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论坛
登入名称
密码
页数:
继续聆听《香港2030+》
浏览人次:8142    回应:3

继续聆听《香港2030+》

 

陈茂波

发展局局长
2016年12月12日

虽然现届政府任期接近尾声,但为着香港未来长远发展,我们的工作从来没有放松。《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香港2030+》)的公众参与已展开了一个多月,我乐见市民和不同团体透过各种渠道积极发表意见。公众讨论的焦点,主要围绕持续开拓土地的需要,尤其是东大屿都会和新界北这两个建议的策略增长区。我今天想分享一下有关的规划理念,同时澄清一些对拓展土地需要的误解。

住近啲:「平衡职住分布」

我们现时约有41%的人口居住在非都会区(即不包括葵青和荃湾的新界地区),然而,此区内的就业职位却只占全港约24%。换句话说,每天都有不少居民需要往返港岛及九龙工作,令很多上班族每天要花上不少时间在出行上,例如由屯门、元朗或北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往传统商业核心区工作的朋友,单向车程往往超过一个小时。长时间的车程不单令人身心疲累,亦压缩了市民消闲和与家人共聚天伦的时间,加上交通开支也不少,或多或少窒碍部分人投身劳动市场的意欲。

从运输和环境的角度来看,按排放源+划分,运输系统在2013年占全港温室气体排放量约17%。假若全港主要干道和各种公共交通走廊在上下班高峰时段的挤塞情况持续恶化,不但影响我们运输基建设施的效率,亦增加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长远影响香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居住在新市镇的工作人口中约有35.4%在同一地区工作,而居住在香港岛及九龙的工作人口,则分别有56.3%及44.6%在同区工作。我们明白,传统都会区的发展历史较长,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亦较成熟,并已形成了集聚效应,创造了大量工作职位;但在策略规划的层面,我们应审视如何使职位与人口有一个更均衡的分布,透过策略性的土地用途布局,非都会区可规划更多及不同种类的经济用地,让经济枢纽在新发展区逐渐形成,并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经济和就业中心,并与住宅区紧密连系起来,减少居民往返都会区工作的比率,重塑市民的出行模式。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香港2030+》有关东大屿都会及新界北的建议,便是建基於这项「平衡职住分布」的规划理念。东大屿都会是中环/金钟/尖沙咀和九龙东以外的第三个商业核心区,它并会与大屿山其他的发展(例如东涌新市镇扩展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上盖发展)产生协同和集聚效应,可提供约20万个就业机会。而拟议的新界北发展亦可提供约21.5万个就业机会,涉及不同类型的工种,包括与科学园/工业邨、物流及商业/零售等相关的职位。

东大屿都会及新界北两个策略增长区除了提供经济用地外,亦可分别容纳约40万至70万人口及约25.5万/35万人口,满足香港长远的房屋需求。假设两个策略增长区的发展能全面落实,连同其他已落实/已规划的新发展项目,预计非都会区占全港就业职位的比率会由现时约24%上升至约38%,大幅改善香港现时居所与职位地点分布失衡的情况。

东大屿都会有必要吗?

至於两个策略增长区的重要分别之一,是东大屿都会涉及在交椅洲附近水域及喜灵洲避风塘一带填海,以发展人工岛;而新界北则主要透过综合规划,更有效地善用现时新界的棕地和荒置农地进行发展。我知道不少人士关注填海问题,以致令他们质疑东大屿都会发展的需要。其实填海不但可以避免影响现有社区,亦有较少的规划限制,有利日后综合规划和设计,建造低碳智慧新都会,在落实的时间上,可控性亦较高。正如我多次强调,发展和生态保育并不是互相对立的。以东大屿都会为例,由於其位置处於香港的中部水域,其生态敏感度相对较香港的东部及西部水域为低,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当然,有关建议仍然需要更深入的技术研究。正正由於我们对环境的重视,我们希望可尽快就中部水域进行研究,以进一步评估填海及相关基建对整体环境的影响,并初步制备所需的环境缓解措施。因此,我期待各界能支持我们向立法会就中部水域研究寻求拨款。

对於有人指,东大屿都会建议所涉及的填海及基建工程,规模与成本庞大,只是「大白象」工程。其实大家只要拿出香港地图,便可看到东大屿都会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从而对建议有多一份了解。透过策略性运输基建,东大屿都会将连接维港两岸的市区商业核心圈、大屿山东面、东涌、机场岛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以至香港西部包括屯门及洪水桥。东大屿都会仅距离港岛西约4公里(与大老山隧道的长度相约),将来由东大屿去中环只需十多分钟,由新界西北往市区,也十分便利。

