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民生系列】高樓價下的絕望港青寧做躺平族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4667
地產新聞
【樓市·民生系列】高樓價下的絕望港青寧做躺平族
(文匯報) 2021年6月17日
「與其買百幾二百呎,我不如住屋企」

有統計指,供一層樓相當於香港人20.7年的收入,供樓對收入的槓桿比率升至90.7%的高位;有幸「上車」的很多家庭絕大部分收入都用於供樓。為儲首期,港人的首次置業年齡已推遲到44歲。有供樓的年輕人節衣縮食,兩年無買過新衣裳,有人放棄了進修機會,有年輕媽媽為了孩子能進入較好的校區想換樓,卻因害怕落車後不能再上車而忐忑彷徨……高樓價不只對香港經濟和社會造成禍害,更剝奪了港人的生活和理想。有人為維持生活質素,乾脆「躺平」興父母同住。●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拒做樓奴】不想畢生供層樓 只望居屋抽中獎

阿鋒今年30多歲,從事物業管理行業,與女友早有成家立室的想法,但面對今天持續上升的樓市,他坦言買私樓根本是「不可能任務」:「無計,現時買私樓首期加上雜費,都要過百萬元,幾十萬元都難儲啦。」問到坊間不少納米樓,入場費約五六百萬元,可曾考慮過?他苦笑:「與其買百幾二百呎,我不如住屋企。」

為買居屋都要被逼慳錢

內地網民近期熱衷於自我調侃是「躺平族」,表達對壓力巨大的無奈。阿鋒笑言自己屬於「港式躺平族」,在他看來,港人壓力的最大來源自然是高不可攀的樓價,許多人勞碌一生只為供一層樓,所有的理想和雄心壯志,都被壓得灰飛煙滅,「睇住樓價咁高,仲邊有上游動力,你只會死心,就算做足廿四小時,收入都根本追唔上」。

即使湊足了首期,接下來的日子也不輕鬆。「買私樓咁大投資,一下子要問銀行借九成,供樓後對生活會造成好大壓力,我只會將希望放在居屋『抽獎』上。」阿鋒告訴記者,過去幾次居屋發售都有申請,只是都未有抽中,他對此也不樂觀,預感到「可能結婚後都只會同家人一起住。」

由於仍未需要供樓,阿鋒暫時沒有刻意減少個人開支,但當進行高消費活動,例如出外旅行或節日慶祝時,也會有種無形的壓力,因為即使買居屋亦需要首期及一筆雜費開支,例如日後裝修等,而未來與另一半的生涯規劃亦需要有一定儲備,所以消費時多了一重考慮:「真係唔敢大使,但又唔想就住就住,呢種無形壓力無處不在,在香港為樓愁為樓忙搞到人都癲。」

置業作成功標準感壓力

最令阿鋒感到不可理解的是,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樓價依然狂升,完全背離了市民能夠承受的水平。「打份工又驚失業,有份工其實都可能供唔起樓,邊可能會對買樓有期望?」這樣的怪現象,他只能用「中國人最鍾意磚頭」來解釋,感歎「社會用有樓與否來衡量一個人成唔成功,咁你話年輕人點會對未來有憧憬呢?」。不少人為了買樓被逼啃老,阿鋒就沒有這種打算,表示家人都有其生活需要,所以不會要求家人幫忙。

樓價上升幫兇政府失職

阿鋒又批評政府多年來的房屋政策,是造成樓價上升的「幫兇」,「搵地起樓」沒有多大進展,每年推居屋的進度也是「擠牙膏式」,反倒造成一大批人去爭去搶,「連白居二都搶到傻」。更令人絕望的是,即使要做「躺平族」申請公屋都未必有資格,「講真公屋個要求有幾多人符合先得,但都竟然有廿幾萬人去排,你話幾諷刺。」

對於樓價可能很快又再創歷史新高,他坦言自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都唔關我事,反正都未見過佢跌」。不過,自嘲歸自嘲,他心中對安居樂業依然抱有一絲憧憬、一線希望,「我家只會疊埋心水等居屋,最怕係居屋我都買唔起,咁到時都唔知咩世界。」

【換樓焦慮】為換樓進心儀校網 新手媽媽慳盡分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未上車的人十分絕望,已上車的人也是艱難度日。阿瑩前幾年結了婚,丈夫之前用了九成按揭上車成為有樓一族,然而由於收入不高,每月一萬多元的供樓按揭,再加上一些生活雜費,以及供養父母、保險,加上去年孩子出生後的奶粉尿片等開支,七除八扣之後已所剩無幾,「基本上每個月慳住慳住,幸運的可能還剩一、兩千元,如果突然用多了就成『月光族』。」

格價網購最平生活用品

由於收支「掹掹緊」,阿瑩坦言許多日常消費都要盡量壓縮,比如減少與朋友的聚餐。她笑說:「疫情下剛好可以用作藉口,不用和朋友常見面,連旅行錢都可以慳返。」至於一些衣服或生活用品則大多用網購,也會貨比三家,把不同的網購平台看遍,哪家便宜便買哪家;此外也會在內地網購平台購物,「主要都係貪佢夠平。」

