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论坛
登入名称
密码
页数:
楼价虽破顶 成交乏指标
浏览人次:33545    回应:63
2017年1月4日

楼价虽破顶 成交乏指标

 

蔡志忠

亚洲地产创办人
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会长
香港东区工商业联会首席会长

  近日政府差饷物业估价署公布,截至去年11月份的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06.6点,比前年9月份高峰时期的306.1点高出0.5点,创出历史新高。讽刺的是,那边厢政府刚刚对楼市落重药「加辣」,这边厢楼价却创出新高。

  明明是出招狠打楼价,市场也一致看淡楼市前景,然而事隔一个多月,得出来的结果却是楼价破顶,遍地眼镜碎。究竟是甚么原因?首先,应该说成交纪录是滞后的数字,去年11月份的成交,大多数是去年9、10月份所促成,没有反映当月份的真实纪录。其次,加辣本身最主要的功能是管理需求,说白了是要遏制楼宇成交,跟坊间认为是打击楼价的解读有所差异。

  另一方面,去年全年整体二手住宅成交宗数约为4.05万宗,为有纪录以来最低,如此低的成交量,使二手楼市没有指标性可言,就像山顶某豪宅成交价每尺逾@10万元,或者西九站上盖屋苑每尺成交价@5万元,我们就将豪宅或屋苑的价格当成是这个价。这种零星的交投是属於个别例子,但传媒朋友却偏偏喜欢当成头条报导,也难怪,这种高价成交新闻的确非常吸睛。

「加辣」是一种悲哀

  今天二手市场供应严重短缺,买家在缺乏选择的情况下惟有高追。於是,无论是豪宅或屋苑都创出新高,连公屋、居屋造价也开始破顶,政府加辣失效的报导到处可见,媒体总是喜欢挑战政府的政策,哪怕所谓的破顶升幅仅是微不足道的0.16%。然而新高是事实,业主们看在眼里,心里明白,一卖一买印花税和手续费这么多,宁愿选择一动不如一静。

  可以断定,在辣招捆绑下,2017年的二手楼市仍会冰封。笔者认为,偶然出现的高价成交不可作为指标,当局更不能以此作为再加辣的理由,否则会是一种悲哀,香港楼市会畸形发展,楼市只有一手市场并不健康,封锁二手楼供应,只会出现零星高价成交个案,无助稳定楼市和帮助年轻人置业。

  特首换届在即,笔者期望新的执政者必须有远见,放弃旧思维,勇敢地释放庞大的二手楼市场,在供应即时增加的同时,既可将楼价压下来,又可带动香港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否则楼价会再创新高,就算只是0.1%的新高升幅,也会使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楼市不仅是经济市,也是政治市,不断加辣只是遏制刚性需求,买时间让楼市停留原地,不能解决香港房屋问题。

楼价虽破顶 成交乏指标
1. 终於清醒
2017-01-04 12:51
蔡生以往不断盲目说好,今天终於说出真话,值得一赞
2.
2017-01-04 13:05

【内地新规严限外汇流出】

内地全面收紧民间兑换外币,民众到银行换外币,要填写申请表,列明用途,亦注明不能用作境外买楼、买保险。

新规定令很多人不能调钱出境,移民顾问表示,生意因而大受影响。


是一种悲哀

3. 准业主
2017-01-04 13:12
佢可能刚在高位出货。
4. 浪子心声
2017-01-04 13:34
我认为应是蔡先生放弃你的旧思维,如「释放二手楼市场,在供应即时增加的同时,既可将楼价压下来,又可带动香港经济。」

香港过去的政策就是太倾斜於楼市买卖及投资,以使香港经济停滞不前单一化。未来香港楼市在每年稳定的二万个私楼供应下,将会慢慢地健康发展,毋须大的政策改变,没有活跃的二手楼市对香港经济影响不大,只会影响地代的生计!!

5. 向引刀・土著・自醉・浪子说不
2017-01-04 15:00
希望4楼及几位淡淡能早日达成朝思暮想的理想,再不用交高昂的租金给业主。


楼市辣招本是美丽谎言,专骗淡淡

2017-01-03 经济

一年,专家学者爱作各种前瞻预测,由全球金融大势到香港政经发展,悲观乐观任君选择。世事纷陈,大部分香港人关心的从来只有一样:楼市。楼市辣招到底有什么效果?辣招有否如政府高官所讲的「打击炒风和遏抑投资需求以助稳定楼市」?楼价会否继续上升?租金会否追上楼价升幅?


