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论坛
登入名称
密码
页数:
读历史了解香港地产 - 银行篇
浏览人次:50748    回应:9

读历史了解香港地产 - 银行篇

 

汤文亮博士

纪惠集团行政总裁
2014年9月16日

  银行在今次金融海啸可以说分成两派:一派是与客户划清界綫,要客户立刻清还所借的金钱,最少亦要按他们的意思还款,而絶不理会客户过往良好纪录;而另一派则按正常情况收取供款,并且尽量协助有需要客户。  

  如今,金融海啸已过,大量热钱涌入,大家又要忙着将钱拆借出去,可以见到的是,今日最热衷做生意的银行,正是昔日向客户最落力追讨欠债的银行。不过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又重新开始,因为他们知道没有永远的朋友,亦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利益是永远的。 及时雨,惨遭无情吹打

  《水浒传》第一号人物宋江,没有雄厚家财,更不疏财仗义,亦非武艺超群,只不过是一名小官,但总在能力范围内给予江湖朋友一点方便,因而博得「及时雨」的外号。

  外国投资银行在2008年底发表言论,说要当心本地中小型银行,因为该类型银行在过去几年对中小企贷款,按揭贷款甚为积极。他们认为该类型货款风险非常之高,点名批评其中几间仍然批出按揭,且认定该等贷款坏帐率一定偏高,更甚的是降低他们的评级。

  2008年初可说是香港房地产市场危急存亡之秋,那时候很需要银行进一步放宽按揭信贷。部分较有社会责任的银行,当时就像「及时雨」一样向有需要的客户伸出援手,却遭到评级机构降低评级,实在令人气馁。      

  幸好,经过金融海啸洗礼,港人开始对分析报告的内容及结论不再看重,否则物业市场定必再录得巨大跌幅。那时候,除外资唱淡报告影响「及时雨」的降临外,测量师亦推波助澜,纷纷预测2009年楼市将下跌51%。不过奇怪的是,没有一家测量师行会将两年报告作对比,这样不负责任的预测,如何作准?

  现在大家有理由相信,楼市走势预测报告由绘图员制定,利用两点连成一直綫的理论,即8月下跌,9月下跌,10月必定下跌,如此类推,明年亦会下跌,加上一篇满是专业名词的文章,就是一个完美的预测报;若非由绘图员制定,51%跌幅何来?

今日评语 

  博士去了旅行,没有今日评语

读历史了解香港地产 - 银行篇
1. 睇得通
2014-09-16 10:34

现在大家有理由相信,楼市走势预测报告由绘图员制定,利用两点连成一直綫的理论,即8月下跌,9月下跌,10月必定下跌,如此类推,明年亦会下跌,加上一篇满是专业名词的文章,就是一个完美的预测报;若非由绘图员制定,51%跌幅何来?........

此类推测员,一定是经验肤浅的读完大学出来工作的见习笋工..........

2. 蜕变中嘅懒人
2014-09-16 10:38
影响楼市走向嘅最大单一因素系人心,所以买楼嘅意欲必然与楼市炽热程度同步、反之亦然,羊群效应+重力堕性定率主宰楼市参与者思维,无分经验、财力、权力、学历、胆量、专业、专家。

庸碌者跟足100%。
稍聪明理智者跟50%。
高超智慧者虽不盲从,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亦要跟30%。
只有真正世外高人,或绝对疯颠儍人,至可以做到与楼市走势反道而行,获巨利致富或自取灭亡。

聪明网友自然会对号入座、或心知谁人在座位中。
3. 路人
2014-09-16 11:42

当年中国提出加入世贸,很多国际财金人士都预言,中国入世不出五年中国的银行会全面崩溃!因为外资银行能够在中国开设分行进行业务,国人都会纷纷存钱入外资银行及向外资银行借贷,外资银行尽做无本生意,中国本身的银行一定捱打直至执笠。

不过这些预言没有落实,十多年过去,中国的银行不单没有崩溃,而且日益成长,尽管每两三年,彭定康和其欧盟承继者必定表示忧心中国的银行坏帐,提示中国要探取应对措施。

4. 睇得通
2014-09-16 12:14

现在中国银行体系进入香港自由行.........

5. 打工仔 Andy
2014-09-16 12:29
新报
汤文亮
2014-09-16

楼市Hot Talk
97楼价对现在无指标性

中原指数最近破顶,立刻有学者表示现今楼价实在太高,比1997年的最高时候还要高20%,政府应该考虑出招。

应与各项数据一同比较

我觉得提出这种论调的人可以说跟不上时势,1997年楼价与现在有甚么关系?如果要比较,就应该连同其他衣、食、行的各项数据一起比较,我相信各项数据均有倍数升幅,单独楼市只升20%,其实是大落后,但我们的专家又不评论其他因素,单独针对楼市,因为他们知道,以粮食为例,如果现在来货价比1997年的来货价,只给予20%升幅,我相信没有国家愿意将粮食运来香港。

