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论坛
登入名称
密码
页数:
月饼原材料与高地价
浏览人次:73939    回应:24

月饼原材料与高地价

 

汤文亮博士

纪惠集团行政总裁
2014年8月19日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说投地好似买月饼原料,虽然回应甚少,不过我意犹未尽,想写多一点关於饼家点样做月饼生意。其实,做月饼生意与高地价政策又有多少相似,这是不是玄之又玄的事。
 
  我少时在澳门长大,见到一间饼家在平日卖的糕点,面包价钱比其它面包铺平了一截,所以有很多草根市民购买,我问他们点解,老板当时对我说,如果没有中秋节,我们平日的面包都要与别人卖得一样贵,所以,你在中秋节的时候一定要食多D月饼,等我们赚多些少,帮补平日来买面包的市民,自此以后,我在中秋节奉旨大食月饼,就算明知道是不健康,但想到能够帮助草根市民,心里都好过些少,换句话说,月饼就是高楼价,饼铺老板在中秋节搵到钱,平时的面包就可以卖得平一些。
 
  香港的高地价又何尝不一样,如果地价不高,政府又如何有财力开拓土地,发展香港,兴建公屋,帮助低收入人士,不过,我不明白点解有人会要求政府放弃高地价政策,官员们亦知道在放弃高地价政策之后,政府就会缺粮,就算官员们几叻都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不敢放弃高地价政策,但又敌不过舆论,唯有出辣招,应付一下市民的要求,做一些门面功夫。不过,就算出辣招也未能得到那些既得利益者支持,但政府的卖地收入就大幅减少,虽然多卖了土地,但是地价下跌,导致收入减少,但是楼价依然上升,这点,官员们就不了解,不如,我们问一问月饼店老板。
 
  有人投诉月饼售价太贵,月饼店老板说,不是我卖得贵,而是原材料贵,所以,无办法唔卖得贵,於是有市民透过政府向月饼原料供应商施加压力,将月饼材料售价减半,政府认为今次一定大得民心,月饼材料平,售价一定不会贵。原来,月饼售价不是如此计算,那间月饼店是老字号,每年所做的月饼根本不够卖,除了澳门人买之外,不少香港人亦会买月饼做手信,无论原材料是多少钱,月饼每年只有加价,就算政府用行政手段压抑材料价,最后得益的竟然是月饼铺。大家唔好以为我老作,那间月饼舗叫「英记」,不过,我唔知道是否依然存在。
 
  不少评论员评论楼市以买月饼心态,他们动不动就会说楼价下跌一半,其实,除了月饼很少商品会整体性下跌一半。月饼,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之前的称号,到了八月十六,一样的月饼,但名字就改变,叫天光饼,平一半都唔止。不过,楼宇又不会过时,建筑材料又不会减价,就算政府肯收平些少地价,地产商不太暴利,楼价都不会跌一半,而且,天光饼已经是旧事物,阁下今日到饼店买月饼,就算是八月十六,都要付全价,试问,点解楼价可以跌一半。

