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论坛
登入名称
密码
页数:
香港有什么病?有得医吗?
浏览人次:80088    回应:7

香港有什么病?有得医吗?

 

浪子心声

2019年8月8日
近两个月香港年轻人的「反送中」游行及暴力事件,有人话「香港生病了」,其实香港已经病了很久,像「糖尿病」是慢性病,长期「高血糖」引致器官功能受损,免疫力低,容易有并发症。糖尿病人最怕受伤引致伤口感染,伤口好难愈合,可以恶化至溃疡,常见有俗称「糖尿脚」的并发症,严重者需要「截肢保命」。

香港自曾荫权成为第二位香港特首,楼价就开始不断上升,长期「高楼价」接近15年之久,现今香港楼价对家庭收入中位数比例已升至20.9倍,即是说要不吃不喝不消费20.9年才能买楼,香港年轻人对在港「置业安居」已不是「失望」而是「绝望」。同时「高楼价」对营商环境的破坏力亦非常巨大,租金占成本比例过高,令小本经营极之困难,香港已差不多全是大机构的垄断经营模式,无需以高薪工作增加竞争力,一般打工仔难以分享经济成果,导致「贫富悬殊」加剧,香港这个所谓国际「大都会」,实质只是「表面风光」,内里「弱不禁风」,像一个患有多年糖尿病的「大肥佬」,可以「一病不起」。

两个月前,香港在楼价再创新高及政府民望低企下,高速地推出具争议性的「逃犯条例修订」,犹如一个长期糖尿病患者在极高血糖指数及免疫力低企下,用锋利的长剑在自己的大腿插下一刀,引致伤口感染,由於高血糖(高楼价),消毒清洗伤口护理(警察驱散)无法令伤口愈合。更不幸的是已受感染的伤口(年轻人反送中),在同一时间由於周边环境不洁(美国和台湾总统连任选举将近),令伤口更容易出现溃疡,病情不断恶化,可恶化至「糖尿脚」需要「截肢保命」。中央需要出动解放军切除「一国两制」的「两制」,实行「一国一制」,到时香港真系「医番都残废」。

如果上述比喻适当,出动解放军只会在香港需要保命时的下策,这与中央近日表态接近。但不出动解放军下又应如何医治香港这个「年轻人反送中」的伤口呢?近日放风的「警察加强执法」,即在暴力事件中拘捕更多游行人士,这是否可以令伤口缩小,甚至愈合呢?这样类似糖尿脚患者多洗伤口,减低病情恶化应有点帮助,但效果要视乎病人自身的免疫力不能过低,周边卫生环境不能太差,否则病情难有好转机会。笔者小手术后的个人经验,伤口不能洗得太密及太大力,一次过度的伤口护理,可能导致伤口变得更大,整体愈合时间更长。希望警方在未来的加强执法行动时,留意力度要适中,以免「弄巧反绝」。

现阶段笔者认为影响治理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应是周边的政治环境,美国特朗普需要在中美贸易战有成果,而台湾蔡英文则需要破坏香港一国两制,才能增加总统连任机会,美台在十一月前不会轻易放弃支持反送中人士捣乱香港,这样的恶劣政治环境,「警察加强执法」短时间内效果未必显著。除非九月的中美贸谈判有突破性发展,令特朗普有需要停止乱港策略,甚至对台施压同时停止支持反送中运动,否则这场反送中乱局必然是「持久战」,治理不能「操之过急」。

治疗「糖尿脚」,伤口消毒只是「治标」,稳定血糖才是「治本」,特区政府可考虑开始放风一些有信心为年轻人带来一点希望的政策或愿景,例如增加大专生学费贷款、增加大学学额、进修资助、年轻夫妇置业资助等等,稳定人心,增强自身免疫能力。但现阶段香港病情严重,后期糖尿病人士,随时出现「超低血糖」而突然晕倒,楼市有可能突然爆煲,希望这只是我个人的过份担忧。





