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论坛
登入名称
密码
页数:
41. 自我陶醉
2018-12-14 12:22
桥唔怕旧,最紧要有傻仔受,受访嘅人大把都系媒,我太太多年前都被佢地产朋友搵过上电视做媒。
42. To 41
2018-12-14 13:07
若然当时假戏真做就发过猪头了
43. 又有新盘
2018-12-14 13:49

【土瓜湾新盘】新地Downtown 38下周开价 圣诞前后卖楼

新地(016)副董事总经理雷霆表示,旗下土瓜湾Downtown 38短期上楼书,有机会下周开价及开示位,料圣诞假前后开售。

观塘凯滙昨日一炮沽清488伙,另一市区新盘乘势推盘。新地(016)副董事总经理雷霆表示,旗下土瓜湾Downtown 38短期上楼书,有机会下周开价及开示位,料圣诞假前后开售。

观塘凯滙昨日沽清,问及是否「食住个势」推盘,雷霆笑言,恭喜行家开红盘,证明楼盘跟市价开售能吸引买家,而市场刚性需求仍充足,美国加息态度软化,相信Downtown 38及凯滙皆有不错销情。

雷霆补充,首批单位有不少价钱低於600万元,可以承造8成按揭,相信可吸引居屋向隅客。

新地代理助理总经理唐锦江表示,标准分层楼层每伙设11伙,有3部电梯,2房户每层3伙,实用面积377至414方尺,1房户实用面积300至309方尺,四座向都有,部份以套房设计,标准户全部采开放式厨房。关键日期为2020年3月。

记者:陈宝恩


44. 土瓜湾新盘
2018-12-14 14:11
DownDown?
45. CCL三大指数连跌11周
2018-12-14 17:29

CCL三大指数连跌11周 历来最长跌浪 惟新盘定价吸引促楼市交投

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黄良升指出,CCL八大指数再次齐跌。近8周以来出现5次齐跌,楼价向下调整持续,CCL,CCL Mass,CCL(中小型单位)三大整体指数齐跌11周,为历史最长齐跌纪录。

黄良升指出,随着昨天(12月13日)观塘凯汇首轮开售即日售罄,对楼市的影响将於2019年1月上旬的CCL才开始反映。新盘定价吸引,刺激购买力涌现,加上新居屋向隅买家陆续回流二手市场,相信楼市买卖转趋活跃。预期CCL继续寻底,2019年次季楼价有望可以止跌。

中小型单位主导整体大市持续向下。近8周计,CCL(中小型单位)跌5.72%,CCL(大型单位)跌1.89%,豪宅跌幅明显较少。同期CCL Mass跌5.95%,CCL跌5.12%,可见CCL跌幅被豪宅拖慢。

CCL,CCL Mass,CCL(中小型单位)三大整体指数齐跌11周,为历史最长齐跌纪录。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75.59点,按周跌0.69%,连跌11周共5.9%,是2008年11月之后的最长连跌。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领先指数CCL Mass报177.02点,按周跌0.77%,连跌11周共6.30%,平了1998年6月时连跌11周的最长纪录。

CCL中小型单位连跌15周

CCL(中小型单位)报175.35点,按周跌0.75%,连跌15周共7.31%,创该指数最长连跌纪录。CCL(大型单位)报176.81点,按周跌0.41%。

新界两区楼价持续下跌。新界东CCL_Mass报188.37点,按周跌0.39%,连跌15周共9.79%,创该区最长连跌纪录。新界西CCL_Mass报158.31点,按周跌1.1%,连跌8周共7.88%。

港九市区中,九龙楼价跌势较为显著。九龙CCL_Mass报172.81点,按周跌0.86%,连跌7周共7.15%,是2015年12月之后的最长连跌。港岛CCL_Mass报182.90点,按周跌0.61%