月饼原材料与高地价
1. 法子
2014-08-19 09:03
从1985年到1997年,英记每年落成平均29500个月饼,都唔够卖,那时还叫「高饼价政策」。

2013年只有8254个饼,(仲未计有2200拆毁)
再之前就9千个一年,这样的生产量,点够?
这样的落成量,是「很高饼价政策」。
2. 山高云低
2014-08-19 09:03
博士, 
高地价,高楼价,是香港成功繁荣之母。不可不察。
香港公私楼参半,已成定局。没有高地价,政府唯有改税制,后果堪虞。
若果楼价从高位跌幅大於3O%,负资产出现的骨牌效应,局面难以收拾。 
地价,楼价保持平稳是皇道。 
希望官员明白。
3. 香港无奈
2014-08-19 09:05
政府今次真的是阿戊整饼。。。。吾衰攞黎衰。。。
4. hkhope
2014-08-19 09:43
本人是强国来港专业人士,可以算是三辣招最惨的苦主,我来分析一下辣招的副作用。
政府爲了一时之快,仓促出台了BSD和DSD,试图把非永久居民 置业需求一棍子打死。政府根本没有考虑过,外地来港专业人士是香港居民,但是因爲居住未满七年,不属於永久居民。他们要在香港工作生活,他们置业也基本上 都是自住爲主,而且他们的居住需求是不会因爲辣招而消失的。
永久居民不置业还可以选择与父母同住,这样对市场上单位的需求不会增加。但是来港专业人士,来港后只有租楼和买楼两个选择。因爲BSD和DSD的关系,一个400万的上车单位,BSD和DSD税金已经高达70几万,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能负担的水平。
我们来看下数字,根据入境处的2012年年报显示:
   根据「一般就业政策」签发的雇佣工作签证               28625
   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发的雇佣工作签证           8105
   根据「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签发的入境签证              3804
   根据「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所分配的名额                      298
   根据「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签发的签证  6756
数据来源:
  http://www.immd.gov.hk/publications/a_report_2012/tc/appendice/appendices-05.htm

排除学生在外,单是上面的签证,就有47588个外来人才来港就业,当然每年也有很多外来人才离开香港,假设三分之二的人会离开香港,就是每年还有大概三分之一的新增住房需求,这个数字是15862。
从2012年BSD开始实施,2012年新来港的专业人士,要到2019年才能成爲永久居民,在这七年的时间,估计只有非常少部分人士能够缴纳税费置业。大部分人是都会一直有租楼的需求,7年累积下来,这个群体的顶峰在2019出现,大概有11万人。

这些人将成爲是包租公,包租婆最欢迎的租客,他们从事专业工作,收入不菲,租金负担能力强,业主加租时议价能力很低,他们没有退路,买楼要交辣税,也没有父母可依靠,只能捱七年贵租。

这 些人的无奈也可以从现在豪宅到细价楼的租金走势看出来。对於一些高端的专业人士,很多人一来港就有能力购买中等价格的物业。没有BSD之前,他们一般会选 择租住条件比较好的单位一两年,等找到合适的单位就会购入自住。由於只用租住一两年,所以可以租的豪一些,几万一个月租金的豪宅住一两年他们都负担得起。 BSD之后情况变了,这些人必须要做租7年的打算,算下成本,很多人只能去求其次,找一些中下级别的单位租住,这也就造成了豪宅租金下跌,承接力不足。反 而上车楼盘非常受这部分欢迎,既然要租七年,很多人会选择租住入门级别的屋苑。现在上车屋苑租金大涨,跟这部分人的需求是有非常大的联系的。

问 题是政府还陶醉在BSD已经将外来投资房产的需求打到一个相当低的比例的胜利中,没有意识到这部分在香港居住,但是没有居住满七年的专业人士的住房需求, 这部分的需求不会因爲BSD而变少,他们不卖楼就要租楼。随著这部分<刚租>的群体越来越大,细价楼市场的扭曲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

政 府可以让单程证的非永久居民跟永久居民的直系亲属联名购买物业来豁免BSD,爲什麽不可以豁免这些来港工作专业人士的BSD,让有居住需求的人士都可以根 据自己的负担能力来置业。当然这个想法太天真,没有政府/政党人士会冒著得罪有选票人士的风险去讨好一些根本没有选票的人士。 这个扭曲的市场也就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找到新的平衡点。

我们这些苦主唯有继续高声喊出<租楼帮我日日赚>来跟衆多淡友共勉。
5. 维廉
2014-08-19 09:44
汤博士
英记而家咸鱼翻生,系官也街开咗分店,月饼系威尼B人仲有分销添
6. 大宝二宝
2014-08-19 09:45
近几年原以为过左中秋有平月饼食, 点知有名嘅铺头过左中秋后吾卖月饼,吾减价, 吹咩!