信口开河讲几个「跌几成」如引刀般118、「升几成」的数字,容易误导兼没有营养。2017年第一篇文章跟大家回归基本,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多年来辣招对楼市的冲击,建立好思考的框架,再推演未来楼市的走势。


楼价飙升 成交宗数减半


楼市辣招始於2010年11月(当时特首仍是曾荫权),首先推出的是针对短期买卖的「额外印花税」(SSD)。梁振英2012年上任后,先后推出针对海外买家的「买家印花税」(BSD)、增加「额外印花税」、推出「双倍印花税」(DSD),到了最近11月再划一大幅提高「双倍印花税」。6年来连番辣招过后,楼市到底经历了什么变化?


(一)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最近公布2016年11月的数字,全港楼价指数6年来上升了87%(推行最新辣招的11月仍在上升),租金指数则上升了34%(11月更轻微下跌);


(二)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的数字,私人单位的空置率由2010年的4.7%明显下跌至2015年的3.7%(2016年数字仍未公布);


(三)根据土地注册处的数字,楼宇买卖合约和转让契约由2010年的接近35万张下跌至2015年的17万多张(2016年数字仍未公布)。


楼价升得比租金快,买卖转让宗数消失了一半,为什么?


供需齐受压 价钱说不准


从供求的角度看,辣招的效果是同时减少买卖市场上的需求和供应:买卖双方都要面对额外的税项,自然会睇定先。结果是成交大跌,楼价反应却说不准。


买卖市场供应减,卖不出的单位增加了租赁市场上的供应,本来空置(为方便转手)的单位也有更大机会改为租盘。同时,因辣招而不敢上车的新家庭要找容身之所如浪子・自醉・土著般,租赁需求增加。结果是租盘成交增加,但租金上落也是说不准。


买卖交易量、空置率数据跟供求分析吻合。唯一未有数据证实的,是租约在过去6年有否增加。


辣招的主要效果是,将交易量由买卖市场转移到租赁市场去,理论上不一定令楼价下降。何以楼价比租金升得快?


我认为最可信的解释是,2014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滙率转向,资本流通加上贬值预期,港元资产变得吸引,增加了香港楼宇买卖市场的需求,利好楼价。


从现值(present value)的角度看,港元相对人民币上升,内地投资者愿意接受以港元计较低的折现率,是以在租金没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下楼价仍然急升。


世上没有免费午餐,任何政府经济政策必有赢家输家如引刀・土著・自醉・浪子般。辣招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当然是以买卖楼宇维生的地产经纪。找不到地产经纪考试入行的详细数字(现有持牌人不一定活跃),未能证实这个颇有规模的劳动市场有否萎缩,但从某大地产代理上市公司股价的惨淡表现,可推测地产经纪生意损失不小。


库房大赢 市场惨成输家


对一般香港市民来说,辣招明显的坏处是,一旦遇上困难(如危疾、周转问题)须用楼宇变现应急时,要付上额外代价。至於所谓方便年轻人上车如井兄般、让市民安居乐业之类的说法,根本跟辣招扯不上半点关系。


政策的最大赢家是政府库房。在2010/2011财政年度,政府实际印花税总收入为510亿元,在2015/2016年度实际印花税总收入竟大升至627亿元!6年来成交大跌后税收不跌反升,除了楼价上升,当然是拜三大辣招所赐(在2015年,3项辣招税收超过200亿元)。


如果你相信香港政府即将陷入「结构性赤宇」库房掏空,政府税收增加当然是好事,但不要忘记高铁之类的大白象工程,更不要忽视政府钱愈多只会愈身痕愈浪费的经验规律。


未来一年香港楼市将如何发展?美国加息预期议论已久,循序渐进的缓慢加息周期对楼市影响有限。更重要的反而是人民币兑美元会否持续下跌(港元资产继续吸引),以及内地会否进一步限制资金流出(减少对港元资产的需求)。


特首战即将开始,一介草民对小圈子选举毫无影响力,唯一期待(或奢望)的是,有特首候选人敢讲一两句真话,承认楼市辣招根本是弊多於利的烂政策。

对着淡淡笑的人上

6. 经济靠炒楼
2017-01-04 15:08
经济靠炒楼就是饮鸠止渴。楼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好简单的道理。二手市场本来就不应该太火爆
7. 路人xx
2017-01-04 15:12
浪子兄,二手市场冰封,除了对地代有影响之外,对装修工人电工师傅水喉师傅磁砖师傅水泥师傅有没有影响?对卖家俱的有没有影响?对卖建筑材料的有没有影响?对卖五金锁具水喉零件的有没有影响?对卖墙纸的有没有影响?对律师楼有没有影响?对卖家庭电器的有没有影响?对室内设计的有没有影响?对银行业有没有影响?对政府的库房收入有没有影响?
9.
2017-01-04 15:15
全世界都冇人再讲楼市,只有香港有班人用楼市搵食赚钱!
旧经济在未来已经完全会消失
11.
2017-01-04 15:23