46. 施永青CCL肯定未跌够
2018-12-14 18:19

【楼市连跌11周】施永青:CCL肯定未跌够 楼价明年首季有支持

对於香港的楼市,施永青指,现时出现回落,不是香港楼市本身出现问题,而是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导致本港投资者入市审慎,预期是次楼市调整会维持一段长时间。他说:「第一级踩落黎起码(二手市场)跌10%至15%,明年第一季便会找到支持......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肯定未跌够。」

对於本港楼市何时重新恢复投资热情,他表示,「要中国经济作出一定调整,开始重新搵到新的增长动力,如今处於L形经济,料最快三年才可恢复增长动力。」他建议政府把握这次楼市调整的时期,趁机修改逆周期措施。


47. 股荣
2018-12-15 11:22

三分二人供满楼=楼价难跌?(股荣)

有网友问到香港目前自置物业及租楼数据,以及供甩楼的比例。最新上述数据,可以由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获悉,虽然有两年滞后,但不失为一个较客观数字,而当中带出,属於香港最严重的两大对立阵营。

2016年人口统计当中,有项是关於自置居所及按揭的统计,当年有121.7万个家庭拥有自置物业,79.9万户已供满楼,占比是65.7%;有按揭的有41.8万户,占比是34.3%。

另一边厢,租楼的家庭数目有117.9万,以当年全港总家庭250.9万户计算,租楼家庭占比是47%,而自置物业家庭则有48.5%,另外4.5%就是免交租或由雇主提供。

122万户有楼家庭 VS 118万租楼家庭,在这个环境下,无论是睇好或睇淡楼市,总会得罪或惹来逾百万户家庭的不快。

2016年数字如对比五年前(2011年人口普查),会发现有明显变化。2011年整体家庭户有236.8万,自置物业有123.3万,占比52.1%,租楼有103.9万户,占比43.9%。11年至16年间,有楼的少了逾万人,租楼的家庭多了14万户,可解读为部分早年落咗车,一直租楼未有重新上车,而更多可能是新家庭长租不买,令租楼家庭比例攀升。

曾有人指出,以2016年自置物业数字,66%家庭供满楼,他们持货能力强,没有诱因要贱卖,港楼跌唔落。如果将供甩楼数字按年龄划分,三分二供甩只是表面风光,实际可能是阴干,因为未考虑到父干跨代供楼的风险。

三分二供满楼的背后,有一半是临近退休或者已退休人士贡献。2016年,年龄介乎55至59岁的家庭供甩比例是73%,数目达10.4万个,年龄介乎60至64岁,以及65岁供甩比例是82%及91%,家庭数目合共27万户。这三批上一代人士,经过多年努力成功供甩,亦最具条件为下一代置业筹措首期,轻则以储蓄棺材本协助,更有部份是透过加按变现,供甩变供过,甚至玩命式「一供二」。

这两三年父干助上车甚至供埋车,下一代由唔好意思变为天经地义,大众亦由诧异变成理所当然。三分二家庭供甩,是上一代辛劳成果,更是他们退休安老的本钱。当楼市处上升周期,父母干协力上车,的确令原本没能力置业的下一代「上车」,变相令市况更炽热、「需求」及楼价上升。但过去一季,部分屋苑自高位回落两成始见承接,与所谓三分二供甩楼毋须减价并无关系,父母干亦非「盲毛」,当进入下行周期,见形势不妙纷纷消失,直至新盘或二手坚减始出现。

诚如部分网友所言,楼价就算跌多两成,仍有很多年轻人买唔起,届时父母干的「购买力」会再被透支。要记住,父干购买力不等於「抗跌力」,楼市下行周期下,跨代供楼风险难控。


48. Johnny
2018-12-15 12:11
开心淡,劝你一句回头是岸
49. 施生又靠估
2018-12-15 17:08

楼价持续回落,虽然观塘新盘凯滙即日沽清首批488伙,但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仍唱淡楼市,直指现时楼市「未跌够」,二手楼价起码下调10%至15%;若楼市要复苏「快都要3年」,故希望政府研究「减辣」。

