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房屋透视 返回
浏览人次:12409    回应:0
房屋透视

买楼靠「父资产」?

 

苏伟文

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院长
2016年9月7日

房屋问题在香港永远是充满争议的话题,楼价的高低、房屋供应的多少、房屋居住环境的大小、年轻人的房屋负担能力等等,都是惹人热议的房屋议题。

上一辈偏好揸砖头

「成功须父干」是现在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在最近多个楼盘的销售过程中,有不少的受访买家表示,购买房屋是赠给子女,凸显了现时房屋市场的改变,有一些数据显示,现时的房屋买方有一半以上是为儿女购买的。这种由父辈资助的买楼例子,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也很常见,中国内地已经有「啃老族」的说法,也是说由父母资助买楼的情况,此现象非香港独有。

这个现象的产生有很多原因,上一辈(主要是五十或是六十后)他们出生於二次大战后,他们成长在经济急剧增长的年代,他们在经济增长的年代工作和累积财富。纵使经历过多次金融风暴的冲击,但资产价格还是稳定上升,特别是楼价,从二战后的经验来看,楼价即使有波动,但下跌后又会上升,而且楼价是愈来愈高,所以这些五、六十后的投资者,对房屋投资很有偏好,皆因对他们而言,房屋投资比股票优胜,他们认为楼价「跌极有个谱」。

而且这批五、六十后的父母辈,他们拥有的房屋很多已经付清房贷,可以通过对自住房屋重新按揭来变现,为子女缴付购屋的首期,有的又或是有相当财富,所以出现了父母为子女购房的现象。这些父母对子女关爱,担心子女负担不了房屋的首期,也有些父母希望藉为子女购房,好使子女可以为自己将来有更多承担,为了缴付房贷而不能过度花费,父母替子女购买房屋以免将来子女当无壳蜗牛,长期亦可为子女当储蓄之用。

购买资产对抗通胀

除了家庭的原因之外,在全球持续量宽的年代,货币的购买能力一再被削弱,购买资产来对抗通胀变成极为切身的考虑,也造成对购置房屋的偏好。

不要小看这个考虑,因为房屋是一个重要的资产投资,这些手上有余闲资金的投资者,有一些会倾向购买房屋;反之有资产在手的人士,不会随意沽售房屋,造成市场的购买力居高不下。

这些购买行为在理性分析上有其原因,但非理性的羊群心理也是一个因素。在发展商的角度看,要维持市场的炽热,发展商的定价策略更会灵活,因为只要市场需求高企,房屋销售情况更可看好,楼价也可以维持在其乐於见到的水平。

苏伟文

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院长,主要研究兴趣为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及公司管治,在国际著名财务会议及期刊已发表多篇论文,并著有多本作品。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