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嶼」解地荒 盲反拖後腿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3967
地產新聞
「明嶼」解地荒 盲反拖後腿
(文匯報) 2018年11月8日
建制批反對派危言阻發展 促從速啟動紓民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立法會昨日起一連三日辯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的施政報告致謝議案,其中「明日大嶼」發展計劃受到議員多番討論,多名建制派議員對計劃表示支持,強調香港嚴重缺乏土地,填海是不二法門,冀政府不要因有人誤解就放棄計劃。他們又批評反對派中人一見計劃就衝出來反對,誇大成本,誤導市民,明顯為反而反,實質只是在拖政府後腿,令社會發展停滯不前。

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昨日談到多項議題,但最多人討論的始終是「明日大嶼」。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在會上指,民建聯認同香港現時最缺乏的就是土地,而「明日大嶼」透過離岸填海造地,做法值得肯定。

她強調,填海造地從來都不是洪水猛獸,反而是香港成功的一大因素。

對於坊間有人擔心填海造地所費不菲,李慧琼對此表示理解,也認為政府必須回應,但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妖魔化「明日大嶼」,無限誇大填海開支,說會「花光香港儲備」,這些說法明顯是誤導,旨在煽動反對情緒。她又指出,這些說法實質只是在拖政府後腿,若香港長期被房屋土地問題困擾,又不能落實長遠增加土地供應,只會令市民怨氣不斷積累,社會發展停滯不前。

李慧琼:填海創效益

李慧琼又說,人工島計劃歷時約廿年,有關支出平均每年大約數百億元,根據現時每年的基建開支及政府儲備,絕非無法應付,更不可能花光儲備。她續說,填海本身可創造巨大的土地價值,並產生商業經濟效益,即使日後經濟逆轉,填海計劃大可以分階段進行。

葉太:勿因誤解放棄

新民黨主席、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強調,填海是造地的不二法門,政府不應因部分人有誤解便放棄「明日大嶼」。對於反對派一再聲稱計劃會花光香港儲備,她直言是「不必要的恐慌」,因為單是政府計劃進行的前期研究,相信已須花上三年,即使政府想「揼錢落海」,也不可能在三五年內發生。

廖長江:為港奠基礎

建制派「班長」廖長江指出,過往土地不足,推高香港的租金和營運成本,削弱香港競爭力,而「明日大嶼」可助香港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帶給香港的機遇。他認為「明日大嶼」對香港未來發展具有的戰略性意義,是每一個香港人都可以得益的願景,因為「明日大嶼」能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所需,提供一個理想、適切的據點,為香港的未來打好基礎。

另外,「明日大嶼」亦處於戰略性位置,港珠澳大橋的香港口岸坐落於大嶼山,附近亦有香港國際機場,故「明日大嶼」可開展新的核心商業區,並緊貼大灣區發展。

他指「明日大嶼」計劃獲多方好評,惟個別人士和團體卻提出激烈反對,想製造群眾恐慌,連政府尚未提出的前期研究亦要抵制,明顯是想把計劃消滅於搖籃中。他提醒市民應保持清醒頭腦,多作獨立思考,分清當中哪些意見是值得認真看待的關注,哪些是發言者的自說自話。

梁志祥:棕閒地存限

民建聯梁志祥表示,「明日大嶼」不但能增加土地供應及製造新的工作機會,應盡快啟動,反而棕地、閒置用地的面積不多,當中大部分被用作物流和回收業,這些土地持份者亦有不遷不拆的訴求,並非反對派所言可輕易發展。

不過,多名反對派議員昨日繼續踩低「明日大嶼」計劃,其中公民黨郭家麒聲稱「明日大嶼」只是配合大灣區發展的「政治任務」,又聲言計劃「敗家」,認為政府應用《收回土地條例》去發展棕地和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已經「足夠」應付土地不足。「專業議政」梁繼昌則繼續聲言計劃有財務問題,認為政府不能確保每年5%的經濟增長,未必能應付填海開支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