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博客 > 絲絲細語 返回
瀏覽人次:5372    回應:0
絲絲細語

房屋需求歷久不衰

 

左丁山

2016年10月21日

  小G聽到左丁山讀中六時嘅「睡房」係廁所上面嘅閣仔,大感驚異,追問點解。有乜點解啫,當年香港房屋少,絕大部份人口住在木屋,唐樓板間房,徙置區,甚至洗衣街過咗亞皆老街向太子道方面,沿街都有僭建物,有露宿街頭人士住在入面。父親戰前住在西營盤第一街、第三街,家境唔錯,後來初中畢業在中電搵到份工,就搬過去住在紅磡電廠附近,好似係蕪湖街,後來日本佔領香港,舉家搬回東莞鄉下,和平後一年父親一人回港向中電報到復工,我地仍然住在鄉下大屋(三間,還有一個曬穀場在屋後,有三分一個麥花臣球場咁大)。唉吔,國民黨敗走,共產黨當權,乜都冇晒,大量廣東人倉皇來港投靠親戚,香港一時之間,難民滿街,邊度有屋住吖,好彩嘅就到鄉親舖頭朝行晚拆(其實應該係朝拆晚行,不過講慣咗係咁),唔好彩嘅就去山邊僭建木屋,擔驚受怕。點知好彩與否因時而異,姨丈後來就受惠於徙置政策,由木屋搬上石硤尾徙置區,我家由住在舖頭,搬去板間房(相等於今日之劏房),冇資格入住徙置區及公屋。

  香港房屋短缺,由1950年代難民潮開始,1962年又有難民攀山越嶺而來,聚居於山邊木屋,令港英政府為房屋供應疲於奔命。日前在蘋果評論版睇到有一篇文章講新移民霸佔公屋,原來有此結論皆因作者將新移港界定為來港二十年之內地人,不同於王于漸教授嘅「香港團結基金研究報告」之定義,王教授團隊筆下嘅新移民係居港五年嘅,新移民之定義有咁大唔同,得出嘅「移民佔公屋比例」當然大不相同,如果將定義擴闊到左丁山姨丈(與香翰屏將軍同輩,同時期逃來香港)嗰一代,香港公屋之新移民比例係百分之九十幾都唔定。到咗21世紀,已無難民來港,新移民主要係每年持單程證來港之人士,理論上係家庭團聚,已有居所(多數係公屋),每年不足五萬人,按理不應對房屋需求增加得太多,睇嚟目前私人房屋供不應求,大部份與「增加了的財富」有關,好多人到咗結婚階段,不甘於與父母住在公屋或私樓細單位,而又有銀紙支持,於是產生住宅之剛性需求(左丁山結婚之時係租一間鄉村石屋內之梗房),唔係嘅話,點解細樓新盤會咁暢銷呀。香港納稅人數目不太多,加上稅率低,歷年藏富於民,官方統計數字難以發現,一定低估咗香港人之購買力!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