共勉之, 哈哈!
7. 亮剑
2014-08-19 09:51

亮剑--节绿雷鼎鸣文章 2012-05-10 11:25:51

香港楼价高企的原因 ~雷鼎鸣

为什么香港的楼价长期高昂?流行的解释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炒家兴风作浪,推高楼价。政府屡次的多少招多少式「稳定」楼市措施也往往以炒家为假想敌。

炒家真的能长期撑起楼价吗?当用家购买房子时,的确有可能会感觉到有部分房子早已被炒家买走,致使楼价上升,自己也选不到最理想的单位,对炒家心怀怨怒,是情理之中。

但我们不可忘记,成功炒家的目标是要在楼价仍然偏低时购入,在上升后卖出套利。长期买入不卖的不是炒家,而是收藏家。

多了炒家的购买力,楼价在低位时会增加上升动力,但在炒家出货时,市场中供应增加,却会有助压抑楼价。

由此可知,炒家的存在,有利於收窄楼市高低价的差距,稳定楼市。他们不可能是楼价长期高企的元凶。

打击炒家反助长升势

在一九九四年,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打击炒家的措施,例如买入楼花后,在屋宇建好以前,楼花不准出售。

当时我已指出,这样会增加发展商及炒家的不确定因素,使他们不想投资建造或持有楼宇,两三年后,楼宇的供应便会不足,价格必定大升,其后九六、九七年的楼市泡沫便由此而来。今天的打击炒家措施,同样也可能为将来楼市的升温埋下火种。

第二种流行说法是地产商囤积居奇,使用各种可能带有误导性或心理压逼性的手段推高楼价。

发展商的天性自然是追求利润,但他们若真的要左右市场,便必须有很高的垄断力量才可能。香港的物业交投量,二手市场等闲是一手市场的六、七倍。

二手市场房屋的楼龄很多甚至与新楼相差无几,是新楼颇为接近的代替品。发展商一旦胡乱抬价,便必定要面对市场中其他发展商及有更庞大力量的数以万计二手卖家的竞争。

发展商能够把小量「特色」单位以天价出售不足为奇,但若说能以各种旁门左道的办法便可把楼价普遍撑起,却不可能。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没此能耐。

第三种解释是利息低企、资金涌入等等因素都有利於增加对楼宇的需求。这种说法正确,但却只能解释为什么现时的楼价这么贵,不能说明长期以来,包括在高息环境下或没有多少资金来港时为什么楼价还是十分高昂。

上面几个流行解释都是颇为犯驳,那么更重要的解释是什么?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谢长泰在二○○二年当他仍在普林斯顿任教时,在《美国经济评论》写过一篇文章,内中数据对解答此问题颇有启发性。

新加坡与香港是经常地被互相比较的地方,谢长泰的研究也有把两地的房地产作出比较。新加坡有近九成的人住在自己拥有的房子,而且居住面积远大於香港,此种结果从何而来?

在 一九六八年,新加坡的人均住房面积与香港几乎完全一样狭小,但到了一九八○年已是两倍於香港。

在九十年代初每一新加坡人的住房面积平均超过三百尺实用面积,但同期港人的人均面积却是只得一百一十至一百二十方尺左右,差距巨大。

我翻查过近年香港房地产的统计据并加以计算,新建私人单位所报称的面积似有增加,九十年代后期每新建单位平均约六百二十尺,最近几年新建的已增至约七百五十方尺。

这个增幅有些水分,因为现时新建楼宇的真正实用率愈来愈低。再加上香港一半人口住在平均面积更为细小的公屋、居屋,以平均每户三人(这是人口普查数据)计算,真正的人均居住面积恐怕未必有一百五十方尺,不及新加坡的一半。

为什么新加坡人的居住面积大这么多?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谢长泰的数据显示,新加坡每年投入建设住宅的资源大约等於其GDP的百分之八至十,而香港的则只有百分之四左右。这些都是九十年代初以前的数据,近年香港有没有增加投资?