施生,请你不要再估楼市了,因为你经常估错。

50. 淡友年年估,唔中当冇讲过
2018-12-16 11:59
淡友自觉幸福,置业者是可怜虫。

由佢啦,反正好友唔会少忽肉,淡左话乜就乜啦,最醒系佢咯。
51. 蓝筹盘尺价1万
2018-12-19 19:33

丽港城银主盘仅售550万 比高峰价跌三成

消息指,丽港城35座低层G室银主盘,实用面积517方尺,两房间隔,刚大幅劈价以550万元沽出,尺价仅10,638元,平过新界居屋。代理都话,丽港城都不知几耐未试过有低过600万元成交。丽港城两房单位,今年高位卖过900万元,就算近期跌市,上月最低成交价都要660万元,如今只售550万元,比上月低位再低110万元或17%。与屋苑今年两房平均成交价800万元以上比较,跌幅仍达三成。

该单位由一间「财仔」放售,曾表明物业「唔齐契」(缺契)。不过,代理指,新买家为投资者,已谘询律师意见,有机会补契,做到按揭。

据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单位卖方姓洪,2004年以185万元买入单位,获东亚银行提供第一按揭,至2015年2月至4月期间,四度向四间不同财务公司加按,涉及二按及三按。单位今年3月已还清第一按揭,向东亚赎回物业。但业主尚有三间财务公司按揭贷款尚未还清,而业主亦於今年8月被申请破产。

本报上月直击该银主盘,屋内状况可用「走佬款」形容,装修颇残,墙纸甩皮甩骨。厨房垃圾桶仍有一袋垃圾未清走,里面有一个饭盒及三个胶樽。打开雪柜传出恶臭,一旧柠檬已变坏变黑。其中一间睡房的窗台有死曱甴。新买家购入单位后,或须花数十万元装修。

该银主盘今年7月曾委托一间拍卖行拍卖,开价690万元,已较当时市价约800万元为低,但最后仍卖不出。至8月22日,银主把单位於公开市场放售,开价780万元,一个月后,叫价已减至738万元,到上月,叫价再劈低至680万元,最终累减近三成终成交。

记者:朱连峰

52. C观点
2018-12-24 10:58

香港楼市进入了下行周期吗?

政府表示,由於未能确定楼市是否已进入下行周期, 所以不会在现阶段撤销遏抑楼市的辣招。行内有人对此表示失望;但我对政府的表现并不感到意外。政府做事向来审慎,常为了避免犯错,尽量不想过早作判断。以至常予人反应迟钝的印象。

然而,大部分行内人士都认为,无论是用基础分析,还是用图表走势来推断, 楼市都已进入了下行周期。

从基础分析的角度来看, 中美的博弈已进入冷战状态,两国的分歧是短期里没法调和的,紧张与不稳定的局面将持续数以年计。 这样的环境是不利於不动产投资的。今后,资金会选择投放在流动性更为灵活的股市、债券与商品期货市场。

另一方面,中美在政治上的对立无可避免会扩散到经济领域;除了会影响进出口贸易外,战线还会扩展至金融市场与外汇市场,甚至连学术交流也可能因而中断。美国除了自己会出手外,还拉拢全球的盟友也全方位制约中国。 因此,出问题的已不只中美两国,而是全世界都会被拖落水。此之所以,国际货币基金会已全面调低来年各国GDP增长的预估。 楼市的表现不可能与经济增长背道而驰,经济如果下行, 楼市亦只好跟着下行。何况本港楼市自2003年复苏以来,已连升了15年,已透支了大量前景美好的预期。所以,不用经济真的步入衰退,只要经济表现不如预期中那么好,也会令很多投资者失望。他们当中一定会有部分重新调整投资部署,形成对地产市场的压力。

此外,政府已下大决心要解决房屋问题 ,目标是要增加供应,平抑楼价。这目标虽然难以一步到位,但必定可以渐见成效 ,并让投资者不得不改变对未来的预期。现时的楼宇供应量与偏低的年代相比,已增加了一倍有多。供不应求的情况理可逐步解决。

