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论坛
登入名称
密码
页数:
21. 子婷
2014-06-23 18:18
最慘是无法接受失敗,心理嚴重受創后自此一沉不起,无得翻身,甚至轻生...
22. 江湖隐士
2014-06-23 20:13

很多都是初次置业者,在2004至5年的时候置业,.........点解在2009年的时候,那么多人将他们的自住物业卖走,.........

是因为有很多香港大朋友/小朋友贏唔起,所以走咗貨去先,想唔到,捉咗蟲.........

23. 睇得通
2014-06-23 22:05
(信报报导) 撰文:馮寶怡

当我们感觉到城市正在消失,就会明白为她留一些历史,留下一幢赚不到钱但拆了又傷感情的建築物,既艱难却又很重要。《香港檔案.X》燒味強曾说:「这个城市,变得太快。人都係一样。」人的改变难以捉摸,微細内在,最终却轟动所有人。我们驚嘆人可以变得那么徹底,直到他/她离开我们之时,才发现什么也留不住。

李小龙,一个大家熟识的名字,他在我城的历史中绝對佔有一个重要位置。他在武術、電影甚至是服裝潮流方面至今仍影響著全世界,没人会否认他是一个強者。因为他一句「中国人唔係东亞病夫!」他彷彿成了各地華人的連繫点,没当兵没參军不做特务不參加奥运,李小龙仍是大家心中的民族英雄。

死因眾说紛紜
李小龙的死對大家来说是異常突然,但對他自己来说,是意外还是意料之内?关於他的死因,多年来流傳多个说法,猜測疑云不斷,有牽強的有可信的,任何一个说法都有它的支持者。

有说李小龙練功过度,甚至是練功的方法出错,过勞导致身體无法負荷,加上成名后的壓力令他崩潰。另说他濫用藥物,因为当年公布的檢验报告指李小龙體内有大麻物質,但不少醫生於不同的书刊中都有提过,那微少成份的大麻不会是导致他死亡的原因。

李小龙一直以来与无数武術高手交手決戰,留下不少舊患,到后期更盛傳他有心臟病和关於腦部的疾病,拍攝时暈倒的傳闻更是不绝於耳,所以不少人认为他是突然病发而死亡。傳奇人物不少得一些戲劇性的死因,就像甘迺迪一样。有人认为李小龙是遭人暗殺,其妻琳達亦曾指他与不少人結怨,包括日本黑幫,因为他戰勝了一場決戰,令该社團的賭博公司損失不少。到最后法庭公布他死於意外,原因是藥物敏感,多年来很多人質疑此说法,认为有人蓄意隐瞞真相。

李小龙是很多人的偶像,就算不是瘋狂粉絲,也会默默欣賞。偶像的形象於不同人心中大概是不一样,我希望或我觉得李小龙是怎么样,他在我心中是怎么样,結果我们选择性地相信了他的某个死因。

当年法庭公布的死因是藥物敏感,那为什么那么多人不相信或不肯相信?李小龙死后短时间内,有关人士向外公布他的死亡地点是他自己的寓所,后来记者翻箱倒櫃,找到资料證明他的死亡地点应该是丁珮家。这个謊言、誤会或技術出错,绝對影響人们對后官方消息的可信程度。

藥物敏感,一个普通、簡单、一言以敝之的死因。在眾人心中,李小龙仍然保持著一个民族英雄或一个如他的電影角色、打遍天下的強者形象,一来是因为接受不了英雄的突然死亡,就算接受了,亦希望那是一个轟轟烈烈的离开,因为李小龙不是一个普通人。

历史檔案館中,收藏了一份李小龙的死因报告,但檔案不能公开,只有家屬才可翻閱。死因报告好像就是答案,但白紙黑字写下的,又是不是真相?如果当中再一次写著「藥物敏感」,大家会真心相信并接受一代傳奇英雄以这么簡单的方法殞落嗎?还是再一次认为有人隐瞞真相?隐瞞真相又有错嗎?李小龙的死,是李家的事,还是全世界華人的事?公眾的知情权与他的私隐权可以用一个謎来取得平衡嗎?

