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功。德。言 返回
地产 政治 经济 军事 社会民生 管理、销售与推广 营商 思辩 文史哲 媒体 教育 法律 生活随笔 旅游 旧文新编 比较满意的文章选集 香港的致命伤 中原往事 其他
浏览人次:13106    回应:0
功。德。言     生活随笔

比较满意的文章选集(804)

 

王文彦

怡居地产常务董事及
中原地产创办人
2020年2月6日
港漂的心路,香港的病(3)
 
 
(原文发表於2015年7月11日)
 
人才流失的背后
 
『在经济停滞的背后,是人才的流失。我不想引用一些资料,只是在生活中感受到,很多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香港精英,都在慢慢的往外移民,去美国,去加拿大,去澳洲或去英国,我港大的同学,毕业后留在香港的屈指可数。而这些年支持香港发展人才的补充,恰恰就是类似我们这些大陆学生:在大陆,过去到香港读书是一种荣耀,很多时候只有高考状元才可以。但现在,很明显已经不是这样了,我的离开也许只是个案,但会不会无意间代表了很多港漂的态度,香港对我们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文内所提到的「香港精英」和「港大同学」,指的都是土生土长的港生,可不是港漂。作者所看到现象,是社会的缩影;香港对作者的吸引力现在较过去已经大减,这亦是很多作为「支持香港发展人才的补充」的港漂现时感受的缩影。

在人才流失的背后,是整个香港社会氛围的变坏,给人一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甚至暮气沉沉的感觉。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香港代表的是朝气,代表的是奋斗,代表的是刻苦。那时大家差得不远,机会也多,只要卖力工作,总能有不错的回报。而现在,随著第一第二产业的消失,香港底层人越来越像条干巴巴的咸鱼,翻身无望。如今,香港贫富悬殊越拉越大,资源被高度垄断,房价越来越畸形,住宅面积越来越小,毕业生起薪几乎十年没有涨过,但物价却越来越贵:用我香港同学的话说,越来越看不到希望了。

作者「小时候」,大概是二十年前左右吧,果如是,那是90年代初。在作者眼中,那时「香港代表的是朝气、奋斗和刻苦」,「那时大家差得不远(贫富较平均)(发展的)机会也多」,对内外人才都有一般莫名的吸引力。为甚么近年香港内外人才大量流失呢?作者明显认为,那是因为「整个香港社会氛围的变坏,给人一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甚至暮气沉沉的感觉。」,「香港底层人越来越像条干巴巴的咸鱼,翻身无望;香港贫富悬殊越拉越大,资源被高度垄断,房价越来越畸形,住宅面积越来越小,毕业生起薪几乎十年没有涨过,但物价却越来越贵。用我香港同学的话说,越来越看不到希望了。」 

这种氛围的变坏在职场也有著清晰的感受。我毕业后幸运找了中环的一家外资投行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与香港同事的交往:刚开始一年与他们的交往基本不存在障碍,大家有说有笑。但随著香港经济停滞、外加一些族群冲突言论的炒作与发酵,香港同事几乎是一致对大陆背景同事划出了一道隐形界限。你看不到它的存在,但你能清晰感受到它,感受到那种表面彬彬有礼实际拒人千里外衣遮掩下的防范甚至敌意。这种行为的潜台词非常生硬和冰冷:你不属於我们。 

这样氛围导致的结果是:就算我一个人完成了全部门几乎一半的项目,收获的却不是掌声与祝福,而经常是一种集体性的完全无视的不理不睬,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作者等港漂要离港而去,还因为香港本地人近年对港漂这些国内来客有增无已的敌意,他们饱受歧视,根本很难融入香港社会。既然此地不留人,唯有再找留人处。

得人才者,得天下

人才很重要,小至企业,大至国家,谁的人才最多最精,就谁胜。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是千古不扑的大道理。 

为了维系自己的人才和争取外地的人才,不少国家和地方都设计种种吸纳人才的计划和政策。 

别的国家和地方不提,就比较台湾,香港和新加坡三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或地方的人才计划。  

台湾、香港、新加坡之人才计划比较表

 

台湾

香港

新加坡

名称

人才培育计

优秀人才入境计

新加坡人才战略计划

目标

1.发展台湾成为培育量足质精的优质人力基地。

2.发展台湾成为亚太地区优秀人才聚集中心。

3.全面提升产业及公共事务人力素质。

4.布局全球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

吸引来自外地的高技术人才或优秀人才来港定居,藉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外籍大学生人數於2015年增至15万人,达总大学生人数的20%,成为亚太区教育枢纽。

措施

1.推动大学教师待遇弹性化,延揽国内外优秀人才

2.提升大学与研究机构待遇至国际水准,延揽及留住杰出人才。

3.拟定配套措施,提供诱因吸引华裔留学生之优秀第二代、第三代回国任职。

4.建置双语环境,松绑法规并检讨移民政策,消除延揽境外人才的障碍。

 

1.国籍不得为阿富汗、柬埔寨、古巴、老挝、朝鲜、尼泊尔及越南。

2.年龄:18岁或以上

3.经济能力:证明留港期间,能自行负担自己和受养人,不需公共援助。

4.良好品行:入境和保安规定,没有任何犯罪或不良记录

5.语文能力:良好中文(粤语或普通话)或英文能力。

6.基本学历:一般要求备有文件证明的学士学位,良好的技术资格、经证明的专业能力或备有文件证明的有关经验和成就,亦可获考虑。

 

1.於海外设立8个「接触新加坡」联络处,专责宣传及招聘联络工作。

2.定期举办「新加坡职业博览会」,在全球各大城市巡回招聘。

3.成立「新加坡国际基金」,资助各国人才赴星访问及服务。

4.大学院校每年至重点国家,直接招收优秀学生。

5.修订移民法,使留学生毕业后於新加坡就业即有机会申请新加坡绿卡,获永久居留权后父母可获长期签证。

除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香港还有「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计划(IANG)」,容许外地(主要是国内)学生在本港读毕学士或硕士学位就可以留港工作和发展。 

这个IANG对国内大学毕业生特别吸引,来港一年取得硕士学位,就可留港工作,满七年就可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权,费时费钱不多,真是本小利大。大部份港漂都是循IANG这个途径来港发展的。 

上个月在一个晚宴上,一间中型律师行的首席合伙人告我,他的律师行最近几年所聘的Legal Executive (见习律师),全部是来自国内的本地法律系毕业生(亦即港漂),土生土长的本港法律系毕业生一个都不聘。原因?本地生中英文都差劲,思考力不敏锐之余又懒散及怕吃亏,和国内生差得远。我深有同感,近二年来我公司应徵的港漂学士及硕士毕业生,的确在上述方面远胜本地生,不少人甚至连广东话亦说得流畅及字正腔圆。莫说他们要求待遇普遍稍逊本地生,就算稍胜,亦觉物超所值。综合而言,我对港漂评价甚高。 

本港大部份市民都是国内移民或移民的后代,港漂这些人才,只要我们能管住他们的心,他们早晚会融入香港社会,成为香港人,我们何必拒他们於千里之外?拒他们,不是他们的损失(天下之大,有才干的,何处不青山!),是香港的损失。拒外来人才,足证港人的狭隘短视。 

想不到这么多港漂因为上文所提的种种原因(特别是对他们深怀敌意/歧视),陆逐及先后离港,完全废了IANG的武功,腰斩了以国内留港发展的大学生作补充人才的良意,真是可惜。  

~ 待续 ~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