香港有什么病?有得医吗?
1. 腥港人
2019-08-08 08:52
强行压低楼价同放患者血迫使血糖降低无分别。

呢个大肥佬伤口有问题,只要先用啱药消毒(公平执法),再好好包紥(回应五大诉求)自会慢慢好返。至於改善体质,做多啲运动(加强社会流动性),好过饿死自己嚟降血糖。
2. 十郎
2019-08-08 08:59


      我可以回答阁下 , 系冇得医 , 我嘅理解系 , 中共部署放弃香港。

5. 糖尿脚
2019-08-08 13:10
糖尿脚医生都怕怕,难搞,应把已腐烂的脚趾切除,即把废青去掉,用手术刀或子弹啦,唔知咁出唔出到街。
7. 引刀一快
2019-08-08 15:04
香港想好,唔系切糖尿脚,而系隆胸,最好一隆就隆一对,同阿爷倾飞地,只要香港飞地成功,香港一定可以长居久安,大湾区一定超级成功,中国一定更加富强,抗打击力大大提升。
9. 轻松吓
2019-08-08 17:35

香港〔通 Sick 科〕,您哋重[Sick]得几多?

欢乐时光。

未提供相片说明。
11. 纾困措施一览
2019-08-15 17:59

纾困措施一览:

.2018/19年度薪俸税宽免由75%提升至100%,上限维持2万元
.额外发放一个月综缓、高龄津贴、长生津或伤残津贴
.新学年(2019/20年)向幼稚园、小学及中学学生每人发放2500元津贴
.代缴一个月公屋租金
.每户电费补贴2000元

13. 「魔僧」顾汝德
2020-05-05 22:11

【深度】顾汝德生前接受01专访 拆解香港如何沦为失治之城

2020年5月5日

撰文:

据天主教香港教区《公教报》报道,有「魔僧」之称的顾汝德(Leo F. Goodstadt)於4月24日在爱尔兰都柏林离世,享年81岁。他是前港英时代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同时亦是享负盛名的学者,毕生曾撰写多本以香港社会为题材的著作,而去年出版的《失治之城-挣扎求存的香港》,更精辟地点出历任行政长官的治理弊政。时值反修例风波爆发之初,他曾接受《香港01》的电邮访问,为我们拆解香港的深层矛盾和管治困局,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何长居外国的他对香港问题的认知,会远比绝大多数本土精英要深刻得多?

顾汝德曾经表示,港人一直都在忍耐著执政者的无能管治,并要在这个「失治之城」中挣扎求存。(资料图片)

顾汝德用「失治」来形容香港,无疑道出了很多港人所承受的悲哀。他曾表示,港人一直都在忍耐著执政者的无能管治,并要在这个「失治之城」中挣扎求存。而在他眼中,香港之所以沦丧到今日千疮百孔的面貌,与特区政府在政策取态的走歪,绝对有莫大关联。他强调政府的不作为,特别是迷信自由市场,误以为「提供社会服务所需的成本潜藏毒性」,结果换来的便是很多应有的社会保障和再分配机制,都纷纷遭受抛弃。久而久之,削减公共成本成为回归后的抬头方针,最终为整个社会带来各层面的不公义,并将香港推向成为一个「失治之城」。

逐步形成的社会不公义
皆因政府忽视应尽责任

特区政府回归二十多年,顾汝德目睹历任特首的弊政,批评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往往都过於悲观,更长年秉持一个观点,认为日后的财政危机只会越趋越大、香港的公共财政总是存在危机。当这套观点横行,政府又过於迷信自由市场,最终换来的,便是对各部门削减资源,威胁了民生福祉,大量公众开支则以影响整体财政为由统统拒绝。这情况令「失治」问题遍布各个层面,特别是在教育、社福及住屋等领域上,民众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更同时存在各种社会不公义情况。

顾汝德与我们谈及青年政策时,曾经批评特区政府忽视青年声音,才会激起他们对政府及社会所积累的不满,所以他们绝对有充分的理由提出控诉,并将怒火演化成社会运动。他举教育政策作例,表示回归前,港英政府为大学收生学额设立15,000个名额,可是经历了二十多年,并没有因高中毕业生人数上升而因时制宜,反将未能升读大学的毕业生推向自资课程。然而,此举既要他们背负沉重债务,他们毕业后的就业出路却依然不理想,薪酬水平更与无同等学历的人相差无几。