东大屿都会这个位置的策略性及便利性,不单可达致上述「平衡职住分布」及新经济枢纽的目标,亦正好为香港住宅楼宇的急剧老化及市区重建需要,提供了就近的空间作迁置安排。事实上,香港的现存楼宇大多建於1970至80年代。粗略估计,到了2046年,楼龄达70年或以上的私人住宅单位数目,将会由目前约1,100个,增加近300倍至约326,000个。鉴於老化楼宇数目庞大,我们有实际需要提供大量的迁置空间,为未来受市区重建影响住户提供安置,以推动市区更新。

土地开拓过量?

我留意到坊间有不少论述,质疑香港人口增长放缓,或者香港可以停止输入外来人口,便无需要再开发如东大屿都会的新土地作房屋及其他用途。我之前已回应过,我们不应只着眼人口增长数字,而是应考虑更多宏观的因素,包括香港住户平均人数一直下降,住户数目持续增加(由现时到2044年约增加50万户);未来受重建户的安置需要;人口老化、支援家庭所衍生的政府、机构及社区设施和服务需求;以至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用地需要……

话说回来,我们预计香港长远仍欠最少1,200公顷土地,包括200公顷房屋用地、300公顷经济用地,以及700公顷政府、机构或社区、休憩用地、运输及基建设施用途等。两个策略增长区可为香港提供约1,720公顷的土地,正可解决长远的土地赤字问题,令香港的住屋容量可达900万人。这个数字与政府统计处估算2043年的822万人口顶峰高出10%左右。这10%正正是我们提倡的土地储备,令我们的土地供应有适当的缓冲,除了可减少过去长期困於土地不足,忙於「追落后」、「还旧债」的规划发展工作,并在有需要时灵活转化为「调配空间」,让我们能迅速应对社会诉求的转变,以至有条件可考虑更多提升现有休憩空间和设施的政策措施。

事实上,统计处估算2043年的822万人口顶峰只是基线人口推算,若比较统计处的较高人口推算(约900万人) ,《香港2030+》所提供的住屋容量只能刚好满足到2045/46年的人口增长需要。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实在不能只以低人口增长的情景作策略规划,因为这样会有机会令土地、公共设施及人口规划难以应付环境突变带来的需要;加上策略规划是就远期的空间布局而进行,我们在筹划具体的项目时,仍须与市民一起按实际情况调节发展的步伐和规模。

放下争拗 面对现实

我明白有土地、有空间,并不能完全解决香港当下的种种困难甚至矛盾,我亦理解个别人士对土地规划、资源分配及发展优次的不满。不过,我们若被这些感觉、迷思甚至误解掩盖香港的长远发展需要,只会令香港的发展停滞不前。《香港2030+》所倡议的绝不是发展为本的概念,而是提出一些规划方向,建设香港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家」。圣诞佳节临近,若你还没有机会了解《香港2030+》,我希望你在节日中抽空一读有关《香港2030+》的愿景及建议(http://www.hk2030plus.hk
/tc/index.asp
),给我们一点你的看法。

http://www.devb.gov.hk/tc
/home/my_blog/index_id_209.html

继续聆听《香港2030+》
1. 好走啦
2016-12-12 09:49
后会无期
2. 楼蟹
2016-12-12 12:07
希望陈局长也能尽快离任。其实香港家庭数目和住宅数目大概差不多, 不要再盲抢地起楼。卖地卖平少少, 起点公屋给必须接待的新移民就够了。
3. 1234
2016-12-12 14:36
支持政府有关研究,希望大家能实事求事,大家细想以前如果没有开发沙田、马鞍山、将军澳,屯门,你估香港现在会变成什么。
所以开发一个新市填,需要很长时间,对普通市民能安居乐业很大益处。
你们都不希望下一代买不起、住不起楼吧。
希望市民多贡献,少反对。
页数: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声 明

所有议题/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应/留言是即时上载,少部份未注册为会员的回应/留言会经我们的系统过滤,所有议题/文章/回应/ 留言/资讯及评论并不代表地产资讯网(Property.hk)立场和观点。由於本【地产论坛】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 所有留言,若读者及用户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欢迎以留言或电邮方式与我们联络(admin@property.hk),我们有权删除/堵截任何留言 (删除/堵截留言前不会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争议,本网站管理员拥有最终的诠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