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土地】湿地规划落后 专家倡宽缓冲区地积比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5633
地产新闻
【施政.土地】湿地规划落后 专家倡宽缓冲区地积比
2020年10月22日
荒废鱼塘欠管理 严重浪费土地资源

「湿地」在香港彷佛神圣不可侵犯,多年来只要被冠上湿地一词,即使「湿地缓冲区」土地亦只能晒太阳或以极低密度发展。在面对香港土地严重短缺,面积超过1,200公顷的湿地缓冲区,是否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令保育与发展共融,社会近年有不少议论。专家认为,现时湿地缓冲区容许建屋的地积比率只为约0.4倍,浪费珍贵土地资源,建议适度提升至2倍,也有更大设计弹性减低对湿地的影响。

曾任香港规划师学会副会长的杜立基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认为缓冲区原意并非不准发展,只要规划得当,应该有「松绑」空间:「如果我们每次讲到缓冲区就等同於保育区,什么都不许发展,那就不应该叫缓冲区,但在环保人士角度,他们不会想缓冲区有任何发展,觉得鱼塘即使荒废都有其荒废的价值,这个看法我有保留,鱼塘无管理不会更好。」

规划师:以设计迁就生态环境

他表示,环保人士对於湿地缓冲区内的发展,主要是担心光害或楼宇高度影响到湿地生态,但其实这些都可以用设计来作出迁就,例如一些特制玻璃窗能够减少室内灯光射出室外,而物业亦可以梯级发展,向湿地一方较低矮,向马路一方则可以较高,尽量做到减少对湿地的影响。

他认为,现时缓冲区内只容许约0.4倍的低密度地积比率,即类似锦绣花园那种密密麻麻的建筑物,站在规划角度,难以做到一个好的设计去帮助湿地保育。「如果我们由科学角度入手,缓冲区是否只能建别墅屋仔呢? 但现在不少绿色团体的态度是连0.4倍都不准发展。」杜立基说。

杜立基认为,缓冲区内的地积比率应该放宽至2倍,楼高可至8至10多层,这样反而有更大设计弹性,例如留出一条通风廊等,对发展商而言也有更大诱因让他们去协助保育。但他坦言,现时社会对发展商信任度低,舆论偏向绿色团体,该范围内的发展项目都未能顺利开展。杜立基说:「如果香港没有人口增长或土地问题,湿地缓冲区完全可以任其自生自灭,但现在情况明显并不是这种。」

促港府重新审视湿地管理

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立法会议员谢伟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湿地缓冲区规模达过千公顷,应该要更好利用,除检视发展密度外,亦需检视范围会否过大,令香港可以有更多可用土地的同时,又不会影响湿地保育。他又指不少湿地正缺乏管理,被非法改变用途而影响生态,政府应积极思考如何维持或提升这些土地的生态价值。

谢伟铨认为,社会在讨论利用湿地缓冲区土地时,亦要将目光放到整个新界区,整个规划都要重新审视,并加快基建发展,尤其是在大湾区发展大方向下,当深圳边境已高速发展,新界亦不应再停留在过去发展及低人口密度的状况,这显然已不合时宜。

市场上亦不乏反对开发湿地缓冲区的声音。其中普缙执行董事及企业发展部总监(估值及物业管理)张圣典认为,本港湿地价值高,缓冲区本身有其存在价值,相比发展湿地缓冲区,政府应研究发展郊野公园边陲。他又认同现时湿地鱼塘有荒废现象,但认为主因在於政府未有积极参与保育所致。

泓亮谘询及评估董事总经理张翘楚亦指,湿地与湿地缓冲区本身是相关连,保育区与人类活动范围必须要有一定区隔,因此其发展受到限制可以理解。他认为触碰这类与湿地保育相关土地,必然会引起环保人士反对,社会必须对如何发展凝聚共识才可行。

新地人工湿地重现生机

事实上,近年有发展商尝试实行人工管理湿地,以证明发展与保育共存。新地在锦田住宅项目Park YOHO旁边一幅5公顷农地,试行香港首个私人管理湿地。必须说明的是,该项目所处位置在保育缓冲区以外,故较容易通过城规申请。而发展商最终成功人工重现湿地生态。

据了解,项目自2014年展开工程,两年后完成,不仅修复荒废农地变作半自然咸淡水湿地,种植芦苇及红树,记者近日实地观察,并向发展商方面了解,湿地至今已录得逾180个物种,包括属近危级别的蜻蜓「广濑妹蟌」,并定期有人员监察湿地,令湿地生机盎然。而湿地占住宅管理费用不多,只约1%,发展商明言希望为日后其他同类项目起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