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繁思絮语 返回
地产 政治 经济 军事 社会民生 管理、销售与推广 营商 思辩 文史哲 媒体 教育 法律 生活随笔 旅游 旧文新编 比较满意的文章选集 香港的致命伤 中原往事 其他
浏览人次:24177    回应:0
繁思絮语

历史故事数则(3)

 

王文彦

怡居地产常务董事及
中原地产创办人
2020年11月9日

巴锡基维主义    芬兰化

 芬兰不是「自古以来」就独立,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长期是瑞典一部份,十九世纪中叶后并入俄罗斯成为「自治大公国」,在「十月革命」后乘机独立,至今不够一百年。苏联夺得政权之后希望「收复」芬兰,二战期间打了两场大战――「冬季战争」和「继续战争」,小国寡民的芬兰出乎意料挡住苏联这个强大邻国,虽说有瑞典和纳粹德国援助,但也是奇迹。 

随著德国战败,芬兰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苏联於1940年升格了「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Karelo-FinnishSSR),准备和「外芬兰」合并。目睹东欧各国沦为苏联卫星国,芬兰人明白不能指望西方,而单独再打一仗亦结局可料。 

芬兰精英遂走全新路线:「巴锡基维主义」(PaasikiviDoctrine,巴锡基维是制定这政策的芬兰总统),即学者归类的「芬兰化」。芬兰承认自己属於苏联势力范围,确保外交政策不违背苏联国家利益,以换取苏联不在芬兰搞破坏、侵略,保存国内民主。因此,芬兰不参加北约,和西方关系疏离,基本上站在苏联一边,成了苏联和西方沟通的窗口。美苏破冰的赫尔辛基会议就是在芬兰召开。 

为确保芬兰「不成为欧美的反苏基地」,芬兰内政上也自我审查。媒体不能传播反苏意识,反苏电影禁播,反苏书籍被图书馆移除。这是「尊重」苏联,但也是防止苏联以「苦肉计」制造事端。芬兰有不少亲苏政客,在苏联利益可能受损时就提出警告;要是选出强烈反苏领袖,苏方会公然施压,芬兰最终都屈服。这种关系到苏联解体及芬兰加入欧盟后才告终。 

在西方,「芬兰化」是贬义词,因为那代表在苏联出手前就主动放弃理想和原则,接受不完整的主权,向强权委屈求存,而且可能愈让愈多。西方政客攻击对手走和解路线时,每每用上「芬兰化」一词。 

芬兰人却认为,为捍卫独立、民主,国民勇武极了,但却已付出极大代价。「冬季战争」死伤7万人,再一场「继续战争」又死伤7万人,当日芬兰人口不过500多万,有多少个7万可消耗?打不过苏联,美英援助口惠实不至,国际舆论置之不顾,就是顾,莫斯科也不在乎,令他们深信「芬兰化」已是最好选择。 

东欧各国为甚么轻易、迅速地沦为苏联卫星国?都是因为东欧各国小国寡民,没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抵抗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而另一个超级强国美国以至它的西方盟国都袖手旁观,不肯出钱出力至出兵帮助他们保存独立,芬兰尽管在瑞典和纳粹德国的援助下,奇迹地暂时挡住强邻,但深知运气不会长期好,马上谨言慎行(是全国上至官员,下至平民都要遵守的金科玉律),不敢丝毫损害苏联的利益,不惜委屈求存。 

邓小平的高瞻远瞩

1990年苏联倒台和东欧剧变过程中,社会主义在全球遭到空前惨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政党都人心惶惶,中共党内、中国国内更是充满迷茫,中国再次面临怎么办、向何处去等关键决策。在此境况下,邓小平首先提出了「冷静观察、站稳脚跟、沉著应对、韬光养晦、善於守拙、绝不当头」等二十四字真言,后又进一步总结为「善於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十六字方针,使中国在社会主义世界土崩瓦解的关键时刻站住了脚跟,而这正是推动中国重构当今世界格局的重要前提基础。

无论是二十四字真言还是十六字方针,要害是「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意即隐藏收敛锋芒,不使其外露。从邓小平当年强调的思想看,他是要求中国政党高层「埋头实干,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别国的事情我们管不了」,「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少管别人的事」,这些指示都与「韬光养晦」这个成语所指的隐藏锋芒、不使外露、保持低调、悄悄发展自己的意思相吻合。

当时中国国力有限,在国际事务中没有实力和美国抗衡,如果硬要和美国硬碰硬,吃亏的还是中国,所以中国邓小平要使用韬光养晦政策来先稳住美国,不给美国任何遏制中国的藉口。 

请留意邓小平给下属高干的主导思想:「埋头实干,做好自己的事」(含别管强邻的事之意)「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别人,主要指强邻)「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其实要求国内上上下下谨言慎行,不要冒犯强邻)「别国的事情我们管不了」(那是一针见血之言,管别国的事,不就是干预别国内政吗?干预更强的别国,干预得了?岂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 待续 ~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