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論壇
登入名稱
密碼
頁數:
占士夜話(五):風決定要走 雲怎麼挽留
瀏覽人次:30926    回應:20

占士夜話(五):風決定要走 雲怎麼挽留

 

占士

占士日記版主
占士日記投資集團總裁
投資策略研究群(協會)發起人
地產,股票投資交流群群主
2016年7月7日

在回酒店的路上,聽著一首挺好聽的歌。。。。。

 

風決定要走 雲怎麼挽留

曾經抵死糾纏 放空的手

情緣似流水 覆水總難收

我還站在你離開 離開的路口

你既然無心 我也該放手

何必癡癡傻傻糾纏不休

是情深緣淺 留一生遺憾

還是情淺緣深 一輩子怨尤

 

最近和朋友會面,晚宴,席間總是離不開英國脫歐的話題,英國與歐盟就好像一對戀人,其代表人物自然是David兄和Angela姐。David師兄是牛津大學的一等榮譽學士,在大學期間,他很少參加政治活動,但卻是以狂飲和行為放蕩不羈而著稱的“布靈登俱樂部”(Bullingdon Club)的成員。他是保守黨百多年來最年輕的保守黨領袖,也是英國自1812年的利物浦伯爵以來最年輕的首相,就任時43歲。 Angela師姐是德國萊比錫大學物理學博士,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她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 她還是《福布斯》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女性,連續六年蟬聯榜首。

不羈的風決定要走,務實的雲怎麼挽留?英國與歐盟的愛情故事分別在David兄和Angela姐的帶領下,愈演愈烈!

 

我的好朋友在其文章中這樣寫:

英國投票選擇退歐帶來的情感衝擊不應被低估。許多歐洲人認為這是傲慢的英國人與歐洲斷絕關係的行為——他們會很樂於看到英國得到一個慘烈的教訓。不理解這種情感的英國選民可以想一想,如果蘇格蘭在2014年獨立公投中決定獨立,英國人的反應會有多冷淡。

也存在現實原因和政治原因,導致歐盟可能會在談判中為難英國。歐洲的許多政府希望能夠將英國愚蠢的行為轉化為它們的優勢,現在正在積極地尋求從英國吸走就業。

歐洲有幾個政府也面臨著國內反歐盟團體的強勁挑戰。法國的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明年將迎來總統大選,他面臨來自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的強勁挑戰——國民陣線正在要求法國就歐盟成員國身份舉行公投;荷蘭政府也面臨著類似壓力,要求它批准就歐盟問題舉行公投。因此,讓退歐後的英國吃到苦頭符合這些政府的政治利益。

刁難英國以防其他任何歐盟國家走上同一條道路,對負責引導協商過程的布魯塞爾的歐盟機構也有好處。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目前的立場是,從英國正式通告退歐決定之日算起的為期兩年的協商,必須完全專注於討論雙方分道揚鑣的具體安排:比如誰為英國的歐盟官員支付養老金這樣的細節。歐盟委員會堅持,只有當英國離開歐盟以後,雙方才能坐下來協商一項新的貿易協定。這樣的安排顯然會讓英國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

當英國漸漸明白歐盟是真心打算來硬的,英國的盤算也可能會改變。最初達成一項良好協定的希望可能會被恐慌取代,之後則是苦澀和憤懣。

英國政府如果明智和冷靜,就會收起自己的雄心壯志,為戰略撤退做好準備。然而,一個由退歐人士掌管的英國政府(在反歐盟媒體的推動下)可能會選擇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面對歐盟統一的不友好立場,英國可能會開始尋求打破歐洲的統一,甚至可能開始認為歐盟的最終解體符合英國的利益。這可能會導致英國開始在歐洲尋求一些名聲相當不好的盟友——比如荷蘭自由黨(Freedom party)和奧地利自由黨、德國新選擇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甚至法國的國民陣線。

在經濟方面,如果英國人發現自己被歐盟的內部市場擋在門外,面臨著關稅,他們可能也會考慮一些激進的替代選擇。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是採取離岸島國策略——財相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已經宣佈削減企業稅以吸引外國投資的計畫。擺脫歐盟限制國家援助的規定約束後,英國也可能會考慮採取積極得多的產業政策。