同时,他又指出富裕家庭的学子能较易升上大学,而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升读大学的人数却增幅很少。这个现象正好印证出,原来当下年轻人能否踏上康庄大道,是很大程度与家庭收入有关的。这也难以叫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并一步一步往上爬,从而为将来带来更好的生活。所以说,政府推出各种所谓的青年政策,不单没有收窄贫富悬殊等深层次结构问题,连是否真正了解青年诉求,有否拨出更多资源来满足当下年青人,这在顾汝德眼中,其实也是存疑的。

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何久居外国的顾汝德对香港问题的认知,远比绝大多数本土精英要深刻得多?

盲目推崇「官商共治」
竟迷信商业模式是万能药

顾汝德曾强调,历任特首选择忽视这些属於港人的权利,原因在於特区政府甘愿盲目仿效私营企业的运作方式去管理社会,并误以为这套做法才是良方。而这套逻辑思维,正正反映出政府拒绝承担更多公共服务的责任,令原应以服务市民为本的工作,转以逐利为本的商业模式来提供。

在《失治之城》一书中,顾汝德便详细指出「官商共治」是社会不公义的根源,不单加剧了贫富不均现象,更批评导致社福界蒙受伤害。例如商人出身的前特首董建华,顾汝德批评他迷信商业模式,盲目认为它是解决行政效率低下的灵丹妙药,故从他开始,历届特首都尝试将商业模式引入公共领域,以此分摊公共服务的责任,并积极为商界谋求利益,加深「官商共治」的既得利益格局。

问题是,商业模式与生俱来便以逐利为先,其取向与政府提供的服务和福利有著一定程度的冲突,这导致很多公共服务都满足不到市民所需。以长者福利政策为例,他指出政府坚信能够以商业模式来解决长者住院护理严重不足的问题,但私营院舍的质素颇为参差,不少长者对於受资助机构的质素更有信心,结果弄得轮候入住资助院舍的长者大排长龙。

顾汝德认为,特区政府长期忽视青年声音,才会激起他们对政府及社会所积累的不满。(资料图片)

政府官员无能不作为
需考虑如何重拾市民信心

面对种种「失治」问题,顾汝德认为港人一直在忍耐着当权者的无能,并预示港人不可能无限期地包容。确实,香港近年出现种种政治动荡,我们也不难理解,当社会无法解决长期以来的民生困局,例如福利保障不足,市民便自然会考虑把实现社会公义的希望,投射到政治改革上,甚更乎会穷尽精力,尝试不同可能性去换取人民当权的可能。

而这反映的,不单是目前市民不满福利保障的欠奉,更显示出大众对社会改革的渴望。故他在书中提到,特区政府有责任尽快落实《基本法》中所承诺的政制改革,又认为「如果无法实施,社会需要更快地得到一个完全坦率和令人信服的解释,为什么不能。」不过,他也坦言,自己不是政治学家,面对香港当下的政治僵局,他也无法给予任何实际的方案。

经历过反修例风波,昔日承诺要与市民同行的特首林郑月娥,无疑有需要展现更大诚意、推出更多社会改革,才能重拾市民信心,藉此修补社会撕裂,否则,她只会与市民渐行渐远。正如顾汝德所言,可以解决香港问题的好领袖,必须「兼听齐明」、「任人为才」。

页数: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声 明

所有议题/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应/留言是即时上载,少部份未注册为会员的回应/留言会经我们的系统过滤,所有议题/文章/回应/ 留言/资讯及评论并不代表地产资讯网(Property.hk)立场和观点。由於本【地产论坛】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 所有留言,若读者及用户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欢迎以留言或电邮方式与我们联络(admin@property.hk),我们有权删除/堵截任何留言 (删除/堵截留言前不会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争议,本网站管理员拥有最终的诠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