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用强积金买楼不宜轻率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5377
地产新闻
研究动用强积金买楼不宜轻率
(信报) 2017年11月14日
特首林郑月娥提出房屋政策以置业为主导,因此在其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提出「首置上车盘」计划,并且将「绿置居」和「白居二」恒常化。事隔不久,传出容许打工仔动用部分强积金置业的研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什么特殊关系?实在耐人寻味。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早前在立法会透露,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正研究容许计划成员在退休年龄前,提取部分强积金累算权益作首次置业之用,政府会通盘考虑,慎重研究此做法与设立强积金制度的政策目标是否一致。

刘怡翔作此表述时,基本上已间接承认了动用强积金买楼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他说道,有意见认为本港可仿效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容许提取部分累算权益作置业之用,但两地制度不能直接比较,因为新加坡设有三个不同账户,分别作退休、置业和医疗用途,供款率可达百分之三十七,而在香港的强积金制度之下,雇主和雇员供款率合共仅百分之十。简单来说,港人单靠提取强积金根本无法买楼。

无法购买私人住宅的障碍路人皆见,现时不论新盘抑或二手物业,动辄索价至少几百万元,单位面积细小的上车盘亦需百多万元首期,本港强积金户口平均结余才十八万元而已,莫说提取部分累算权益以补贴是杯水车薪,即使全数提取亦帮助不大。现实既然如此,研究容许动用强积金买楼有何意义?岂不是枉费心机?

也许,积金局的着眼点并非私人物业,而是政府锐意推出可供发售的公营房屋,即是「首置上车盘」、「绿置居」和「白居二」,该等单位若以成本价或市价更大折扣发售,加上如可以做到九成乃至九成半的按揭,动用强积金说不定真正有助缴付首期。

如果这样的推论站得住脚,那么积金局的动机无异於为林郑的置业主导政策鸣锣开道,让市民预支退休金一圆置业梦。

以「绿置居」为例,买家绝大部分是现存的公屋租户,假设这些人士获准提取强积金购买「绿置居」,有没有什么问题值得关注?第一点必须考虑的当然是楼价升跌,楼价上升固然皆大欢喜,万一楼市逆转,甚至出现严重跌势,预支退休金置业者恐怕要埋怨政府害他们「上错贼船」,一来蒙受经济损失,二来赔掉退休保障,可谓双重打击。

第二点必须考虑的是,这样的做法是否符合强积金的初衷,假如楼市没有逆转,公屋租户凭提款缴付首期成为「绿置居」业主并且获利,那么一般市民可能会质问,为什么不容许他们提取强积金作其他用途?有些人投资失败,有些人长期失业,何解享用公屋福利的人士提取强积金置业就可以,他们用来解决燃眉之急就不准?

对於上述两点,相信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已经有所察觉,因此被问及此等情况之时,他表示有关事项牵涉市民的退休保障问题,同时牵涉市民投资物业市场的风险问题,政府须要慎重处理,暂时未收到积金局的建议详情,收到后会慎重考虑。

说到底,对於很多人而言置业并非纯粹用以居住,多多少少带有投资期望升值心态,因此才有楼价不断攀升,买家反而更加趋之若鹜的现象。如此说来,容许动用强积金帮助市民置业投资,或许有点儿捉错用神。一方面固然必须考虑投资失利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因为更多人投入置业市场而推高楼价,后果未必人人乐见。

强积金尽管诸多弊端让人诟病,但其原则始终是强制市民为退休作出储蓄准备,容许提款买楼的研究不宜轻率为之,否则有机会跌入好心做坏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