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勢在必行 釋疑解惑防範誤導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4656
地產新聞
「明日大嶼」勢在必行 釋疑解惑防範誤導
(文匯報) 2018年10月15日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引起社會關注。昨日林鄭月娥強調,填海的不確定性相對較低,有助建立土地儲備庫「未雨綢繆」,目標是在房屋、醫療及優質教育方面為市民帶來希望。「明日大嶼」計劃透過填海大規模、分階段拓展土地,是本港解決住屋問題、保持發展動力不可或缺的選項,具有前瞻性和施政擔當,可以說勢在必行。面對有關「明日大嶼」計劃在財務、環保等方面的擔憂,政府有需要盡快展開全面深入的研究,以科學理據向公眾釋疑解惑,讓市民明白填海切實可行,避免被似是而非的論調誤導。

本港解決土地供應不足迫在眉睫,是不容迴避的最大問題。房屋委員會公佈公屋建設數量,未來5年公營房屋興建量將出現斷崖式下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亦指出,現時若不努力尋找具規模的土地供應來源,到2032年,當新界北和洪水橋新發展區的土地用盡後,香港的土地供應便會「乾塘」。「明日大嶼」計劃提出填海1,700公頃,可滿足近百萬人居住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提供更多土地儲備。「明日大嶼」是一項佈局長遠、規劃未來的重大安排,本港社會不應糾纏於要不要建,而應着眼於如何建好。

有意見認為,政府應先考慮循開發棕地、公私合作地等途徑開發土地。其實,其他增加供應方法面臨的阻力不比填海小,成本效益也不比填海高。開發棕地牽涉原有行業轉移,問題錯綜複雜,更難以另尋土地置換;公私合作開發土地動輒被質疑「官商勾結」,面對的困難同樣不可低估。政府研究的沙田污水廠搬遷重置計劃,可釋放28公頃土地,重置費為300億元,每公頃土地的成本是10.7億,是填海的11.3倍。不比不知道,相比之下,填海不牽涉清拆、賠償及安置受影響者等問題,而且成本較便宜,的確是本港增加土地的首選方案。

「明日大嶼」計劃規模龐大,跨越時間長,動用資金巨大,初步估計工程成本達5,000億元,甚至過萬億,有人擔心會影響本港財政穩健。另外,填海必然牽涉生態環境問題,在海中造島能否經受惡劣天氣襲擊等問題,公眾亦相當關心。

撇開妖魔化、陰謀論的抹黑,社會上對「明日大嶼」一些疑慮,政府確實需要作出科學、合理的解釋,消除不明朗因素,打消市民不必要的疑慮,更有效反擊別有用心的攻擊。

首先,填海分階段進行,即使填海項目成本逾萬億元,但分十多年支付,有如分期付款,每年不過數百億,而現在本港每年的基建費已高達千億。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分析,填出來的土地也是資產,可以通過賣地收回部分成本。未來的人工島將發展成為香港第3個商業中心,賣地收入可觀。現在地鐵上蓋發展物業補貼工程費的模式,行之有效,「明日大嶼」計劃完全可以套用。因此,所謂「明日大嶼」將「耗盡儲備」的說法是很難成立的。問題是,政府對財務預算確實應該有更加明確的分析,才能有效釋疑。

其次,填海技術不斷改進,已大大降低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有調查顯示,港珠澳大橋建成後,附近海域的中華白海豚數字並未減少。「明日大嶼」計劃可以引進國內外最先進的填海技術,採取更嚴格的環評標準,做好防範極端惡劣天氣的預測,提升工程的抵禦力。

「明日大嶼」計劃提供穩定土地供應,解決香港發展最重要的問題,需要政府和民間共同努力。政府要廣納民意,虛心聽取一切建設性的意見;民間應實事求是,以港人福祉為依歸建言獻策,協助完善「明日大嶼」計劃,拒絕政治化的干擾,防止香港發展繼續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