建房资源及土地太少

刚好相反,近年香港新建房屋的数量愈来愈少,楼价虽在上升,但地产业及建造业占GDP的比重却不断萎缩,九十年代初地产(包括商用单位)占GDP的比重有百分之十,现在则只得百分之五左右。

假设香港的总体住宅面积一夜之内增加一倍,港人居所接近新加坡的人均面积,那么香港的楼宇尺价会怎样?我相信会暴跌不止一半,尺价可能比「沙士」时更低,香港的楼价便变得更合理,港人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好,炒家或地产商就算扭尽六壬,也不可能抗衡市场巨大的力量,托得起楼价。

我们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香港楼价长期高企的原因其实十分简单直接,香港过去投入在建房的资源及土地太少,致使已建成的总体楼宇面积与人口比例极不相称,炒家与发展商的影响只是小节。

香港一千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只有两成建有房子,与世界各地大城市比较,比例甚低。

香港的郊野公园等地不能大量建房,等於九成以上不常行山的港人承担着贵租或贵楼价,补贴了一成人口以下的行山人士,使他们得享自然环境的乐趣。

政治上这个现实大概不会改变,港人要住便宜一点的房子,又不想香港的楼市崩盘,可能只得靠未来与深圳更紧密地融合起来,相当一部分人北上购楼而已。

 

亮剑--转述骷髅会文章 2012-05-10 16:22:11

骷髅会    楼价破97=贵?

大家总爱争论... 香港楼价太贵!
原因嘛,听过 99,999 ...楼价高过 97 啦,爆煲啦!
显然...又是政府、政客、传媒联手泡制的楼市大迷信。
散户只懂看表面,专业投资者就要看全局。
表面上,楼价直迫 97,实际上,比 97 便宜多了!

听老爸老妈说,97 年供楼利率高达 12%,而供楼年期最多 20 年。
2010
年流行 H Rate,最低还不到 1%,即使今天 P Rate 亦只是 2.5% 左右。
供楼年期一般可以做 30 年。
如果首期不足,上车自住基本上可以做 90% 按揭,门槛大为降低。
$200 万单位,借 70%$140 万)为例...

首先,从供楼角度看...
对用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每个月到底要付出多少!
97 年:月供 $15,415,月入 $20,000 都很头痛。 
10
年:月供 $4,502,月入 $15,000 已绰绰有余。
12
年:月供 $5,531,月入 $15,000 足可应付。
如果同样以 $15,500 供款计算...
当年供 $200 万楼的能力,今天已可供 $560 万楼!

第二,从供款利息、总楼价角度看...
虽然很少人会在呆几十年,即管当供到尾...
97
年:总利息 ~$230 万.总楼价 ~$430
10
年:总利息 ~$22 万.总楼价 ~$222
12
年:总利息 ~$59 万.总楼价 ~$259
怎样?还坚持现在跟 97 一样贵吗?

第三,从需求角度看...
97 年的时候,需求主要来自本地人。今天,大陆同胞都喜欢到香港买房,近年的新盘,约有 30% 以上买家是大陆人,如果计及以公司名义买楼的大陆人,相信远不止此数。
大陆人的购楼欲已不止於新楼,就连中细价楼亦不放过,去年笔者出售的 5 个单位中,其中 2 个就是大陆人买。

第四,从货币角度看...
近年楼价升了很多,是我们自己香港人面对的问题。事实上这几年,人民币由 100:120 100:80!对於大陆人来说,买楼打 7 折!如果说近年楼价升了五成,有三成是因为港元贬值的错觉。

