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论坛
登入名称
密码
页数:
楼市应分两个市场
浏览人次:42919    回应:66
2017年3月8日

楼市应分两个市场

 

蔡志忠

亚洲地产创办人
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会长
香港东区工商业联会首席会长

  很多年前,笔者已经提倡楼市应该分为两个市场,一个是私人物业市场,另一个是公营和资助房屋市场。私人住宅市场任由它自由发展,可接受外来资金的投入,而公营和资助房屋留给本地客,能力不足的基层人士申请入住公屋,有入息但买不起私楼的首置者,可购买政府的资助房屋,这些房屋的订价要与首置者的收入挂鈎。

  这样的话,大家在同一个市场都享有同等待遇,那么互相比较的机会就会少一点,社会的矛盾或许也会少一些。然而,政府总是有一个错误观念,以为把楼价压下来,就可解决年轻人的买楼问题,於是不断推出辣招打压楼市,结果出现了反效果。今天楼价再度飞升,不但抛离了首次买楼者的购买力,连用家的购买力也已经脱离。

  楼市虽少了用家,但投资者的购买力仍在,这些投资者不但实力雄厚,而且人数越来越多,对整体楼价起了非常积极的支持作用。他们会用家人的名字去购买物业,比如以父母、子女的名字等等,甚至用一个人的名字同时购入多个物业,这些表面上的首置者,其实也是投资者。

中资抢地成楼市上升主因

  今天的香港社会,再认为必须将楼价压下来,让首置者上车,这种想法已不合时宜,全民搵地增加供应都成了空谈。既然做不到,何必苦苦追求呢?楼价就算跌3成至4成,普通人也是买不起。所以将楼市分为两个市场,特别加推港人首置上车楼盘,定价与入息挂鈎,现在和将来也只是供首置者买和卖,这样才可让更多的年轻人成功置业。

  有人质疑楼市已高处不胜寒,政府也多次强调要打破楼价只升不跌神话,可是无论当局如何出口术、施法宝,仍然阻止不了楼价升势,到底是为甚么?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第一,香港是国际都市,属於外向型经济体系,外资进来投资或消费,直接刺激香港经济增长。香港长期这么好,全赖开放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大量资金不断流入,就算楼市非直接受捧,也会间接受惠。

  其次,中资高价抢地也是楼市上升主因,诚如长实赵国雄所说:「今天卖出的面包价,以后连面粉也买不回!」为其公司旗下货尾单位道出了加价的理由。说得正确,前两年大家都笑中资疯狂抢地,可能会亏大本,今天却让人家笑我们港资是井底之蛙。就像启德发展区的「港人港地」地皮,当时楼面地价每尺才约@5,300,今天已经达到每尺@13,500。今日的高价还是明日的低价吗?笔者不敢保证,然而中资买地的眼光,的确是比港资看得更长远、更透彻。

楼市应分两个市场
1. 亮剑
2017-03-08 12:58
呢家越来越多「砖家」用恐慌性入市来形容呢家买家心态,我正式宣布「井喷」开始紧,打后几个月租约到期既租住等,会被业主打完心口打背脊,这餐将会非常饱!!

以下系小弟旧作,估唔到仲未过时。

9. 亮剑 2015-04-27 11:23:34

我想讲呢几年政府这打房措施点解唔 work!

不如现在做一个角色扮演,首先系买家:

上车客……手上只有百零万,明知两房同叁房平均尺价比较平,但在首期不足下,焗买火柴盒。

家庭客……有个BB就要返幼稚园/小学,希望揾个有合理房间配置、座向好及楼层较高的楼盘。

投资客……希望揾D出租机会大,租金回报比率较高的楼盘。

投机者……找个楼花期长、又有水位的楼盘搏短线。

大陆客……揾件人无我有,可 彰显身份的靓嘢,为求心头好,可不借腰间钱。

其次到发展商:

为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商会因应客路,而开各种不同尺码既则,去就上述呢几类客。