从图表走势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中原城市领先指数已连跌了12周,跌幅虽然只有6%左右, 但趋向性十分明显。以市场上的成交分布来看,低价成交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加,而能维持高价的成交正日渐减少。市场上不断出现的是创新低的成交,而创新高的成交已多时未见出现过。这些情况都显示,低价的成交才是当前最具标志性的成交,并对后市有较大的主导作用。

最近,卖得好的一手楼盘,价格比预期的平了超过两成,但二手市场的跌幅却只有6%;所以我相信,二手市场的跌幅还会进一步扩大,才能令二手市场的跌幅追齐一手市场的跌幅。

现时楼市除了出现价格回落外,成交量的萎缩就表现得更为惊人。在高峯期,土地注册处每月登记的买卖合约可以靠近二万宗,但近期却跌到只有每月五千宗水平,只及高峯期的四分之一。即使是一向交投较为活跃的屋苑,平时每月起码也有十多二十宗交易,但近期却跌至每月只有两三宗。这样的情况只有沙士期间出现过,可见情况并不寻常。这种寂静,令人觉得一场特大的暴风雨正在来临。我个人相信,楼市已进入了下行周期。


53. hk01
2018-12-28 09:17

【生物科技】难吸引海外专才 莫树锦:莫非要人住劏房?

撰文:

近年本地大学有开办生物医学学士及硕士课程,当中亦涉及基因组学、生物讯息学等专科,但相关本地专才仍然紧绌。虽然港府推行「科技人才入境计划」,针对生物科技、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机械人及网络安全等方面输入专才,可是,由於要保护本地人才,计划规定申请的科技公司每聘用三名海外人员,便须聘用一名本地全职雇员和两名本地实习生,而本地雇员均须安排从事与科技相关的工作。

生物科技公司健科国际创办人高醇新表示,聘请生物科技人才的薪金高,一来私人小型公司没有足够资金招聘合适人才,二来由於本地人才较少,故主要都是在海外寻找。他透露,其公司现时有16人,近半都是生物科目相关的硕士、博士,以往会要求具两年或以上经验,但由於本地人才缺乏,故即使是刚毕业的博士生也「照杀」,预计还需要招多三至五名相关人才方能满足要求。

安傲生物科技创办人钱宝生亦有同感,认为聘请生物科技人才始终是公司发展的一大困难,尤其是本地人员,而且未必符合公司需要,故至今仍在考虑是否申请「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另外他指出,若提供基因检测服务,需要有遗传学人才解答客户疑问,可是从事相关学科的人数少,以致人才出现断层,不单是香港,其他国家亦有类似困难。

高醇新表示,聘请生物科技人才的薪金高,私人小型公司没有足够资金招聘合适人才,加上本地人才较少,故主要都是在海外寻找。(龚嘉盛摄)

倡专门团队「客制化」支援

人类基因资料庞大,要解读并赋予其「意义」,需要生物讯息学、生物程式以及基因组学三方面的人才协作。钱宝生说,初创公司资源有限,难以独力支撑。他建议仿效美国的小型企业创新计划,以政府全资方式,直接注入资金协助初创企业发展,并以大学科研导向的方式,连结私人公司合作研究项目,大学的「品牌」相对於知名度低的初创公司,较易招募人才,大学生亦能到私人公司实习,互相得益。最后将研究结果公开,私人公司亦可将成果应用於消费者身上,令科学研究能够成功「走出来」。

高醇新在美国从事生物科技十六年,因看好内地市场而选择在香港科学园落户,认为香港不仅科技较先进,加上具有独特国际化都市的优势,易於与外国科技人才交流。他原本也曾考虑留美发展,但在美国开展类似事业,单是一部仪器已需要逾百万元,在相同人才条件下,所需的资金、成本较香港高出三至五倍,加上内地的市场发展潜力庞大,香港发展前景更为明朗。他的目标是在香港建立自家品牌,继而打入内地市场,没想到是来到香港,还是要面对资金上的困难。