這些行動中的許多將被歐盟視為不友好的行為,因此歐盟和英國之間的關係會陷入日益對立的惡性循環。歐洲的領袖們一直堅持,歐盟是一個“和平專案”——旨在防止索姆河戰役這樣的事件在未來重演。目前布魯塞爾方面的心態似乎是,歐盟及其和平專案的存亡問題,讓它無法想像可以做出新的“讓步”,把英國留在自己人的圈子裡。

 

今早,少年股神發來的資訊如下:

 

環球金融市場繼續動盪,瑞士及日本超長期國債被全綫狂買,瑞士30年及50年債更被買至負利率,市場已進入前所未有的新時代,令人難以理解,投資者應做好對沖準備,並留意嚴重超買的債市的任何波動。而短期內,與實物資產有聯繫的如黃金、物業等投資工具備受追捧,短綫強勢,但也要注意操作風險。

 

環球資金蜂擁入債市,日本2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亞洲時段一度跌破零,為史上首次,而瑞士更早已經連50年債息亦跌入負值,其30年債息自今年初一路下滑,由0.7%跌至-0.12%,情況前所未見。

 

事實上,長達50年的國債本身已是金融史上的創新之舉,在歐元區的超低負率政策下,歐洲多國趁機發售更長期的債券以減低財政開支,今年4月,法國、比利時、瑞士及西班牙紛紛發售大批長達40年至50年的債券,以鎖定長期負債開支。

 

據彭博統計,在彭博全球發達市場主權債券指數中,近10萬億美元債券收益率為負,高於一周前的約9萬億美元,雖然絕大部分歐洲2年期下的短債早已跌入負利率,而10年期以上只有瑞士、日本、丹麥及德國4國為負利率。但考慮到長債規模遠大於短債,長債佔據近70%的負利率債券,故長債逐步負利率的情況比從前僅短債負利率,更惹人關注。

 

投資者或央行蜂擁買入長期國債,已難以用追求回報形容,原因是即使50年的債券亦完全沒有回報,即使用避險作理由,在負利率下,亦難已分清究竟是避險還是逐險,否則持有現金絕對是比持有長債風險更低的選擇,至少不會出現罰息的風險。

 

由於債市被各國央行買債行動扭曲,買債已變成與央行博弈的投機行為,搶買負利率債的理由是預期未來央行會買更多債,再度推高債價,因此以債市作為避險工具早非合理理由,更適合的解釋應是以債市作為投機央行的工具。

 

由債市走勢看,每次衰退前夕,短債債息均會升至高於長債債息,出現倒掛,並在其後出現短息急挫的現象,但目前長債息下跌速度仍高於短債息,雖然孳息曲綫趨平,但出現倒掛或短債債息急挫引起衰退可能性甚低,再買入國債值博率不高。

 

此時,歌聲又喚醒了我。

 

沒有我以後 一個人少喝點酒

窗臺外的衣服有沒有人來收

以後的以後 你是誰的某某某

若是再見 只會讓人更難受

沒有你以後 一個人四處旅遊

在某時某地交上三兩個朋友

以後的以後 我牽著別人衣袖

 

若是有緣再見 也要學會笑著問候

你既然無心 我也該放手

何必癡癡傻傻糾纏不休

是情深緣淺 留一生遺憾

還是情淺緣深 一輩子怨偶

沒有我以後 一個人少喝點酒

窗臺外的衣服有沒有人來收

以後的以後 你是誰的某某某

若是再見 只會讓人更難受

沒有你以後 一個人四處旅遊

在某時某地交上三兩個朋友

以後的以後 我牽著別人衣袖

若是有緣再見 也要學會笑著問候

若是有緣再見 也要學會笑著問候

 

大家可否告訴我這首歌叫什麼名字?是誰唱的?哈哈哈

占士夜話(五):風決定要走 雲怎麼挽留
1. 引刀一快
2016-07-07 11:31
沙發
2. 沙發
2016-07-07 11:33
沙發
3. 占士
2016-07-07 13:39

刀兄,義大利真皮沙發很快送到府上!


沙發兄,您也有!哈哈哈

4. 占士
2016-07-07 13:41

Nicole姐,真厲害!謝謝!

