錢一樣。

靠闊客浪費嚟賺錢嘅餐廳,根本做唔長。
28. 浪子心聲
2017-01-04 23:29
如果路人XX講嗰啲係事實,香港嘅經濟這麼依賴住宅樓宇二手市場,香港在過去幾年由於實行三辣,二手成交已大減,香港經濟應該有收縮,但事實是香港經濟還有增長,其實二手邊會有這麼大影響吖。

29. 回25樓同浪子兄
2017-01-05 00:14
兩位的思维似足共产信徒,可以考虑移民北韓,我保证那裏所有樓都是用来住的!😀  香港人眞的是有置業需要?咪天真啦!香港人對物業的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是upward sloping的。即是話價錢越高,需求越大,反之亦然。所以在香港歷史上物業從来都不是必需品,因為世上所有必需品的需求曲線都是Downward sloping 的。2003年業主們(負資產階級)被人恥笑的情況歷歷在目。
三任特首錯誤把私樓定位為必需品,所以房策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第四任特首如果不知悔改,用浪子兄的思维去治理住屋問題,注定继续失敗。
2003年陶大60萬一間冇人吼,貝沙灣四千一尺冇人買,然後你同我講香港住宅是必需品。唉!
30. 炒爆米花
2017-01-05 01:06
31. Danny
2017-01-05 01:34
樓上各位,香港是需要一個正常的樓市,不是要瘋狂的成交量,也不要現在一潭死水,如果成交多,樓價又不會大升大跌,又有何相干?
32. Danny
2017-01-05 01:45

蔡生的見解,好清楚希望樓價穩定甚至向下調整,也就是說釋放二手市場,立即增加大量單位供應市場,免得到處搵地又搵唔到,供應來不及,樓價就壓不下.

香港政府在樓市方面收到嘅稅,佔總收入4成以上,庫房有咁多收入,才可以建更多公屋及增加資源幫助低下階層,就算樓價大跌香港人未必日子過得好.

33. 破頂是傷害
2017-01-05 08:45
樓價升到接近破頂,社會貧富兩極,付出的代價太大,
失業率上升家庭收入萎縮才能令負擔能力下降,才能令樓價確實下跌,這個必然會發生的,到時能力中庸之輩,就算有積蓄都要備糧防裁員減薪,低價也是枉然。
建議從稅制入手,作第二次分配,漸次提升物業稅,第三件抽30%,等四件40%,之後全部抽50%,公司持有物業,劃一先從租金抽30%,餘下70%計入公司收入再評利得稅,發展商收購物業兩年未拆要納空置稅。

34. 香港土著
2017-01-05 08:58
29樓,

你的論據 >>>「香港人對物業的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是upward sloping的。即是話價錢越高,需求越大,反之亦然。」

你的結論 >>>「所以在香港歷史上物業從来都不是必需品,因為世上所有必需品的需求曲線都是Downward sloping 的。」

似乎你哩個係讀死書真人示範。
35. Koichi Fuyumi
2017-01-05 09:17
如果從“米是用來食,不是用來炒“的思維出發,政府實在是全錯;因為買樓和住屋係兩件不同的事。唔去買而去租一樣有得住;所以政府相對應的政策應該是推出租務管制,而不是一大堆限制購買需求的招式

政府策略其實很清楚,就是增加供應需時,就先用行政手段壓制需求,Buy  Time 去創造供應(或Buy Time 等加息推低需求)以維持供求平衡;其實CY 調控樓市是見功力的。
36. Koichi Fuyumi
2017-01-05 09:23
29樓朋友,我個人看法是,政府對樓市取向其實偏向政治選擇。