「政府投放多个亿(资助),我们一分钱也没拿到。」他认为,政府投放资金支持创科公司是好事,但科学园的资助过於散乱,由於人手有限,公司根本不能腾出更多人手及时间处理行政文件上的事宜。「为何没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协助初创公司处理?」这是一直以来困扰高醇新的疑问。他解释,每间公司的情况不一,当局应该有特定团队专门发掘具潜力、富创意的发展项目及公司,并派专人实地视察、交流,以了解私人公司的需要,再给予直接的支援。他表示,现时当局没有分析每间公司的独特性,而是统一地设立条件,如基本的配套租金豁免,令不同公司的特别需求受忽视。

创新及科技局回应指,现时基金设有专属网页,提供基金下各个资助计划的详细资讯,包括内容简介、申请资格、指南和表格,以及评审机制,在今年7月亦推出一站式查询热线,统一接收及处理关於基金下各个资助计划的查询,为申请人提供更适切快捷的协助。位於香港科学园内的一站式业务支援中心TecONE,亦为科技业中小企业提供全面资讯服务,企业可就其初创业务作进一步查询。

钱宝生预料未来十年基因检测将会广泛应用在医疗诊治上,届时医生除了基本血液检测外,甚至需要为病人进行基因检测。(龚嘉盛摄)

土地问题碍海外人才回流

基因检测技术日渐普及、价钱趋低廉,坊间相关服务及产品五花八门,质素参差。钱宝生指出,政府现时未有就基因检测制定标准指引,以监管检测服务市场。他强调,这不代表政府要以「大政府」角色将所有项目纳入规管,反而是政府应该作为「共同合作」角色来制定指引,让业界以自愿模式跟从。除了政府制定指引外,若基因检测产品符合美国、欧盟等国际相关规定,亦可保证服务质素。

钱宝生预料未来十年基因检测将会广泛应用在医疗诊治上,届时医生除了基本血液检测外,甚至需要为病人进行基因检测。他认为政府应增加有关基因检测的宣传教育,让公众及早理解。

中文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系系主任莫树锦多年来致力研究癌症,最近获欧洲肿瘤学学会颁发终身成就奖,他亦是海外回港的医学界人才,并参与生物科技创科相关的发展。他同意香港的确难请基因测试的人才,年轻人较少会投身科研,以致具资历的人才不足。他认为,未来发展不能单靠政府推动,而要透过捐助及药厂、国际机构等多方面合作。  

他特别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美国深造,及后回流内地发展的「海归派」。内地近年锐意发展生物科技,故推出各项政策吸引相关人才回流,例如燃石医学及艾德生物等公司即为成功代表。燃石医学在基因测试上处於领导地位,艾德生物则以肺癌检测闻名。

莫树锦认为,香港在生物科技方面亦有不少「海归派」,若要吸引他们回流,除了相关资源投放及支援外,更大影响的是「土地问题」。他指,香港根本没有合理租金水平,让初创公司缺乏合理发展土壤,「租金已经食一半(开支),变相聘请科研人才的资源就会变少。」他补充,即使科学园对创科公司有初期的租金补贴,但长远仍与其他地方租金相差不多。「要人回流都要有地方给人居住,他们在美加等较舒服地方生活,莫非要人回港住劏房?」

莫树锦直言,回流人才多数是事业有成,故必定考虑居住环境、子女教育等因素,以及香港是否有足够的研究平台予自己发挥,可是香港相应的配套不足,如回流香港的科技人才或需要自行寻找住所、学校。他建议可以尝试以较小规模的形式引入人才,并建立一个小社区,以满足他们的居住及教育需要,并有相应的配套及支援以支持他们的工作。

宜建测试平台 确保基因产品质素

科研要人才之外,发展基因检测产品还需要有完善规管,确保消费者权益。中大生命伦理学中心总监区结成医生曾撰文,指由於基因讯息涉及范围太广,如部分变异不能确定是良性还是与疾病有关联、与疾病有关联又不等於会发病等,巨量的基因资讯甚至会为消费者带来忧虑。若提供商业性基因组测序的公司缺乏专业和企业伦理,发出的报告或基於不完全的资讯诠释,最终会误导消费者。