5. 引刀一快
2016-07-07 13:55
多謝先。
6. MSK
2016-07-07 19:16
多謝占士兄分享
7. 葉子的離開,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
2016-07-07 19:54
英國的離開,是民族主義者的追求,還是歐盟的不挽留?非常贊的文章 LIKE!

莊心妍---以後的以後【有歌詞有字幕】超好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TGTdi1xc8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fbExShzUY&list=RDElfbExShzUY#t=25

8.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2016-07-07 20:22
聽畢首歌,睇下今日的日歷,忽然間諗起首長恨歌最後面兩句,應一下境;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9. 逾410萬人請願 英國二次脫歐公投遭駁回
2016-07-09 22:17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60709/bknint-20160709203558359-0709_17011_001.html

 
07月09日(六)
21:22更新20:35建立
  • 倫敦早前有大批留歐派支持者集會。(資料圖片)
    1/2

    【on.cc東網專訊】 英國上月底脫歐公投以脫歐派勝出後,有民眾在網上發起聯署請願舉行第二次公投,至今已收集到逾410萬人簽名支持。惟英國政府今日指為讓英國民眾獲得最大利益,正式拒絕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並稱目前必須準備脫歐程序。

    在一般情況下,在聯署人數逾10萬後,英國國會將要討論有關議題。惟政府決定在沒有國會討論的情況,推動脫歐進程。外交部發聲明指,脫歐公投於去年底得到上下議院通過,當時公投議案已得到詳細審視及討論,並決定了公投所有細節,包括選票上的問題及公投日期等。

    聲明續指,首相卡梅倫與政府早已表明,今次公投是全民參與,意義極為重大,必須尊重公投結果。聲明指政府現階段必須準備脫歐進程,並致力確保維護國民福祉。

    數百萬人在網上聯署要求第二次公投。(互聯網圖片)
    10. 占士
    2016-07-11 15:11
    11. 占士
    2016-07-11 15:28


    刀兄,MSK兄,不客氣!



    12. 占士
    2016-07-11 16:58
    13. 占士
    2016-07-11 17:13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五年半最低水準,成為受英國退歐打擊的最新一種貨幣。

     

    兩者間的匯率一度達到1美元兌6.6947元人民幣,這是自201011月以來未見的水準。人民幣已經連續五個交易日對美元下跌,自4月初以來累計跌幅達到3.6%

     

    在貿易加權基礎上,人民幣近期也一直在下降。相對於一籃子主要交易夥伴的貨幣,人民幣匯率在6月份期間下跌2.2%

    14. 占士
    2016-07-11 17:29
    15. 占士
    2016-07-12 18:05
    16. 占士
    2016-07-12 18:15


    59歲的內政大臣特裡莎·在全民公投之前是英國留歐陣營的一員,但在支持退歐的最後一名保守黨黨魁候選人放棄角逐後,她現在必須收拾殘局。




    17. 占士
    2016-07-19 09:07

    前幾天,一位身在英國的朋友寫了一篇關於脫歐相關的文章,我在此和大家分享,希望給有興趣理解此話題的師兄師姐提供參考。

     

     

    623日英國脫歐公投,到713日新舊首相交接,三周內英國政壇的劇變令人目不暇接。雖是隔岸觀火, 中國人對以上三個問題的追問卻越來越急切。身在英國,本人試圖就個人目力所及提供看待這些問題的一個參考視角。

    公投引發了英國社會撕裂嗎?

    沒有,因為英國社會從來就沒有和諧統一過。著名的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尚塔爾·墨菲這樣描述民主社會的特點:“不應再把民主社會想像成一個已經實現了社會關係完美和諧之夢想的社會,民主社會之民主特點僅僅表現為一個事實:沒有任何一個社會角色可以宣稱自己代表社會整體。”簡言之,民主社會的根本特點就是不統一亦即多元化,這既包括利益多元化,也包括價值多元化。

    當下的英國正是如此,既有脫歐派更有留歐派,還有人無所謂,也有人沒主意。脫歐派勝出後,卡梅倫辭職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個人主張留歐,而英國52%的投票者選擇的是脫歐,因此,他認為自己無法代表英國啟動脫歐程式。脫歐派公投勝出後,曾有數天,在英國國會的網站上,按照最近一小時內簽名的人數最多排名,最靠前的三個請願書都是關於脫歐問題的,第一個要求二次公投;第二個要求政府立即啟動脫歐程式;第三個則請求國會不要啟動脫歐程式。各種針鋒相對躍然紙上。