上车客……起D一或两房的火柴盒,就他们的毕值。

家庭客……好座向及高楼层的两房或三房会卖俾佢哋。

投资客……低层而座向较差者,因为平均尺价较低,但回报率较高,最合他们的胃口。

投机者……整D楼花期较长、又俾少少水位的楼盘,俾佢哋搏短线。

大陆客……成个项目执倒几多、食粥食饭,就睇呢D特色单位、天池屋、独立洋房卖成点。

发展商呢种运作模式,可确保佢哋D发展项目,喺合理的时间内,清咁大部分货,赚最多既钱,咁当佢哋的资金回咗龙,咪又搅过第二件嘢,做到货如轮转的最高境界。

但喺09年10月尾,政府取消投资收租者无得做按揭保险,同时收紧2千万楼的按揭成数到六成,咁买入豪宅作长线收租者,开始大减。

10年2月尾,政府加你2千万楼的SD。

10年4月尾,政府出9招12式,又规管一手楼花销售,咁发展商变现开始面临压力。

10年8月中,政府出3招14式,楼花无得摸售,投机的炒家坐晒艇要焗揸。

10年11月20日,SSD开始出炉,短线客争相走避,但另一方面,弍手供求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当时已有人指出,SSD会做成有实力的业主惜售,反而令供应减少,但政府当然扮听唔倒啦。

12年10月底,CY见楼市唔死,再次出招,呢次除了在SSD禁赛多一年外,还加上BSD,如此这般,除咗首次上车者同家庭客外,边个去买一手楼先? 发展商资金不能回笼,仲会同你搏命去起楼?还会去为旗下土地更改用途来起屋?那些过百亿的招标项目,仲唔步步为营?咁唔够面粉点变面包出来?

13年2月23日,政府仲要出埋DSD, 呢句「人蠢无药医,医翻成白痴」真的好贴切!你CY咁搅,请问那些换楼客点换楼?

发展商起落嘅楼,有大小不同嘅尺数,全无影响的上车者力有未逮,有能力者你政府又唔俾人去买,咁发展商仲同你大大注搏拉柴??

现在剧情的发展,就是发展商排队食尽你政府及半官方 机构的土地储备,再同你慢慢讲古!

香港人口组合中以60后为主,因此在80年代尾,90年代初就系佢哋置产的高峰期,想当年我喺9O年代初首置果阵,我的同学、同事及同辈,有几多个人有咁好彩,可得家人强劲火力支援?

因此当时大多数新楼楼盘,都会开 A及B类型单位,贪佢细细粒容易食。

开发商都系挑通眼眉之辈,因此「冧深」房价要就当时买家的收入水平,系共识。

随著呢十多弍十年时光飞逝,我身边唔少同辈的人工早已三级甚至十级跳,层楼换了几转,或者一变二、二变四, 现在呢班60后,其实好多人都已经供完最少一层楼,甚至就来供完第二第三层楼,咁他们的子女的置业能力,就绝对唔系单睇那班8~90后的收入水平,而系睇埋佢哋嘅老豆老母,有无实力同肯唔肯跌!!

香港其实不缺细码楼,而持有呢D楼嘅业主,为数不少其实好想将名下那间几佰尺换作900上。

但政府就系咁将D地去限尺限量,加埋打房政策骨子里,系迫人上细码货,咁发展商为求去货,将狂起火柴盒,那么中小型楼就会於下一个周期,产生供过於求的态势。

点解政府唔反思将D土地,用来起800~1200尺单位,然后鼓励那些揸住400~600尺的60后小业主楼换楼?

咁一来可增加价格比较相宜的中小型2手供应。

二来可改善60后小业主的居住环境。

三来当换楼链启动咗,那开发商旗下的土地资源就会被释放。

在香港,一块生地要变成楼宇,随时系一个楼市周期,即拾几弍拾年,现在政府大错已成,下一波细价细码楼的伙数将会供过於求!

如今补救方法系开发商在起火柴盒果阵,请预留部份相连单位可於日后打通,以备之后将呢D单位作捆绑式销售。
2. 亮剑
2017-03-08 13:05
32. 亮剑 2015-05-21 08:21:14

港楼沽出讯号……

民调显示,港人有8成「看好」楼市前景。

政府顺应「民意」,推出首置贷款。

楼市「井喷」,弱者「不问价」入市。

若要最多人喺同一时间输最多钱,方法好简单,那就是你畀倒绝大部分人信心:「今次真系无得输,机会难逢定要瞓身,话唔定从此脱贫」!!