阿瑩住新界區,由於所處地區校網並不理想,她也和許多香港父母一樣,為了小孩萌生了「孟母三遷」的想法,希望遷往自己心儀的校網。但不斷上升的樓價和換樓的高昂費用,讓她倍感壓力。

月光族憂難儲換樓費用

畢竟兩夫妻的家庭都不富裕,不可能靠家人幫忙,只能靠自己。阿瑩說自己和丈夫詳細計過數,「換樓要預先支付印花稅(新從價印花稅15%),但望着市區樓價係咁升,又驚賣完樓後換唔返出去。另外還要預一筆裝修錢、租樓錢、代理費、律師費,計計埋埋,其實都唔知換唔換得成,最怕最尾搞搞吓上唔返車,咁就得不償失。」

問到今天樓價是否已經與港人收入脫節,她想了一想,然後說:「唔可以話完全係脫節,始終仲有人買得起,我身邊都有朋友買到樓或換樓。」不過她認為,樓價已經升到大多數港人都買不起的地步。即使買得起,供樓負擔也日益加重,「為咗層樓,好多生活上的支出都要慳,咁樓價喺我哋呢類大多數家庭身上就係同收入脫節囉。」

高樓價下港人活得太累

作為一個八十後,阿瑩經歷的恰是樓市「最光輝」的年代,「樓市由我開始出社會做嘢就升到今日,現在望返轉頭,我會同自己講如果我當日有能力一定買樓,借錢都買」。可惜人生沒有如果,作為一個小市民,當時沒有那麼長遠的眼光,等到有意識要去買樓時,「睇吓自己儲蓄,再望吓個樓價,已經升到我都不懂形容,然後就要慳住咁嚟過日子,我都唔明白點解香港人要生活得咁辛苦。」

【節衣縮食】供樓耗六成收入 放棄進修理想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高樓價問題持續多年成為香港的最大社會議題之一,最大原因不單是貴,而且是幾乎每一個買樓的人,都要耗盡積蓄才能入市,上車之後仍要以五六成或以上的收入供樓。供樓變相剝奪年輕人的生活,甚至理想,把每個年輕人都壓得喘不過氣來,造成的社會代價並非肉眼所能見,卻又能強烈地感受到。

兩年無買新衫新褲

記者認識任職傳媒行業的阿初表示,上年初趕在BB出生之前,以大約500萬元在九龍城區買了一層白居二的居屋,做了九成按揭,但去年的新冠疫情,傳媒行業經營環境轉差,一直沒有加人工,現時供樓開支就佔他們入息高達六成,令生活變得左支右絀。

阿初坦言現時供樓的日子過得很辛苦,他當時「谷到盡」用了約3年才儲到首期,付錢後與太太的戶口只餘下幾萬元,之後還要立即供樓,完全儲不到錢,到現在他們的戶口積蓄都沒有增加過,每買任何一樣東西都要計過度過。阿初其實向來有感傳媒工作並非長久之計,一直都想再進修然後轉行,但現在的情況不容許他亂花一分一毫,「自買樓後都無買過新衫新褲,不敢奢望什麼理想了。」現時他的首務反而是要千方百計保住傳媒這份工。

不用怕被逼遷感滿足

不過,阿初對買樓並不感到後悔,他說:「當時如果沒有抽中白居二,現時和太太可能仍要租樓住,甚至居住面積有可能越來越細,亦會影響生BB嘅計劃。買樓勝在生活有自主權,不用怕被業主趕走。」阿初目前最大的心願,是供多幾年樓後,可以換一間大一些的私樓,讓家人過得舒適一點。

高樓價高租金為禍香港

1. 高樓價扭曲社會價值,不少人的目標是盡量賺錢買樓供樓,青年人選科和擇業都要向錢看,不利香港培育及儲備人才;

2. 地產成為最賺錢產業,其他行業凋零,令經濟結構單一化,損害香港競爭力;

3. 不少年輕人因高樓價而未能結婚或要遲婚,即使有幸上車,供樓支出壓力亦影響夫妻生兒育女,加劇人口老化;

4. 香港人透支父母長輩資金買樓供樓,部分家庭負債高企;

5. 居住面積越來越細,生活空間擠迫,容易影響情緒及產生家庭問題;

6. 難捱貴租,不少家庭走投無路,被逼要住天台屋以及工廠大廈內的劏房;

7. 影響營商環境,住宅及寫字樓售價及租金高昂,影響外企來港意慾;

8. 舖位租金高昂,趕絕民生舖,小商戶難以經營,打擊市民創業意慾;

9. 政府財政依賴房地產收入,削弱香港抗風險能力;

10. 在港難以置業安居,令市民對社會不滿情緒加劇,影響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