    西方的政治理論家承認並接受這種多元化,墨菲就認為,民主社會中的衝突根本就是無法消除的,只要有不同的經濟利益、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種族存在,只要這些因素的力量聚集到可以分出“敵人圈”和“朋友群”,政治差異就會出現。

    關於社會衝突的必然性,政治理論家們從佛洛德處找到過根據。佛洛德認為,人類的本性中天然有發自性欲的攻擊性,黨、派則是人們以“愛”的形式進行的事先“投資”以獲得的集體身份認同,人們籍助“我們”以發現“他們”,從而實現深藏于本性中的攻擊性。

    經濟理論派對這一現象的解釋則更為世俗也更容易理解,Authony Downs在他的《民主的經濟理論》中指出,驅動人們行為的無它,就是私利而已,共同的私利形成利益集團;資源的短缺性決定利益集團間的衝突不可調和,這也就意味著社會永不可能達成令所有人都心悅誠服、也即對所有人都有益無害的一致決定。因此,穩定和秩序只能被看作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暫時妥協狀態,而民主正是人類發明的解決人類衝突的工具。

    事實上,現代民主制度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承認和合法化不同社會集團的衝突和鬥爭,並拒絕用權威秩序壓制異議。西方理論家不僅承認和接受,他們甚至熱情擁抱這種多元性,在他們看來,多元及多元間的衝突是民主制度之必須。墨菲曾對布雷爾執政時期英國黨派間的陣線模糊表示擔憂,她認為,只有政治中存在左、右的分歧,才可以形成可供人們選擇的黨、派,以保持人們的身份認同感和政治熱情,“如果政治中沒有明確的陣線,其它形式的身份認同就可能粉墨登場,如民族主義、宗教和種族主義等,”她說。顯然,既然人性中就隱藏有鬥爭和衝突的成分,或者用世俗的說法,既然經濟社會中已暗含了不同經濟利益集團間的天然矛盾,墨菲認為公民借用政治派別作為身份認同,以實現佛洛德所說的人類天性中的“攻擊性”或者實現經濟理論派所說的“自身利益”的形式,比借用民族主義、宗教、種族這些形式更有利於社會發展和穩定。她甚至認為,片面地強調統一及和諧一致,否認衝突的不可消除性是危險的,那不但危及民主本身,甚至可能導致衝突暴力化。

     

    承認和接受多元利益與價值間的衝突,並不必然意味著人類前景黯淡。墨菲指出,人類的這種衝突雖不可消除但卻可以被“馴化”,民主的任務就被界定為:找到適當的機制“馴化”衝突,把這種“有你沒我”、不可調和的“敵我”衝突通過一定的政治制度轉變成一種在各方都認同的規則下的“對手”之間的競賽。這次公投的決定其實就是一次“競賽”規則的選擇。

    允諾公投,卡梅倫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嗎?

    我的分析是,卡梅倫根據自己篤信的政治哲學,利用手中的特權,做了一次大膽的民主實驗。結果顯然不是他想要的,但是,斷言“糟糕”也還為時尚早。

    的確,卡梅倫觸碰了現代民主制度最敏感的那根神經。西方國家雖然已有很多年的自由民主傳統,但是,現代自由民主制度本身的內在的矛盾始終未被解決,這次公投就是這對矛盾的突出體現。

    現代民主制度的內在矛盾是自由和民主之間的矛盾。自由所蘊含的邏輯是個人主義,因而也意味著競爭和排斥;而民主則意味著平等和民治。這樣,“精英”的理性與“庸眾”的政治平等權之間就常常發生矛盾。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哈耶克的解決方案猶如墨子處理魚和熊掌的關係——自由和民主都是好東西,但是,當民主妨礙自由時,哈耶克毫不猶豫:自由更重要!

