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精英文集 返回
浏览人次:8042    回应:0
精英文集

补地价评估机制宜检讨

 

陈超国

2018年1月16日 (东方)

近日有报道指出,去年某补地价项目有官商勾结之嫌。文章中指出,该项目的补地价金额有可能被低估,发展商因此利润丰厚。不过,文中并没有任何证据或解释指出上述补地价金额如何偏离正常市场价格水平。

审批程序愈趋复杂

只要有较重大的补地价金额为发展商接受,必有官商勾结的指控。现行的补地价评估机制可说是摆地政署测量师上枱,无论他们如何专业地评估地价,也容易招惹官商勾结的无理批评,令他们长期在压力下工作,对他们并不公平。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检讨补地价的评估机制,减少被指控官商勾结的机会。

香港自回归以来,政治生态变成官民对立,不少政治团体以批评政府为日常工作,动辄扣官商勾结的帽子,令问责官员终日忙於解画,而一般公务员的工作态度亦变得极为因循,天天上班均诚惶诚恐,担心一旦不小心犯错便会成为千夫所指,而且有可能乌纱不保,更严重的话可能会被刑事检控。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大量程序须向不同政府部门申请审批,惟近年申请审批已变得愈来愈困难和复杂。社会进步和市民要求日益提升,有些是近年才有的审批程序,同时有些审批的要求亦提升了,这都是无可厚非。不过,亦有不少情况是负责审批的官员因害怕官商勾结指控,而变得极度小心谨慎,审批的难度自然大幅提升。

阻碍新盘推出市场

例如某地段临街的一面,如果有部分为不可建筑地带,过去连接发展项目的水管、电缆等设施通过这无建筑地带是不会遭地政署反对的。然而,近年地政署却可以要求发展商申请技术性修改官契条款,就算不用补地价,有关申请已带来工程延误。

由此可见,发展审批程序需时愈长,新盘供应便愈迟才可推出,不利政府为楼市降温的愿景。

政府应为市民服务是大众都认同的普世价值。但「市民」是不是应该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法律上,法人(如有限公司)的地位和自然人是差不多的。为甚么政府推出措施方便商业机构便是官商勾结?外国元首出访中国时亦多会带同各大企业的领导,帮他们大做生意,这是政府履行帮助「市民」的责任还是官商勾结?

如果现时的政治生态得不到改善,未来的发展项目所需时间很难缩短,楼价更难以回落,受害的最终是市民大众。

陈超国

第一太平戴维斯估值及专业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拥有二十多年资深专业地产服务策划经验,为行内公认经验丰富的专家。陈氏亦为香港测量师学会资深会员、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资深会员、英国仲裁学会会员及香港政府注册产业测量师。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