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论坛
登入名称
密码
页数:
从「行为经济学」分析香港楼市有没有泡沫
浏览人次:22437    回应:15

从「行为经济学」分析香港楼市有没有泡沫

 

浪子心声

2017年7月4日
近日在报章、杂志、网上论坛有多篇文章争论香港楼市有没有泡沫,我感觉他们都是用传统经济学分析,但由於使用不同的数据因而得出不同的结果。林奋强认为现今香港楼市是用家主导、炒作少、过度借贷不多,因而声称香港楼市无泡沫。关焯照则以香港住宅房屋总值相对本地GDP已升至5倍,远高於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地产泡沫爆破时的3.7倍,因而他认为香港楼市已有泡沫成分。

2013年有三位美国经济学大师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分别为尤金・法玛(Eugene Fama)、彼得・汉森(Peter Hansen)、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以表彰他们对资产价格所做的经验分析。 这次授奖状况是非常有趣的,众所周知,芝加哥大学的法玛教授是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的首要奠基者和支持者,主要观点为股票价格是没法预测的,因所有公开的资讯已反映在价格上,未来价格的变动只会基於没法预测的新资讯。可是,来自耶鲁大学的希勒教授,自1980年代初开始,一直是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者和批评者,他却认为现实是可预测三年至五年内的价格走势。更甚的是希勒是与传统经济学风格迥然不同的「行为金融学」的大旗手。

希勒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他和法玛对「泡沫」的定义亦有很大的分别,他认为法玛所持的是家喻户晓的泡沫定义,意思是价格泡沫是指资产价格逐步向上偏离由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就业、收入水平等实体经济决定的内在价值相应的价格,价格稳步上升而至高涨,然后突然而不可逆转地崩溃是泡沫。我相信林先生和关先生都是以这泡沫定义分析香港楼市有没有泡沫,这亦是大众对泡沫的认知。

但罗伯特・希勒在他的「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一书中,他以「行为经济学」对泡沫的定义就完全不同,他认为泡沫现象是一种想赚大钱的「社会流行病」,泡沫的形成在於价格上涨,以及新闻媒体的刺激令投资者情绪高涨,加大对一种投资产品必赚的「思想病毒」(thought virus),让病毒可以通过心理感染在人群中传播,并在此过程中放大可证明价格上涨合理性。1999年希勒教授在「非理性繁荣」的第一版成功预测2000年的美国科网股市泡沫,而他的第二版亦能以这泡沫定义预见美国2008年的房地产泡沫。

现在我们可试从希勒教授的「思想泡沫」定义分析香港楼市有没有泡沫,从报章、电视、网络媒体我们不难发觉过去几年香港已充满「买楼必赚、香港楼市只升不跌」的思想病毒,香港市民大多认为楼价有无穷上升空间,一切阻力变成助力,坏消息都可以变为楼市上升的好消息,如利息上升代表经济好,政府加辣越加越会升等等。现时香港楼价已大大超出市民的负担能力,但近期海之恋的大排长龙的买楼情景,可见楼市仍然炽热,为上车市民更要求父母加按现有物业作为儿女买新楼首期,可说买楼必赚的社会流行病已在香港广泛传播。

简单总结,香港大众市民多已感染「楼价只升不跌」的「思想病毒」,「买楼必赚」已在香港成为「社会流行病」,大多市民已染病,近期此病毒已变种,若父母不帮忙子女买楼已变成罪人的变种病毒,因此从「行为经济学」的泡沫定义角度分析,难以说香港楼市没有泡沫,应可说泡沫已相当明显。


Reference: Nobel Prize Prof. Robert J. Shiller on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e Role of Finance in Society

从「行为经济学」分析香港楼市有没有泡沫
页数: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声 明

所有议题/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应/留言是即时上载,少部份未注册为会员的回应/留言会经我们的系统过滤,所有议题/文章/回应/ 留言/资讯及评论并不代表地产资讯网(Property.hk)立场和观点。由於本【地产论坛】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 所有留言,若读者及用户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欢迎以留言或电邮方式与我们联络(admin@property.hk),我们有权删除/堵截任何留言 (删除/堵截留言前不会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争议,本网站管理员拥有最终的诠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