    但政治遠非如此簡單,有政治理論家將解決這一矛盾的努力表述為為如何解決政治決策的民主合法性問題。實現決策合法性的民主方法有很多,精英代議和民眾公投都是合規選項,而這不同的選擇背後則是不同政治家篤信的政治哲學和政治抱負。

    上個世紀90年代,政治哲學家提出審慎的民主模式,與此相對的是聚合的民主模式,二者都試圖解決現代民主制度的內在矛盾。審慎的民主模式蘊含著一種哲學信念,就是相信所有的人內心深處都存有“理性”,人民運用“理性”可以認識到什麼是對所有人而言“好”的選擇,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對通往“理性”的路徑,不同的學派各有主張。哈貝馬斯相信溝通和交流的作用,他主張在公共領域進行各種意見的自由呈現和自由辯論,他認為這種意見的呈現、辯論和溝通越充分,人們被利益集團操控的可能性越小。哈貝馬斯相信,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啟蒙最終可普渡眾生至“理性”的彼岸,從而達到一致的輿論並可“民治”作出對社會普遍有利的正確決策。

    與之相反,聚合的民主模式根本不相信有“理性”和“對所有人都有利的選擇”這兩種東西存在,在他們看來,人的行為由“自利”驅動,資源不足決定了利益集團之間的衝突是根本性衝突,絕無達成真正一致意見的可能,因而社會的穩定和秩序只能建立在不同利益之間的談判和妥協之中,而民主不過就是實現談判和妥協的工具化的“權宜之計”。

    主張聚合的民主模式的多是運用經濟理論來研究政治哲學的理論家,如Joseph Schumpeter和前文提到的Anthony Downs。支援這種模式的理論家多反對公投,主張政治決策由代表各利益集團的政黨精英代議。 在他們看來,既然是涉及到不同利益之間的討價還價,就應避免全民參與,否則會導致“系統功能的紊亂”。約翰·密爾則公開表示他對大眾不信任:“政治問題不應當直接或間接地根據群眾的認識或意志來決定,而應當根據針對這一使命受過專門訓練的少數人的意見決定”。即使是相信人類理性的哈貝馬斯也認為,關係利益分配的具體問題不應由公眾投票決定。

    實踐中,英國有成熟的代議制民主制度。根據FT中文網專欄作家魏城的報導,超過90%的經濟學家和幾乎所有的權威機構都主張留歐。那麼,如果當初採取由國會討論的方式,不但順理成章,而且十有八九可以得出留歐的結果。但是,為什麼一心留歐且自己的政治前途已系于留歐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卻偏偏選擇了公投?

    符合邏輯的推論是,他篤信上述審慎的民主模式,相信英國人的“理性”會投出他希望的結果,同時他也希望用公投驗證他的政治信念。對他而言,這次公投其實就是一場激動人心而又勝券在握的“民主實驗”。和他懷有相同信念者眾,為了迎接“見證奇跡的時刻”,在公投前幾天,金融市場上英鎊兌美元的匯率波動之中連漲幾天;博彩業測算出的脫歐概率只有25%。也因此,公投的脫歐結果後來被稱為“黑天鵝事件”。

    個人認為,政治家在如此事關個人政治前途的事情上甘冒風險,應是出於遠大的政治抱負,這正如諸葛亮當年七擒七縱孟獲,圖的就是個心服口服。公投的意義還遠不止於此,首先,如上文提及的有關民主的研究,對於什麼才是最公正的民主決策程式,理論家的意見並不統一,邊沁就主張多數原則,他認為多數原則就是衡量一項決策是否符合普遍利益的標準。其次,英國雖有成熟的議會民主制度,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代議制民主越來越受到詬病,且不論代表背叛選民自行其是的情況,隨著市場經濟使財富越來越集中於少數人的手中,類似公投這種向全民開放的政治手段已成為市場弱者政治制衡市場強者的重要手段。在這種新形勢下,以公投的方式彰顯民主的制衡作用的呼聲無論在學界和政界都日益強烈。的確,上文也曾提到,密爾不相信群眾的政治決策能力,可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是,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之初,民主進程狂飆突進,大字都不識一籮筐的大眾因獲得普選權而突然湧入公共領域。時移世易,今天的國民教育程度和民眾的批判精神與當年都不可同日而語,因而,刻舟求劍式地照搬先賢的箴言未必全合時宜。

    沒錯,就眼下的結果而言,卡梅倫是“演砸了”,但是,這次公投究竟是“好得很”還是“糟得很”,卡梅倫下了“大注”的人類“理性”和“一致利益”是否存在,風物長宜放眼量。

