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功。德。言 返回
地产 政治 经济 军事 社会民生 管理、销售与推广 营商 思辩 文史哲 媒体 教育 法律 生活随笔 旅游 旧文新编 比较满意的文章选集 香港的致命伤 中原往事 其他
浏览人次:17055    回应:0
功。德。言

比较满意的文章选集(672)

 

王文彦

怡居地产常务董事及
中原地产创办人
2018年9月13日

金庸的言过其实(2)

(原文发表於201494)

 

当朋友问「古今中外,你最佩服的人是谁?」,金庸的答案和解释(尤其是有关范蠡)令我有点莫名其妙。

要知道,朋友所问的,不是在狭窄意义上问,不是问「古今中外,在品格方面,你最佩服的人是谁?」,不是问「古今中外,在围棋高手中,你最佩服的人是谁?」,而是在广阔的意义上去问,更贴切的说,这通常是在人的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特是立功)上去问。

范蠡在立功、立德两方面都有建树,但与古今中外这两方面伟大人物相较,他不见得突出。吴清源在围棋的成就,古今中外无人能出其右,但在立功、立德不见得可置身世界性伟大人物前列,实在想不出聪明绝顶、博学、精通政治的金庸为何在恒河沙数的姓名中,别的不拣,偏偏拣范蠡及吴清源两人。虽说是个人喜好,但喜好总得有客观标准,金庸的说法,不是失言,就是言过其实。

为何金庸这般思虑缜密及慎言的人,居然罕见地失言或言过其实?这或许可从他中年丧失长子查传侠中得到解释。

197610月,金庸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大儿子查传侠自缢身亡,这成为金庸心中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痛。

长子自杀的消息对金庸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著自杀,想跟著儿子去阴间,当面问儿子:「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

在突如其来的死亡面前,万贯家财、一切身外的虚名浮利都变得空空洞洞。这也许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打击,他自称:「在香港几十年都很开心,除了大儿子死亡、与前妻离婚,以及许多好朋友去世之外,其他都没有大的不开心。在小学、中学、大学读书时本来也挺开心的,只是抗战期间,物质生活艰苦些,但精神生活也很愉快。」儿子的死使他伤心欲绝。

此后一年,金庸读了无数书,探究「生与死」的奥秘,详细研究英国出版的《对死亡的关情》,汤因比博士讨论死亡的长文有不少精湛的见解,却解答不了他心中对「人之生死」的大疑问。这个疑问,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他在高中时期曾从头至尾精读过《圣经》,回忆书中的要义,反复思考,他肯定基督教的教义不合他的想法,后来他忽然领悟到(或者是衷心希望)亡灵不灭的情况,於是到佛教书籍中寻求答案。

可能受到佛学的感染,金庸开始变得特别尊重、佩服在品德有超绝修为的人。金庸有句座右铭:看破、放下、自在。范蠡能功成身退,保存名誉,再挟持巨资,拥著心爱美人,隐於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安享晚年,大概真是人生的最佳收场。这是看破、放下、自在的不二写照;吴清源「将这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后期的奕棋不再以胜负为务,而寻求在每一局中有所创造,在艺术上有新的开拓。放眼今日中日棋坛,能有这样胸襟的人可说绝无仅有」,『佛家禅宗教人修为当持「平常心」。吴先生在奕艺中也教人持「平常心」。到了这境界,奕棋非但不是小道,而是心灵修为的大道了。吴先生爱读「易经」、「中庸」,在宗教上信奉各教殊途同归的红卍教。他的奕艺,有哲学思想和悟道作背景,所以是一代的大宗师,而不仅仅是二十年中无敌於天下的大高手。大高手时见,大宗师却千百年而不得一。』,品德修为极高,吴的「平常心」、宗教情操、「有极高的人生境界」、空前(可能)绝后的围棋(金庸的至爱)棋艺和「不世出的天才」,都教金庸心醉。

范、吴两人的所作所为,与金庸晚年新的价值观和喜好特别吻合,两人的优点遂无限扩大,顿时成为金庸长期的精神偶像,景仰至极下,赞誉不免言过其实。

 

 
   ~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