36. 亮剑 2015-04-05 14:21:54

小弟数年前,已经公开讲过多次,在楼市循环尾期,会有不少早就入咗市嘅人,因各种理由而整多间,这就是财富效应。

打后每年都会有 2万个本地及回流大学生;有几万对新人成家立室;有成千上万的港漂有租住需要。

大陆同香港的中长线前景,小弟可谓极度睇好,除非大陆亚投行大计划最终被美国佬彻底打残,我实在睇唔倒对下几十年,香港会底特律化。


3. 亮剑
2017-03-08 13:14
面对香港呢个房策,作为一名中产小业主,真的唔爆粗都唔得!

市区、港岛、地鉄左近、全海无遮挡的大型土地,用来起公屋。

鸟不落、生卡啦、无雷公、 牙签地就卖俾开发商起果D得百零伙嘅单支。

咁以后那些公屋居民,就可以住喺市区相对大面积、环境比较好、租金又平、通勤时间又短的单位!

而俾足钱嘅中产,就要去大西北捱火柴盒,每月管理费因伙数少贵到飞起、又要转几架车先返倒工。

本来中产自我催眠,想话层楼会随通涨增值,但CY话升你老毛!

咁点解果D中产要向上楼?

不如打份散工轮市区公屋好过…………

呢个房策真的七到无朋友!!!

4. 亮剑
2017-03-08 13:18
18. 亮剑 2014-08-24 09:43:19

我喺呢几年的留言及回应,现在好不幸地一一实现。

例如本人曾经讲过,在牛市第三期会出现财富效应及井喷现象,衣家好嘅唔灵丑嘅灵。(对CY及其团队来说)

乜嘢系财富效应?我俾个好普遍的例子:

有个30出头的后生仔,他就来同佢女朋友拉埋天窗,而呢对准新人希望婚后有自己嘅小天地,咁在香港呢家佢哋有无计仔

1 呢两位小情人,要是父母都是公屋居民,咁他们想买私楼的难度系十分,我睇佢哋要排公屋,才能埋尾。

2 如果呢对准新人的父母,求其一方有间居屋,咁上私楼的难度系五分,勉强无幸福,我请佢哋留意新一批居屋发售祥情,先系正路。

3 要是他们的父母,求其一边甚至双方屋企人,都有自住私楼,而且已经或就来供甩,甚至凸多一两间,用来出租的话,咁他们能成功上私家车的难度,系0呀!呢D小夫妻可班出来的首期,系集几条水喉而成的,百零两百根本系手到擒来。

在此本人再次呼吁,唔该有无学者对此课题作出研究,例如揾银行、按揭中介、地产代理攞料,再喺新楼售卖厂做大型民调,咁政府主事嘅房产的官员,就会知道现在香港的房地产,究竟发紧乜嘢病、害了甚么瘟,以免日后药石乱投、搅到一镬泡都收唔倒科。

5. 时辰未到
2017-03-08 13:29

  老施虽然没有讲清讲楚利息与楼价关系,但最低限度都有提到利息,至於供应就只字不提,莫非老施认为供应对楼市没有影响,如果是真的话,就不会在一年前,楼市成交量低迷时要求政府减少供应,而事实上,任何一个香港人都知道,未来庞大供应量将会令楼价下跌,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就是另外一回事,我不明白主持人当时点解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这是一个赞助节目,一问一答,大家都有相当默契,不会出现尴尬场面。

  虽然官员不满意老施讲清讲楚,但他们又无能为力,否则,只要老施讲一句,今日物业市场的乱状,全是政府官员无能所引致,便将官员KO,我并不是拔刀相助,只是不能掩盖政府为楼市放下的心机,增加供应是挽救楼市的一条良方,我认为政府是做对了亦做到了。

