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工廈求容身 同是香江淪落人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537
地產新聞
蝸居工廈求容身 同是香江淪落人
(東方) 2022年8月15日
特區迎來最高溫的夏天,基層感受至深,劏房戶焗熱難當,但有人連合法劏房也不能負擔,要被迫「屈蛇」在不能居住的工廈單位,同樣是劏開多個房間,這些工廈住戶卻不能見光,皆因隨時會被掃蕩!

房策乏時間表路線圖

有社區組織對工廈及天台屋住戶情況作出調查,估計全港約一萬二千戶租住工廈,調查結果顯示住戶收入普遍比較低,家庭入息中位數僅約九千元,較私人樓宇劏房租戶更低三成,不難猜到,工廈的租金亦是比私樓劏房便宜四成,租金中位數約三千元,吸引了不能負擔私樓劏房六至七千元租金的基層人士,但眾所周知,工廈地契限制用途,不能用作居所,居住在工廈屬違法,令到住戶提心吊膽,亦覺得抬不起頭。有一家之主每朝帶兩位女兒上學,感覺「好似做賊」,最終女兒跟媽媽搬走另外租劏房居住,一家人分隔兩處。

同是天涯淪落人,住在工廈的都有自己的辛酸故事。有人排公屋10年都未能上樓,訴說炎夏連沖涼都不能,需要去公廁洗身,到了冬天要沖「凍水涼」,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聞者也感受到這種難受。亦有單身女士等了6年公屋,與朋友在工廈租住床位,但卻被業主迫遷,最後只能租住天台屋,面對垃圾及火警威脅。工廈單位較大,有的一劏40伙,幾戶共用廁所,品流複雜,不少人擔心工廈安全隱患及生命受到威脅,惶恐不可終日。總之,來自不同背景,大家都不約而同,渴望離開這惡劣環境,無奈搬出去卻沒錢租私樓,難道要露宿街頭?

房屋問題是老生常談,歷任特首都聲稱是重中之重,但25年來特區政府多次換屆,但依然未見有起色,輪候公屋時間一再加長,基層甚至中產都要為「樓」奔馳。新班子上任個多月,時間尚短,未可以要求甚麼脫胎換骨或立竿見影的成績,但至少要讓市民看見新政府是有計劃有政策去改善房屋問題,可是到現在,口號及演說做了不少,卻連簡單的時間表又或者路線圖也未交出一個,空口講白話,叫市民如何看得見希望?政府在2014年12月16日的《長遠房屋策略》,希望逐步扭轉目前房屋供求失衡的局面,基本上未能兌現而且大落後,現屆政府若不加緊交出具體計劃,恐怕又像前人以《長策》來做擋箭牌。

若果政府無計可施,便應該多聽各界意見,東方傳媒機構為民發聲,出謀獻策,《東方》獻藍圖,包括土地及房屋方案,出動人力物力找出港九新界多塊未納入發展的棕地、空置工廈及工業邨內的閒置土地,例如大埔、將軍澳和元朗三大工業邨有大幅空置土地,涉及閒置用地及廠房便有逾19.5萬平方米,而發展大埔船灣淡水湖,填湖兼興建公營房屋及私營房屋,亦可紓緩本港住屋問題,事實證明香港有大量土地可供發展。

東方獻藍圖善用土地

《東方》藍圖指出,本港工業式微,政府可重整及善用工業區和工業邨土地改為房屋用途,葵涌、長沙灣及新蒲崗等工業區許多舊式工廈已非從事工業用途,政府容許食肆和派對房搬上工廠大廈營業,但卻不容許市民居住,只會增添基層怨氣。再加上執法掃走家當,無異逼人「瞓街」,而且難保業主稍後又會租給另一戶,沒完沒了。

善用工廈,改善其髒亂環境,只要稍加裝修,便可以作為過渡性房屋居住。正如社區組織所建議,政府應該進行風險評估,分階段執法及暫緩於非具高安全風險的工廈住所的清拆命令,並進行跨部門聯合行動,及早介入協助遷出,而不是將責任全數推給租戶。同時,亦應該放寬申請關愛基金搬遷津貼的申請條件及擴闊受惠對象。基金在11年來僅批出71萬元,申請門檻明顯過高。

政府一直以種種理由拖慢放寬工廈用途,拖拖拉拉,這種官僚態度窒礙發展,特別是本港建築審批程序複雜,發展商欲發展新項目,都必須經過發展局轄下多個部門的審批,包括規劃署、屋宇署和地政總署,手續繁複,令部分程序重疊。《東方》獻藍圖,早已建議簡化審批程序,由一個專責部門提供規劃、發展、發牌等一條龍審批服務,加快發展進度。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千百年來百姓都是難求棲身所,證明這不是時代問題,而是政策及管治問題,能讓市民安居樂業便是好政府,回歸前大家目睹公屋及居屋的誕生,讓一代又一代人安居,回歸後政府在房屋政策,又有甚麼新猷建樹呢?所謂土地不足,只是供應不足,政府高官責無旁貸,理應廣納良言,新班子別要重蹈前人覆轍,不聽《東方》言,吃虧在眼前。切勿蹉跎歲月,盡快交出成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