政府迷信是有樓之人,一般都偏向順民,希望社會安寧,守護建制;所以政府希望推動全民置業。個人估計第四位特首仍然會推動無樓人仕上樓的。
37. 回36樓
2017-01-05 11:02
Fuyumi San,  置業需要的不只是意欲,更重要的是看能力。當年的夾屋計劃不知害到多少家庭家破人亡。燒炭自殺就是香港業主發明的。政府要解決的是居住問題。置業是一項投資決定,政府應該讓市場力量發揮。政府不應鼓勵市民投資股市,但為何要迫人買樓?
好多人,包括政府及浪子兄到了依家都仍然分不清居住及置業。安居指的是居住而非置業。
38. 回浪子兄
2017-01-05 13:23
如果住宅真的是民生必須品,沙士期間,山清水秀,全新的南區豪宅貝沙灣,陰公4千蚊一尺都冇人吼。理论上沙士期間,大家更加應該搬去山清水秀的新盤,但香港人認為樓是用来炒的,所以我肯定如當時貝沙湾即使跌到2千元一尺,更加會嚇到冇人買。

浪子兄,醒下啊!回到現實吧! 你所謂的樓是用来住的,只是你個人一相情愿的想法,不適用於香港。在香港的歷史上,樓從来就不是用來住的,這是香港社會集體的决定,不以個人的意志为转移。1967不是,1989不是,2003不是,2008不是,2017也不是。

39.
2017-01-05 16:10
沙士期間,,成日講沙士仆街個時先可以買樓,你講撚哂啦...
點解要經濟出問題先叫人買樓,...呢D人心腸太差
40.
2017-01-05 16:15

或許德國的例子可作為參考,德國樓價這十年都不漲,全賴其健全的樓市政策,其中的關鍵是,德國將居住視為每位國民應有的權利,是社會福利制度的一環,在政府的強力介入之下,才得以保證樓價長期穩定。

在德國,住宅不是商品,是基本人權,所以炒賣樓房,原來等同犯罪,是一個對香港人很新鮮,完全不同的概念! 

德國政府認為住宅具有壟斷性,又是民生必需品,不應用來炒作謀取暴利,土地與房產,不同於一般自由買賣的商品,是基本人權,依據此一原則,制訂出抑制炒樓的嚴格稅務法,甚至是刑法,以保障居住權利。 

在德國,如果開價超過標準價20%,地產商將遭受最高5萬歐元的鉅額罰款,若超過50%,除了罰款,還可能面臨三年徒刑,因為涉嫌惡意炒作。 

在德國,買賣不動產的獲利,也會課以重稅。買樓十年內出售的獲利,要被追收15%以上的「投機稅」。


德國政府更透過嚴厲的雙重稅收政策,來抑制投機行為。自有自用住宅,不需繳付不動產稅,只需繳付土地稅,而出售房地產時,賣方除需繳付評估價值11.5%的不動產稅,賣方還要繳付3.5%的交易稅。如果買賣獲利,還需繳付15%的差價盈利稅。自有房屋出租,需繳付不動產稅外,租金收入還需繳付25%的資本利得稅,政府藉此稅制,來抑制投機者的獲利空間。 

德國自有住宅率為42%,租賃住宅率高達58%,而年輕族群中,租屋佔77%。政府制定嚴格的租賃法;另外,德國政府鼓勵民間自建或合建房屋,打破開發商對房屋供應的壟斷,每年新建房屋總數中,合建房屋佔超過30%的比例,而透過供應大量廉價租賃房屋的手段,對穩定樓市,穩定社會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根據這個邏輯,香港的炒樓,就是政府、發展商和部份市民的集體犯罪行為,香港政府又能否學效借鏡,反思樓市住屋發展政策,讓八百萬香港市民能夠安居樂業,不需再為求一處容身之所而煩憂!

甘德國係咪共產國呢?點解人地GDP係香港幾倍,但人地唔洗靠樓黎增加自己收入?
係因為住係必需,而家唔係因為住唔起就叫人申請公屋,呢Dx街道理,只少人地經濟出問題時,唔會有班業主走上街大叫,同抗議囉
頁數: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聲 明

所有議題/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應/留言是即時上載,少部份未註冊為會員的回應/留言會經我們的系統過濾,所有議題/文章/回應/ 留言/資訊及評論並不代表地產資訊網(Property.hk)立場和觀點。由於本【地產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 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歡迎以留言或電郵方式與我們聯絡(admin@property.hk),我們有權刪除/堵截任何留言 (刪除/堵截留言前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爭議,本網站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