莫树锦指现时网络上充斥大量假资料误导消费者,仅靠消费者委员会跟进投诉及海关执行的《商品说明条例》,难以有效监管基因检测产品,因此需要一个验证产品的水平测试平台。他举例,现时科技已可从血液验出晚期癌症,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相关的基因检测产品亦已为美国市场接受。可是,以血液基因来预测癌症风险或寻找早期癌症的技术仍未成熟,目前只适用於鼻咽癌,但市面已有声称可发现其他癌症的基因检测产品,「如果畀钱去做多数被呃钱。」



54. 汪敦敬
2018-12-31 00:38
汪敦敬总裁话明年楼价触底,七成物业收复失地,甚至有升幅。


55. 南华早报
2019-01-25 10:54

Analysts change their tune, forecast an up to 15 per cent increase in Hong Kong home prices this year

25 January 2019

If you have been holding out for a steeper drop in the prices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in Hong Kong, you are in for a disappointment. Analysts – even those previously forecasting declines – are increasingly of the opinion that prices will bottom out by March. And then rise by up to 15 per cent by December this year.

Nicole Wong, regional head of property research at securities company CLSA, said the sheer amount of money deposited in Hong Kong banks as well as demand from new residents who no longer need to pay the buyer’s stamp duty, will drive the rebound.

Three makes a trend, as CLSA becomes third bank to forecast Hong Kong’s home prices to drop

“Last year’s correction was because of a slide in the stock market and the value of the yuan. But these factors have now stabilised,” she said. The company correctly predicted the correction last year – the Centa-City Leading Index dropped by more than 9.8 per cent from a peak in August 2018.

The low possibility of an interest-rate increase means Hongkongers will turn to property investment, said Wong. “Hong Kong’s total deposits are at record highs. With so much money, and with interest rates possibly not rising by the end of the year, returns will not be high. [Cash holders] will look for a way out,” she said.

Hong Kong’s bank deposits stood at HK$4.99 trillion (US$640 billion) by November 2018, according to the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Wong said the total savings were 59 times the market value of new apartments sold last year.

She also said the buyer’s stamp duty, an additional 15 per cent duty imposed on non-permanent-resident and corporate buyers in effect in Hong Kong since October 27, 2012, applicable to about 20,000 mainland Chinese immigrants who settled in the city on work visas, will cease to affect this population. And this will unleash a sizeable “pent-up” demand for about 8,000 units.

Last year’s correction was because of a slide in the stock market and the value of the yuan. But these factors have now stabilised

Nicole Wong, regional head of property research, CLSA

Hong Kong’s benchmark Hang Seng Index has been on an overall uptrend since January 3, and the value of the yuan against the Hong Kong dollar has generally been rising since December 1.

The latest research by Citibank also backs the view held by Wong. “We expect home prices to bottom out in February or March, with pent-up demand unleashed since January, strong demand-supply imbalance and potential interest rate peaking driving homebuyers back to the market,” the bank said in a research note led by property analyst Ken Yeung.

The bank, which was the first to correctly forecast last year’s correction in Hong Kong home prices, also said: “Home prices will rise by 10 per cent … until the end of this year.”

Derek Chan, head of research at Hong Kong brokerage Ricacorp Properties, too said home prices will bottom out by March, but added that they would remain flat from April until June, and then rise by 10 per cent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He said a low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shortage of land would drive this trend.

First sign of relief as analysts forecast Hong Kong’s residential property fever to break in second half

Lung Siu-fung, an analyst at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der China Merchants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 was, however, less optimistic and said home prices will only bottom out by June and then rise by 5 per cent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He said current market headwinds, such as the US-China trade war and a slowing Chinese economy, would prevail and drive this trend.

