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博客 > 房地產分析 返回
瀏覽人次:3062    回應:0
房地產分析

價格變幅可與資訊多少成正比

 

鍾維傑

卓凌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2014年12月12日

近日讀了一篇有關油價之文章,作者說他分析來分析去,無論是以基本供求角度,或價格走勢,也找不着是次調整下降的原因,雖然不少人歸咎於需求減少,例如因新興經濟增長步伐也慢下來,但供應卻增加,如因美國增產及有更具效率之採油技術,而這論調驟聽起來亦似模似樣。

不過,該作者有另一推論,簡單說就是部份價格之變動與有多少油價評論、報導和分析報告等有關,且是正比的,即是越多人講,又越多人聽,繼而令更多人關注,便會將當時較「普遍受落」之說法,如油價下跌 (或上升),加強地演繹出來。亦即是說,升或跌皆會「過龍」。

上述亦和索羅斯 (Soros) 的 reflexivity 有點相同,例如市場開始有A之看法,繼而根據其行事,會令更多人相信A看法是對的,加入行相同的事,如此類推,直到看法A被質疑、棄置或爆破為止。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電視還未普及之時,財經地產資訊之質量整體而言並不發達,主要是靠行業人士提供,收音機和報紙轉載的亦相對有限,財經節目或專欄不像今天的多(信報是七十年代才出現),即是投資者就算想多看多聽多關注,也沒有那麼多,那麼快,那麼平宜的資訊給他們。

理論上,資訊不多、不足夠、不太流通等會更容易導致錯誤投資甚至跟風(如跟隨擁有資訊人士),且增加波動,更遑論甚麼 ( 較為) level 之 playing field。相反地,今天資訊發達,不但多,且較即時、平宜甚至準確,“理應”投資可更有效率和效益,繼而減低波動以及風險,亦不必跟風。然而,環顧全球,這卻不是近年的寫照,風險亦未減低。

或許資訊量之效益是一個 inverted parabola, 即不足够不準確時當然幫不了投資效率,但過多時亦未能幫得上忙,一來閱讀消化資訊需要時間和毅力,二來出現互相矛盾訊息時更可增加疑惑兼心大心細。此外,人是群體動物,多少有“跟大隊”心態,若加上只想要答案不欲思考之惰性,資訊發達可能只是增加跟風效應(如跟隨甚麼股神樓神) 和風險。

噢,這篇還是到此為止,否則筆者也可能令某些東西之價格反應過敏,誤人誤己。

...完...

作者/聯絡:鍾維傑,香港大學建造理學士,香港大學建造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碩士,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美國工程造價師學會會員,加拿大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設施管理學會會員,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英國皇家特許項目管理測量師,香港註冊測量師,香港註冊房地產中介人,資深專業設施管理人員,加拿大註冊測量師,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協會會員,電郵stephenchung@real-estate-tech.com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