6. 时辰快到
2017-03-08 13:41

有年轻朋友同我讲,他的住宅单位升了很多,如果现在卖走,可以几年唔需要返工,我问他的住宅单位是不是用有限公司持有,如果唔系,他只不过是纸上富贵,事实上很难将单位以高价卖走,年轻朋友话他是香港人,买楼只需要付正常印花税,如果用有限公司买,要额外多付15%BSD,有冇咁傻,物业代理同佢讲真的有高价成交,而且新盘全部加价,唔通仲有假,佢叫我唔好睇楼市睇得咁淡,否则,我会损失搵大钱机会,我话多谢教诲,叫他尝试将住宅单位出售,睇吓物业代理点样讲。

  如果有人在三年前买了楼,见到现在楼价,又不用付SSD,随时会心动将自住单位卖走,不过,当他们放售时,物业代理第一句就会问那个单位是否由有限公司持有,如果话唔系,代理就会话很难做到好价,因为买家是找寻那些用有限公司持有物业,贪最高可以悭30%印花税,如果不是由有限公司持有,减价两成或者有机会,现在大家见到的高价成交,大部分的物业都是以有限公司持有,只要将股权转让,就可以完成物业买卖交易,不过,大家不能说那些成交价是虚构的,只是不需要付印花税的成交价,物业代理当然不会讲实情,不需要太久,物业市场便会出现一楼两价,住宅单位如果用有限公司持有的售价会高很多。

7. 孟波
2017-03-08 14:08
亮剑兄睇得真系准,我正正是你说的60后,望到楼市同你形容的一模一样。
8. 亮剑
2017-03-08 14:40
亮剑 2013-12-25 15:13:00

以下系一条典型换楼链:……


A君系 80 后上车客,用 9 成按揭上左个 150 万 2 手居屋盘。

B 君就系嗰个居屋旧业主,拒用 200 万换左隔离街嘅私人单幢楼。

C 君就系嗰个私人单幢楼旧业主,拒要升呢住铁路沿綫物业,所以用 300 万换西铁上盖物业。

D 君就系嗰个西铁上盖物业旧业主,拒想住近阿妈,就用400 万换市区 2房物业。

E 君就系嗰个市区 2房物业旧业主,拒想个仔近翻间好学校,就用 650 万换半山 11校网嘅 2房物业。

F 君就系嗰个半山 2房物业旧业主,拒啲细路读紧小学,想大家有些少私人空间,所以用 1,000万换左隔离街3房物业。

G 君就系嗰个半山 3房物业旧业主,拒屋企有 3个人住,但只得一个厕所,所以拒用左 1,300万换左一个 3房两厕嘅单位!

H 君就系嗰个半山 3房两厕嘅物业旧业主,拒参观左一个新楼盘,就系贪拒个会所正,用左 2,000万买左一个单位!

成条换楼链起因,系 H君买咗一个全新豪宅,因而引发继后嗰 8 单交易,但政府话呢班友炒起个楼市,要整治!

咁首先就系收紧银行借贷成数,限制例如H君呢类人去买嘢。

再将手上啲地皮限尺,等发展商以后要起多啲火柴盒出来跑数。

最后使出杀手鐧DSD限制上面嗰班友去楼换楼!

问题解决了吗?

好似唔得喎!

首先B 因为换楼不成,所以 A 冇得做业主,要继续捱贵租。

而由 C 打落嗰班人,本来预咗去换楼嗰笔钱,就成为拒哋嘅弹药。

例如 C 君本预你一球换楼,现在就屈就下继续住旧居,然后就将嗰一球化作首期入件居屋出租!

一理通、百理明,如此类推。

其中 H 君仲可变少少嘢,因为拒如果入件 7 M ,正常 SD 已经要 3.75 %,你政府出招限制高价楼买卖抽重税咩,咁拒哋咪买上车盘罗!

那么不如买两件细码嘢好过,省下各种 SD唔在讲,慢下手打后几年嘅差饷因括免关系而唔使交先过引!

如此由C打落到 H 君咪有楼住之余,仲有楼出租罗!

咁睇呢个打房政策,对以上各位人兄(除了 A)来讲,简直系【德政】呀!

咁A咪好惨?

系呀!

你仲唔多谢各位曾生及梁生关照?