56. 【大湾区】
2019-03-02 15:39

【大湾区】林郑:落实8项便利措施  高端人才享「港人港税」

2019年3月1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於北京召开第二次会议,主管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会议。韩正表示,今次会议要确定今年重点工作,研究符合大湾区建设需要,满足三地需求的政策措施。

特首林郑月娥会后表示,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同意落实八项有利於港人的措施,其中包括高端人才享「港人港税」、全面启动出入境便利化试点等。林郑称将落实对港澳人士进行税务补贴,港人到当地工作只需交香港税款,内地与香港税款的差异会由当地政府承担,退回税项差额可免徵个人所得税,惟有关措施现时只限於高端人才。

林郑表示,若港人於内地停留不足24小时,将不计算一天的日数,她称此举有利来往大湾区投资或发展产业的人士。(政府新闻网图片)

林郑会后表示,中央高度重视大湾区发展,因大湾区是国家战略,她称大湾区发展最重要是符合三地人民需求和利益,在会议上通过8项有利於港人的政策和措施,而韩正亦要求三地政府和中央部委在2019年要「成熟一项推一项」。

《新华社》出稿指,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要求粤港澳三地要扛起主体责任,积极协调配合,以确保战略举措落地见效,强调中央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抓紧落实支持大湾区发展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其中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深入研究,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的问题。

第一项:港人逗留未满24小时免缴内地个人所得税

按现时规定,在内地工作每年超过183天的,须按内地的税率缴交当地税,这项措施,令不少香港的专业人士对回内地城市工作存有顾虑,亦不利於香港企业调派香港的员工往内地长驻。林郑表示,会放宽有关标准,若港人於内地停留不足24小时,将不计算一天的日数,她称此举有利来往大湾区投资或发展产业的人士。

第二项:对境外工作人才设税项补贴政策

另外会对境外工作人才设税项补贴政策,吸引港人到内地工作,林郑称港人到当地工作只需交香港税款,内地与香港税款的差异会由当地政府承担,退回税项差额可免徵个人所得税。林郑称目前於前海及横琴已先行,现会扩至9个大湾区城市,惟有关措施现时只限於高端人才。

特首林郑月娥会后表示,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同意落实八项有利於港人的措施,其中包括高端人才享「港人港税」、出入境便利化等。(资料图片)

第三项:支持大湾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

林郑形容此措施「未去到做省既公务员」,但她称省市的事业单位可公开招聘港人,稍后会有管理办法和程序出台,相信较适用於高端人才或省市欠缺的人才。

第四项: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九城市创业

现时前海已有「深港青年梦工场」计划,林郑指方便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业的项目能「多做、大做」,她称早在2018年12推出试验计划,由非政府组织招聘有意在大湾区创业的香港青年,落户深圳创业基地,再为他们提供创业支援、引路等服务。林郑提及,现时已接触广洲、珠海和惠洲等城市,冀稍后可成立大湾区青年创业基地联盟,方便青年获得创业资源。

第五项:港澳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科技计划、第六项:全面启动出入境便利化试点

对於全面启动出入境便利化试点,林郑表示,此举可让持回乡证的港澳居民,以回乡证在内地办理各项事务。

第七项:分阶段让港澳非营运小汽车 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内地

林郑表示,此举让香港私家车人更容易使用港珠澳大桥,但她强调措施只属单方面,粤方车辆不会有此安排。

第八项:扩大货物跨境快速对接实施范围

林郑称此举便利於货品跨境情况,将会扩大海关通道的实施范围,她又指上述八项措施已回应市民反映的意见。


57. 浪子粉丝
2019-03-04 01:31
浪子兄好劲,一早就预见林郑上台后会出力推升本港楼价。公私比由64变73减私楼供应,明知冇地却推出空置税打残施工量,明日大愚引发大争议大办论玩拉布。招招毒辣。招招有效。

推升楼价,有心有力。
58. 韩正
2019-03-05 00:04

【2019两会】韩正:未来30多项惠港政策出台 赞林郑「积极作为」

主管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今日(4日)下午在北京政协礼堂接见参加两会的港澳全国政协委员。

据了解,韩正赞扬特首林郑月娥「积极作为、市民普遍认同」,并以取缔民族党为例子,直言香港「政治生态不错」。他又希望大湾区可以「让香港青年人有希望、可以发展、达成梦想的地方」。

