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行:供應過剩延長樓價跌勢

新聞資訊 > 過往預測 返回
瀏覽人次 : 947
過往預測
仲行:供應過剩延長樓價跌勢
(文匯報) 2024年1月19日
高息環境令新盤銷售放緩,貨尾持續積壓,影響本港樓價走勢。仲量聯行昨日發布的《香港住宅銷售市場綜述》指出,按2002至2023年期間平均每年1.64萬伙一手成交量作基準,劃分供應相對過剩及相對不足兩個階段,2024至2027年間住宅供應仍處於相對過剩階段,在新盤積壓的情況下,意味着樓價下跌的趨勢可能會延長。另一大行摩根士丹利亦對本港樓市吹響「摩笛」,預計今年本港樓價將下跌一成。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

內房在港投地轉為平靜

仲量聯行指出,內地發展商在港競投地皮也未有如以往般活躍。而以市值計的五大本地發展商(長實、新鴻基地產、恒地、新世界發展及信和)在政府賣地中投地所得的住宅總建築面積已由2018至2020年的51.9%,升至2021至2023年的61.4%,預期情況將會持續。

另一方面,仲量聯行研究部指,由於住宅項目發展周期長,供給滯後於價格的變動。樓價高時動工量增加,樓價低時動工量減少,住宅落成量呈現一個長達十年的周期。以2002至2023年期間平均每年一手成交量1.64萬伙作基準作比較。1997至2018年間,儘管市場受外部環境、政治及經濟因素影響,樓價在住宅供過於求的階段呈整體下行趨勢,而在相對供應不足階段呈整體上升趨勢。在1997年至2007年間,住宅供應的三年移動平均量高於平均一手成交量,整體樓價指數下跌12.3%。反之,在2008年至2017年期間供應量持續低於該基準,樓價急升近200%。

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遠峰表示,2018至2023年間,住宅供應持續高於年均一手成交量的基準。至2023年11月,樓價已經較2018年下跌10.4%。故預期住宅供應將在當前周期內(2018至2027年)保持高位,樓價跌勢可能會延長。另外,政府在最近一季賣地計劃中未有推出住宅地招標,使本財政年度的土地供應預計數量為1.153萬伙,低於1.29萬伙的年度目標。這種調節未來供應的措施可能促使當前供應過剩周期結束,但貨尾積壓,市場仍可能面臨漫長的調整期。

缺乏利好致推盤速度緩

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表示,由於缺乏對住宅需求的利好因素,預計今年新盤銷售速度將持續放緩。發展商將對土地投標保持謹慎態度,除非土地銷售機制或需求端政策有利好變化,從本財年滾存至下財年的住宅用地依然將面臨流標風險。

大摩料樓價今年跌10%

另一邊廂,摩根士丹利亦發表報告指出,預計今年香港樓價下跌一成,重返2016年8月水平。該行認為,美國減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惠及香港住宅市場,今年實際按揭利率很可能維持約4%水平,從而導致負利差損害最終用戶和投資需求。據截至去年第三季數據,未出售的貨尾單位數量達2萬伙,為20年來最高水平,相信疲弱的市場情緒仍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