 
9. Danny
2017-03-08 14:55
亮剑兄见解精准,我们乐於见到多啲贴文,同蔡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10. 有道理
2017-03-08 15:18

非常好!

[其次,中资高价抢地也是楼市上升主因,诚如长实赵国雄所说:「今天卖出的面包价,以后连面粉也买不回!」为其公司旗下货尾单位道出了加价的理由。说得正确,前两年大家都笑中资疯狂抢地,可能会亏大本,今天却让人家笑我们港资是井底之蛙。就像启德发展区的「港人港地」地皮,当时楼面地价每尺才约@5,300,今天已经达到每尺@13,500。今日的高价还是明日的低价吗?笔者不敢保证,然而中资买地的眼光,的确是比港资看得更长远、更透彻。]

11. 风险高
2017-03-08 15:26
大风险来临,小心楼市真爆煲!
12. bos fan
2017-03-08 15:46
谢谢亮兄分析!本人也是原本想买一个大单位自住,结果政策关系,迫住改买了两个旧楼细单位收租,变在收租佬印印脚都好过引。
13. 地盘佬
2017-03-08 17:53
顶!亮剑你系唔系有时光机o架?
14. Richard C
2017-03-08 18:01

 To : 亮剑

 I am one of the property investors, your articles match with all the phenomena we see and the investors behave more or less the same manner as your predictions.

  Since 2013, many investors intend to purchase small lump sum properties. W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doing now is to encourage people to buy high lump sum properties like reduction of tax , and force those investors with many and multiple small properties for rent to sell.

 This will encourage people to improve their flat area and environment, while if they are holding up too many small flats, they need to pay extra tax for each, this would immediately boost the supply of small properties in second hand market

15. 一种贪念
2017-03-08 20:13

而公营和资助房屋留给本地客,能力不足的基层人士申请入住公屋,有入息但买不起私楼的首置者,可购买政府的资助房屋,这些房屋的订价要与首置者的收入挂鈎。???

以往,购买政府的资助房屋的人士, 租者置其屋的人士, 此类人士都是有一种贪念的心态才买楼的,早年有人见有几仟元几万元的升值利润就急不及待沽售套利, 有十万元赚,二十万元赚已经好高明了, 此类人士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售出后等跌再回购,聪明绝顶...


16. 好友
2017-03-08 21:28
想当年亮剑兄准到无朋友但却惹恼了其他人,从此被全面封杀。亮剑兄现在终於肯再留言,相信很多读者都感到安慰。
17. 向饭民说不
2017-03-08 21:57
楼上,香港有引刀自醉实力等跌投机买家,虽然他们是淡友,但是他们也积极的准备入市。
香港有不小这样的淡友,所以应该不小实力买家。
18. 支持者
2017-03-08 22:25
还是亮剑比较醒,好过好多专家教授博士,佢当年预测今天应验!
19. Tony lam
2017-03-09 00:42
亮兄   美国佬系咁印假银纸/长期低息、再加阿爷越跑越顺、买楼赢面高系常识、梗大把人睇中、不过你就演绎你谂嘅因果、嚟印证你嘅眼光、你讲果D换楼炼、卖细换大只系小数、供完加按买多层收租/投资/帮仔女就见好多、由上而下买多几层投资嘅就大把、冇辣招制住班有钱佬落场、够胆嘅用家边有机会上车、唔喜欢689一回事、但佢绝非楼价上太空慨罪魁祸首。
20. 向饭民说不
2017-03-09 01:16
楼上,罪魁祸首不就是有引刀和自醉这些在大陆赚了钱,虽然是淡友,但是却准备在香港入市,而估计应该吾小人,所以刚需不低。
页数: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声 明

所有议题/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应/留言是即时上载,少部份未注册为会员的回应/留言会经我们的系统过滤,所有议题/文章/回应/ 留言/资讯及评论并不代表地产资讯网(Property.hk)立场和观点。由於本【地产论坛】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 所有留言,若读者及用户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欢迎以留言或电邮方式与我们联络(admin@property.hk),我们有权删除/堵截任何留言 (删除/堵截留言前不会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争议,本网站管理员拥有最终的诠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