主管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今(4日)下午3时接见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港澳政协委员(香港电台影片截图)

主管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今(4日)下午3时接见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港澳政协委员(香港电台影片截图)

据了解,韩正在会上提出3大重点,首先他分析国内外形势,指出内地经历不平凡但发展向好的一年,内地成功处理3大攻坚位,即脱贫、环保及防范各类风险,去年GDP总量达到9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9300美元,预料明年可以达到一万美元,即全面小康。

韩正认为林郑月娥「积极作为、市民普遍认同」,在环境、经济、政治及民生上有所作为,其中谈及「政治生态不错」,举例如取缔民族党,又引述香港失业率达到2.8%新低。

至於第二点,韩正指中央在大湾区发展上,有系统地听取港澳意见及作出宣传,首先於农历新年后公布规划钢要,让香港解读,其后才在全国宣传。中央就港澳关心议题有所著墨,如在税项上作出建议,又预告将来会有30多项惠及港澳的政策出台,「大湾区总体是让香港青年人有希望、可以发展、达成梦想的地方」。

最后一点,韩正指港澳政协委员应当继续发挥「双重积极作用」,在长期繁荣稳定中勇於担当,并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当捍卫者。

据悉,会上有14名委员发言,当中10人属港区政协,包括世卫前总干事陈冯富珍、医管局前主席胡定旭、信和置业主席黄志祥、 滙丰银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冬胜、浸会大学前校长陈新滋、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经常在亲中报章撰文的屠海鸣、霍英东家族第三代长孙霍启刚、律师会前会长苏绍聪及中信资本控股首席执行官张懿宸。

各人均就其所属范畴发言,如陈冯富珍及胡定旭谈及港人在国际作用及医疗改革;黄志祥谈及大湾区发展;王冬胜谈及防范金融风险;陈新滋谈及发展国际创科中心;霍启刚谈及国民教育、认识国家及青年议题;苏绍聪谈及法律及人工智能等科技,而李建红更提议在大湾区发行数字银行及数字货币。

全国政协委员陈清霞直言,国家对大湾区属前所未有般重视,认为香港对融入大湾区建设正面,直指大湾区是香港难得的机遇。全国政协委员吴杰庄则认为韩正关心香港,支持香港发展及繁荣稳定。

59. 施永青
2019-03-05 19:01
施永青话今有可能高破去年高位,又爆升过,你信唔信?


60. 吕志和
2019-03-05 20:08

吕志和:港楼市已稍为跌定 若土地供应不足楼价一定升

2019年3月5日

本港楼市有复苏迹象。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出席公司酒会后表示,过去半年楼价已经下跌逾10%,目前已经稍为跌定。

不过问到楼价未来走势,他没有正面回应,只表示市民生活水平,已不足以负担楼价,政府将公私营房屋比例调整至「七三比」,反映政府关心市民住屋问题。

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表示,发展商是按市况投地。(洪嘉徽摄)

冀社会大众帮政府觅地

他又指,香港有很多土地,却因各种原因,没有办法使用,他希望大众要帮政府觅地,「 无论身份高、身份低,都要帮政府搵地,唔够供应,楼价一定升。」他在访问中多次重申,社会大众一定要想办法为政府觅地。至於会否与政府合作,他未有回应,只说发展商是按市况投地。

问到今年集团推盘步伐,吕志和强调自己是「中型发展商」,会按市况推盘,不加价,亦不会减价卖楼。

页数: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声 明

所有议题/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应/留言是即时上载,少部份未注册为会员的回应/留言会经我们的系统过滤,所有议题/文章/回应/ 留言/资讯及评论并不代表地产资讯网(Property.hk)立场和观点。由於本【地产论坛】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 所有留言,若读者及用户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欢迎以留言或电邮方式与我们联络(admin@property.hk),我们有权删除/堵截任何留言 (删除/堵截留言前不会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争议,本网站管理员拥有最终的诠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