私隐延续傳奇
围繞这个死因之謎的讨论,其實都是知情权与私隐权的角力。不是任何一个人死后都会引起那么大的声音,是不是因为李小龙背負了華人的形象、香港人的形象和武術家的形象等等,他就要向大家公布自己的死因,他就要向大家問責?某些私隐公开了会影響当事人,但当他的私隐又影響著社会时,若当事人死后,所謂的私隐可以被公开嗎?历史檔案館中的的死因报告到那个时候才开放给公眾參閱?应不应该开放?知情权与私隐权应该用时间来決定,还是用人物身份来決定?这些都是一連串值得讨论却永远得不到答案的問題。

傳奇人物死后会留在历史,那平凡人呢?每个人都有留下自己历史的权利,就算你下一代是你唯一的观眾或支持者,你留下的是古怪老东西还是价值不菲的收藏品,都可以让他们认识你之余,更了解自已多一点。李小龙的死可能不是想像中的轟轟烈烈,但这个没完没了,一直得不到答案的死亡,令他的傳奇延续下去,这个历史中的一大謎案,可能值得永远被埋藏。
24. 博命
2014-06-23 22:17
少年得志有也唔好!
25. 誰能解开
2014-06-24 00:33

李小龙的兒子叫做--李国豪

拍戲的时候被道具槍中的空包彈打死了---------------------------------------------------------------------------------------

李国豪(李小龙之子) 死因:拍戲时被道具槍裏的真子彈射殺


李小龙死后十一年,他的兒子李国豪也踏上银幕,李国豪的第一部影片是香港片《龙在江湖》(1986),其后他回到美国,在《功夫大電影》(Kung Fu The Movie)中当第二男主角,他演出《Laser Mission》(1990)、《殺戮都市》(Showdown in LIttte Tokyo, 1991)后,在《龙霸天下》(Rapsa Fire,1992)中首次擔正主角。

1993年4月,他在拍攝《烏鴉》(The Crow)一場槍戰戲时中槍死亡,终年二十八歲。

 

李小龙死后十一年,他的兒子李国豪中槍死亡,终年二十八歲。

誰能解开李国豪中槍死亡之迷?????

26. HenryL
2014-06-24 04:55
我卖了,卖吾番!
27. HenryL
2014-06-24 04:55
我卖了,卖吾番!
28. HenryL
2014-06-24 04:56
我卖了,买吾番!
29. NT Farmer
2014-06-24 08:07
我不同意湯博士关於"不要卖走自住物业既意見", 我记得09年我卖了远离城市自住村屋,3年内我重複卖走自住物业6次, 终於可以在旺角地鐵站旁邊拥有自己的无抵押贷款房子, 如果我不卖走自住物业,我不会拥有我现在所有的一切.
30. 引刀一快
2014-06-24 11:41
To 29楼 NT farmer兄

兄台,愿闻其詳!!!!!
31. NT Farmer
2014-06-24 13:13
To: 30/F 引刀兄

没什么特別的, 因缘际会, 换楼六次而已, 窮人要向上爬, 好多时需要賭身家, 唔好话卖自住摟啦, 有靚女要就連卖身都有可能, 湯生来自富裕家庭, 我也理解为什么他会这么说.
32. 【人生伯乐】
2014-06-24 13:41

【人生伯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在新书《居安思危》的后记中,形容人生当中,有幸遇到几位启蒙老师,包括让他领略待人处世之道的银行界教父利国偉,以及仕途上提携他平步青云的港英时代财爷夏鼎基。

获夏鼎基提携 平步青云

任志刚回忆,常以「话到口中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作座右铭的利Sir,一次与他单独闲聊,不经意的一句至理名言,令当时少年得志、因精通金融而态度傲僈的任总,当头棒喝,惭愧冒汗,自此之后,学懂待人以宽的处世之道,「再没有不留情面,当面破口大駡(做错事的人)……不留空间余地的与人争辩」。
奠定本港积极不干预政策的前财爷夏鼎基,在任总笔下是「恩赐」他事业成就的启蒙老师,教晓他「作为公职人员应有的刚毅自信;在政策思辨过程上要正反兼顾……择善固执」。
这位仕途上的伯乐,在好几年的内部评核报告上,力荐政府招揽任总晋身核心领导行列,让其事业平步青云,其中在1981年5月评语中,建议「调派他(任志刚)到金融事务科」,并举荐翌年「出任副金融司」。