【冇改错名】四叔大埔盘变买家地狱 内地客07年买都濑嘢


唔知点解,四叔新盘好似特别多蚀让。继长沙湾晓悦后,四叔另一个楼盘亦出现蚀让。

被网民指远望似坟场的大埔比华利山别墅,踏入2017年市场录得的首宗二手,又是蚀让。而最惨的是,业主10年前入市,到今日卖楼仲要蚀钱,算是楼市奇迹。对买家而言,何止坟场,简直是地狱。

消息指,比华利山别墅莱茵道单号屋,实用面积1,606方尺,刚以1620万元易手,尺价10,087元。原业主为内地客,於2007年透过公司名义(公司董事持中国护照),向四叔李兆基旗下恒地(012)以1,639万元买入该洋房,未计厘印费及佣金等支出,持货10年账面蚀19万元。2007年同期,中原楼价指数CCL报约63点,现报146.3点,10年升幅逾1.3倍。

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该内地客买入该洋房后,先后向多间财务公司加按,连同一按,出现多达七次按揭及借款纪录,其中於2015年三度抵押予「财仔」借款最少1,650万元,最终按爆煲,沦为银主盘蚀卖。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大埔比华利山别墅在近一年共录得13宗成交,当中11宗属蚀让,另外两宗只是账面赚3%及4%,即是明赚实蚀。因此,这13宗成交基本上全属蚀让。比华利山别墅,绝对是买家地狱!



齐齐住地狱

12. 回5楼
2017-01-04 16:02
你搞到我以为曾国平都认识引刀儍灿😂😂😂
13.
2017-01-04 16:04

亚洲国家迷信英美名牌大学的博士硕士学位,尤其「从政」和经商。例如叶刘读过史丹福的政治系,长达四年,正式修读过经济,所以声称比小胡更懂得「理财」。

但是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英美名牌大学的研究院,许多都来自亚非拉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大陆的太子党,他们来读学位,出於崇洋,回国去唬弄自己国家的农民人口。

当你一窝蜂付学费购买「西方先进国家」的名牌学位时,「西方先进国家」忽然一个大转身,早就不以学位来定身价了。

14. 浪子心声
2017-01-04 16:55

To 7楼路人XX:

其实二手市场已冰封多年,我不见得对香港经济有大影响,买一手楼都要装修、买吓家私电气。过去几年好多修工人电工师傅水喉师傅磁砖师傅水泥师傅失业吗?? 不见得喎!!

我真系唔觉香港好需要一个活跃二手住宅楼市去维持香港经济稳定,反而我认为当没太多港人以投资住宅楼宇维生后,香港
15. 浪子心声
2017-01-04 16:55

To 7楼路人XX:

其实二手市场已冰封多年,我不见得对香港经济有大影响,买一手楼都要装修、买吓家私电气。过去几年好多修工人电工师傅水喉师傅磁砖师傅水泥师傅失业吗?? 不见得喎!!

我真系唔觉香港好需要一个活跃二手住宅楼市去维持香港经济稳定,反而我认为当没太多港人以投资住宅楼宇维生后,香港会向多完化发展,经济发展才算健康。
16. 回浪子兄
2017-01-04 17:17
地産物业市场是香港经济的一大支柱,也是百几万家庭的财富所在。打残楼市只能取悦一小撮不需要置业,也不可能置业的中下层,对整体香港发展不利。正所谓纽伦港,我看不到纽约及伦敦会同香港一样疯狂打压楼市。
18. 引刀一快
2017-01-04 17:48
To 13楼 井兄

依家大陆招聘,唔再侧重硕士博士,而系看中本科毕业高校水平。
19. 路人xx
2017-01-04 18:06
浪子兄,2007至2011年间,二手楼成交数量是新楼的十倍,二手楼成交停顿,怎会不影响各行各业。买新楼的人,不会买橱柜,不会换水喉,不会换地板,不会换门,不会换马桶,不会换洗衣机,不会换煮食炉,不如换冷气⋯⋯事实上,装修建材家具等各行各业,苦不堪言,你去问下有关行业人士,了解一下⋯⋯
20. To 13
2017-01-04 18:07
你又抄袭陶杰文章贴自己门口,你同你日日闹嘅大陆人有乜分别。
页数: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声 明

所有议题/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应/留言是即时上载,少部份未注册为会员的回应/留言会经我们的系统过滤,所有议题/文章/回应/ 留言/资讯及评论并不代表地产资讯网(Property.hk)立场和观点。由於本【地产论坛】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 所有留言,若读者及用户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欢迎以留言或电邮方式与我们联络(admin@property.hk),我们有权删除/堵截任何留言 (删除/堵截留言前不会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争议,本网站管理员拥有最终的诠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