    身在英倫,個人的感受是,英國人普遍上了一堂民主政治教育課,公投結果公佈後英鎊驟跌、房價下降,接下來還可能發生的退休金收益減少、失業人數增加等後果英國人將不得不悉數承擔。真金白銀的損失才能激發出深藏人類內心的“理性”思考(如果有的話)。個人認為,這種理性的增長已有端倪:首先,眾所周知,公投後大量英國人開始上網搜索關於歐盟的知識,這有穀歌搜索的統計資料為證;其次,至78日晚英國政府開始發郵件拒絕公民二次公投的請求時,在請願書上簽名的人數已逾史無前例的412萬人,其中有後悔自己當初投票輕率的,也有原本以為自己不重要而未參加投票的。另外,我身邊多位英國朋友雖支持保守黨政策,但嫌麻煩一直充當無黨派人士,前些天著急麻慌地打聽加入保守黨的程式,他們希望自己能給主張留歐的Theresa May投上一票,他們再不敢輕率地以為自己的一票無關大局;還有,據我所知,一些大學的系主任在公投結果公佈後給全系學生髮郵件,除安撫本系歐盟學生外,還檢討自己投票前沒有向學生充分解釋離開歐盟的利弊;最後,Theresa May以超人預料的速度榮任首相,看似各種機緣巧合所致,竊以為這也應歸為英國人補救公投結果的理性之舉。

    除此之外,這場公投也給政治學、社會學、傳播學提供了百年難遇的資料和研究案例,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探究的課題,比如,這次公投的結果對民主研究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審慎的民主模式所主張的“理性”真的不存在?還是,“理性”存在,只因政治家、各派社會精英公投前沒能充分呈現觀點、充分辯論以形成資訊足夠豐富的意見自由市場,從而導致理性“啟蒙”失敗?亦或是,社會傳播系統梗阻,因而未能將各種觀點傳達至公民造成“啟蒙”失敗?

    卡梅倫在其辭職演講中說:“我們不完美,但我相信我們能成為多種族、多信仰之民主體系的典範。”此非妄言,除了他本人的這次努力,早有理論家指出,在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之時,西方發達國家也正在進行“第二次現代化”,民主制度的進一步探索和實驗當為其中重要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就算這次公投是卡梅倫個人的“滑鐵盧”,這場全球矚目的民主實驗對人類民主制度的研究和發展也有當下無法估量的意義。

    至此, 第三個問題應該也有了答案。

     

    最後,溫馨提醒各位,本文僅代表朋友自己的觀點,僅供各位參考!

     

    18. 占士
    2016-07-19 09:29

    英國脫歐令很多人都措手不及,他們已發現他們的資產配置方式已不適合新形勢,必須重新調整。在美國加息機會減少,而各國又繼續量寬的情況下,人們似乎已增加對實物資產的偏好。黃金價格已急劇上升,估計亦有一部分資金會選擇流入樓市。

    19. 無奈
    2016-08-09 22:05
    願聞占士兄的資產配置大計,尤其是非地產的,謝謝。
    20. 占士
    2016-08-10 12:05

    無奈兄,在下的資產配置算不上什麼大計,多年前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比例是以各占總資產的50%開始的。剛檢視了一下組合,現在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比例是85%15%。您說的非地產,我想應該是流動資產吧?

    當中含股票,債券基金(含美元及人民幣),外幣(含人民幣),定期(含人民幣), 部分黃金,極少部分理財產品。 由於固定資產比例偏高,所以,會慢慢調整,以增加流動資產比例,就是將回流的資金如租金,股息,利息等再次投資在流動資產的相關專案,直到流動資產比例占總資產的30%左右。因為自己比較愚笨,太高風險的投資還不敢嘗試,讓您見笑了。

    頁數: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聲 明

    所有議題/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應/留言是即時上載,少部份未註冊為會員的回應/留言會經我們的系統過濾,所有議題/文章/回應/ 留言/資訊及評論並不代表地產資訊網(Property.hk)立場和觀點。由於本【地產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 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歡迎以留言或電郵方式與我們聯絡(admin@property.hk),我們有權刪除/堵截任何留言 (刪除/堵截留言前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爭議,本網站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