不只粮食,甚么货物也有类似情况,为甚么我们的政府单独压楼价?或者官员们一心想争取基层市民支持,但官员们可能没有考虑到楼价低,地价又必然要低,受害者始终是香港政府。而楼价中包括的建筑费又会随着通胀上升,单是建筑费对楼价的影响,现在与1997年的时候相比,已经不只20%,所以现在还说楼价与1997年相比,其实有点落后。

不过我又认为专家对楼市睇法应该带有前瞻,经常以旧数据来作出警告,与他们的身份不同。

简单地说,有人问我现在买楼是否合适,如果我答现在楼价比1997年的顶峰时还要高20%,买楼是非常危险的,请问有甚么指标作用?如果我回答,应该考虑利息不会跌,只会升,失业率低无可低,经济环境转坏,政府可能再出招,买楼,都是不买比买更好,这个答案总比现在楼价比1997年还要上升20%好得多。有人买了楼之后到银行申请按揭,而银行见该物业的周围已经很久没有成交,而不知道如何估价,於是将该物业交给一间专业的测量师行估值,该测量师行见没有成交个案可以参考,於是将约20年前成交的个案酌量加20%,便成为他的估价,结果该估价只得成交价30%。

银行当然做不成生意,而另一间银行则根本毫不用考虑,在估不足价的情况下接下该笔按揭生意,而且他们没有将该物业交往测量师行估价,因为他们知道,测量师行对於这类物业估价比较保守,很难达到申请者要求,而是否能够做到按揭生意,他们又漠不关心,所做的估价亦只不过是按本子办事。

最新成交价即市价

而该银行的「揸Fit人」认为,10年没有类似成交,最新的成交价就是市价,千万别以为该名银行家非常进取,他其实是一名资深银行家,根据过往银行业的一般做法,因为他们认为,十几年前的成交价,对於市价根本没有指标性。我真的不明白,为甚么这么多评论员经常将1997年楼价与现在相比

6. 惜缘
2014-09-16 14:44

一个故事 学懂承担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犯下滔天大罪,跪在公堂之上,接受死刑之前,懊悔不已,可惜为时已晚。跪在年轻人旁边,哭得差点要昏过去的,是他的母亲。「大人,求求你,给我孩子最后一次机会,我甚么也愿意为他做的,就算要我的命交换也可以。」这位母亲泪流满面,连叩几个响头,反而那位年轻人已经接受事实,知道快要到阎王报到,最后只有一个请求,就是跟母亲说最后遗言。
年轻人叫母亲靠近一点,希望能够在她耳边说话。怎料母亲一靠近,年轻人就狠狠的咬了母亲耳朵一下,鲜血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公堂之上,人人哗然,最错愕的,当然是母亲。年轻人对着母亲痛骂:「就是你,就是你把我教成这样的。我做错甚么,你也替我承担,让我不知后果,一错再错,如今是恨错难返了!」

7. 投资者等富户
2014-09-16 16:26

内地富裕人士近年积极「走出去」,巴克莱昨天发表研究报告显示,近半数受访中国富户考虑5年内移居海外,首选目的地为香港;其次为加拿大,主要希望为下一代提供较佳教育及就业机会。

尽管内地经济增长放缓,但巴克莱财富及投资管理香港区总监黎国林向本报表示,鉴於内地经济总量庞大,即使GDP按年增长7%,财富创造能力依然强劲。

随着内地企业扩张业务,他预计,内地富户对资产抵押融资,尤其是股票抵押融资的需求短期内仍会持续增长。

调查发现,71%的香港富户从未在海外居住,选择留港发展的两大原因是经济安稳及具吸引力的创业条件;只有16%的香港富户计划在未来5年内移居海外,首选移居地为新加坡,其次是中国。

巴克莱是次调查以100万英镑作为界定高净值人士的标准,访问了全球超过2000位企业家、商界领袖及投资者等富户,其中来自亚太区(日本除外)的高净值人士有400人。

8. 引刀一快
2014-09-17 01:05
To 2楼 懒人兄

好似讲漏咗D行运一条龙喎!
9. yy
2014-09-18 22:41
绘图员作出不切实际的推测还算情有可原,因经验浅难以深责。最被市场引为笑柄的预言者是中原的两位老板,此两位人兄鲜有同调,但,自2008年至今,两位非常合拍,屡屡唱淡楼市,还自作聪明创造了"冰河时期"一词,六年下来,信这两位经纪的,万悔莫及;以中原言论作"明灯"者,发过猪头矣。
页数: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声 明

所有议题/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应/留言是即时上载,少部份未注册为会员的回应/留言会经我们的系统过滤,所有议题/文章/回应/ 留言/资讯及评论并不代表地产资讯网(Property.hk)立场和观点。由於本【地产论坛】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 所有留言,若读者及用户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欢迎以留言或电邮方式与我们联络(admin@property.hk),我们有权删除/堵截任何留言 (删除/堵截留言前不会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争议,本网站管理员拥有最终的诠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