33. 惜缘
2014-06-24 14:24
To 32楼 人生伯乐,
多谢任总的教诲,我会时刻谨记,我亦知道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呢把尺是要来度修养同修行有几高,而不是度知识同财富有几多。
34. 李兆波:「砖头」养老好处多
2014-07-05 07:16

人老了,最怕什么?除了怕失去伴侣及健康恶化,最怕的应是「无瓦遮头」和没有足够资金养老。中文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李兆波,在早前的国际房地产及财经博览会上演讲,指出在芸芸投资工具之中,「砖头」除了可作自住外,因具长远升值潜力和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较适合作部署退休的投资工具。

李兆波说,人退休后,没有工作收入,却要继续衣食住行,便需要有稳定的现金流,「以往不少人会选择投资股票及一些金融工具,但在金融海啸、雷曼事件后,会发觉若投资在不当的金融工具,原来可以蚀到渣都无,不少香港人便将资金改为押在『砖头』上面,认为楼价纵有波动,但房产不会消失,也不会被骗」。

虽然现在一般的住宅租金净回报往往不足3厘,不过李兆波指出,「美国30年期债券的孳息高过3厘,看似比买楼收租吸引,但要一般人愿意以七位数字(100万元以上)买入债券,心理关口不易过,他们宁愿买入数百万元的物业」。

他又表示,香港地少人多,住宅楼价长远倾向上升,只要不是过度借贷令杠杆过高,大部分人发觉就算经历过九七后的大跌市,只要捱得过,楼价总会返家乡,由蚀变赚。「买物业的一个好处,是它既可透过按揭而具杠杆效果,只要工作稳定,准时供款,楼价跌了也很少会如做股票孖展的被追差价。」

李兆波指出,只要供完楼,退休后拥有收租物业,便等同有源源不绝的现金流,用来应付退休开支,「『本金』不会缩水,反而若可以加租,现金流会增加,兼具有抗通胀的效果」。他续说:「就算只有一层自住物业,因现在银行已能提供逆按揭(或称安老按揭),以300多万元的楼价,做了逆按揭,每月便可有万多元现金使用,而又同时有居所至终老。」

李指出,现时楼价高企,一些人或会觉得储首期也困难,不如放弃买楼。「从长期而言,楼价总有周期起落,但一个人若不储蓄,当楼价跌了的时候,一样没有首期买楼,人任何时候都应该有储蓄概念,当机会来的时候,才有资金入市。当然,也有人说储钱的速度追不上楼价的上升速度和幅度,那储钱时,就算未够首期,也可先投资如较稳健而高息的蓝筹股或房托,待有关投资升值,便较容易储得较大笔资金做首期……当然,储钱便不可以乱花钱,不可频频换手机或经常旅行玩乐,所以买楼储首期,本身已是理财的行为。」

「年轻人有的是时间,现时楼价高,等调整才入市也无可厚非,比如楼价是300万元,若回落了一成,即等同省了30万元,这随时是一般人的一年人工,等也值得。但愈近退休或老年,如有足够现金买楼,便不要乱等,人老了做按揭也较困难,租楼住,有一些业主也不喜欢租楼给老人家,所以能『现兜兜』买楼的话,还是早一点入市的好,至少买个『安心』!」

撰文:陆振球(明报地产版主管)

页数: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見
验証文字
 
回应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写粗言穢语、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暱称/綽號/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構、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銷、廣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電话號码、電郵地址、即时通讯帳號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声 明

所有议題/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应/留言是即时上载,少部份未注册为会员的回应/留言会经我们的系統过濾,所有议題/文章/回应/ 留言/资讯及评论并不代表地产资讯网(Property.hk)立場和观点。由於本【地产论坛】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 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发现有留言出现問題,欢迎以留言或電郵方式与我们聯絡(admin@property.hk),我们有权删除/堵截任何留言 (删除/堵截留言前不会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争议,本网站管理员拥有最终的詮釋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