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重啟活化 盼增改裝誘因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3600
地產新聞
支持重啟活化 盼增改裝誘因
(文匯報) 2018年10月11日
政府重啟活化工廈計劃,有工廈業主歡迎重啟計劃,但表示計劃加入了若干新條件,期望特區政府進一步補充細節,如全幢改裝要有10%樓面用於政府指定用途,擔心會影響物業的運作,又指額外條件的增加,或會令改裝誘因減少。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

業主:宜補貼指定用途

陞域集團在全港擁有多幢工廈物業,公司主席鄧耀昇表示,集團現有8幢物業合共150萬方呎樓面可供活化發展,他們將研究活化的可行性。不過他同時反映業界憂慮,指新措施下全幢改裝後需要有10%樓面用於政府指定用途,希望政府可盡快公佈細節。

他擔心日後會有與大廈毫不相干的作業進入,令政府與工廈業主都無法得益,期望該10%樓面可以配合整幢大廈的運作。由於損失了10%樓面,政府應該就此作出補貼。

鄧耀昇認為,新活化工廈計劃相比以前的限制更多,誘因下降,再加上目前無論樓價、建築成本都大幅上升,如果沒有誘因,維持工廈現狀亦有利可圖,會寧願保持工廈現狀。

政府提出容許活化工廈作過渡性房屋,鄧耀昇對此表示歡迎,並樂意與非政府機構合作提供過渡性房屋,但希望有更多細節可作參考,同時希望政府講明如何彈性處理過渡性房屋的規劃及樓宇設計,例如是否調低採光要求等等。

倘短期做住宅 吸引力減

他表示,作為私人機構,考慮改變用途的前提,是這個項目必須要具競爭性及值得選擇。過渡性房屋既然已作為居所5年或10年,其實會否可考慮長遠改變用途。

他希望政府增加相關誘因,否則只是短期做住宅,之後又變回工廈,作為工廈業主便會盤算是否值得,最終或許維持工廈用途,因為改成過渡性房屋亦需要投資,又要擔心出租問題,影響不少。

針對政府提出可放寬非住用地積比率上限20%,以增加商業樓面供應,鄧耀昇認為這個上限仍可以進一步提高,以提升香港經濟競爭力。而且放寬的樓面更多,對於發展商去收購更加有推動力,有助於短期增加土地供應。

政府今次亦有篇幅提到如何於分散業權的工廈中善用工廈資源,主要透過放寬工廈內的各項用途,例如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等。鄧耀昇提醒,放寬工廈用途的同時,要留意整合同一層的其他作業,否則如果某個單位轉做文化藝術,但旁邊單位則仍然做倉庫等,經常需要搬運東西,對於兩者來說都並不適合,亦不符合措施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