97 年的时候,很多人为负担不了供楼,楼市爆煲。
今天楼市...压力远远不及 97,是技术性调整,多於因为超出社会负担能力而爆煲,购买力只是被埋藏,而不是被消耗。讲真...若非政府连番出招,恐怕中原城市领先指数已突破 120 了,期待楼市大跌五成的朋友,包括我自己,恐怕要失望了。

亮剑 2012-05-10 13:46:36

 

根据政府的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全港共有236.8万个家庭,其中123.3万个拥有自置居所,比例达到52%。在这些家庭中,有74.1(60%)已完成按揭供款,其中不少都希望出售所持物业变现,转买较大和较高质素的单位。

 

这百多万拥有自置居所的家庭是香港社会和经济的中流砥柱,楼价下跌将会蒸发他们的财富,显然不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且极可能会像八万五一样,引起社会的强力反弹。压低楼价除了涉及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之外,亦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

 

根据地政总署的数字,在2011/12年财政年度,政府透过公开拍卖及招标方式售出39幅土地,为库房进帐699亿元,加上190亿元的补地价收入,地价收入高达889亿元,占政府总收入(3,750亿元)23.7%,比例高达四分之一。

 

香港能够长期维持低税率,原因之一是每年都有庞大的卖地收入,市民其实是通过高昂的楼价支付了一项无形的「地产税」,如果压低楼价,政府无可避免要开拓新的收入,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唯一可能和可行的便是开徵销售税。

 

然而,销售税本身就是一个荡手芋,梁振英何必为了解决一个难题,而引爆另一个更大的炸弹?

 

但这不意味下届政府便无所作为,例如加强对地产发展商的监管。除了高楼价之外,发展商无所不用其极的销售方式,亦长期受到市民诟病。

 

为了建立声望,梁振英上台后极有可能从这方面入手,大力打击一些发展商近乎欺骗的销售手法。和喝停「双非」孕妇一样,社会对此早有共识,就算地产商不愿意,也难以公开抗争。

 

8. 亮剑
2014-08-19 10:54
4楼…… hkhope 
你所谓的情况,我之前已经提出数次,不过政府班高官 借咗聋耳陈只耳,扮听唔倒。
我屋企人同我老板,喺港岛区拥有好多个收租物业,因为要同他们跟进租务,所以本人喺呢十多弍拾年,接触过上千个希望租屋人士,分析绝对有代表性。
在沙士发生前,我负责的租盘,因绝大部份位於西半山关系,由代理带来的准租客,以隣近学校的教师、中环返工的专业人仕及小孩就读於中西区的家长客为主。
上述人仕大概占7成多系港人,因为他们早知行情,埋枱倾租约要每佰元咁同你讲古,果阵真系牙血都标;不少更要求添置及更换部份新家电,烦到七彩。 
但自从中央沙士后放咗一班醒目、有水及高质素人仕落来香港读书同搵食之后,呢个西半山租务市埸,真的多咗好多呢种客,他们总体上有下列特点:
生於大陆中产家庭,而且斯文有礼。
去过外国留学。
在香港的跨国企业工作。
绝大部份有房津,租金可俾高D。
自动转账俾租,永无延期。 
最重要的事系,因为呢D租客嘅公司已揾咗专人服侍佢哋,所以绝少走去麻烦业主………………

咁嘅客仲唔系收租佬至爱?
因此我负责的物业,几乎都指定代理要揾呢D客,而地代带来睇楼的准租客,又真系呢D人。
其实想深一层,我其实要多谢呢个梁凸手「好事多为」……哈哈!!
9. 山高云低
2014-08-19 10:56

博士:

全城缺盘,已是客观事实,主理房事的没可能不知道。

售盘缺货,你可以用辣招锁死供应来解读。事实也是如此,但主理房事者不知道。或者是,在知道与不知道间,他们选择不想知道。

但租盘缺货,空置又低的情况下,即代表流动人口增加,或人口增加。缺盘是僧多粥少的自然结果。

如果上述三位仁兄,还以为需求管理就能解决房事,则一定是井下蛙,不知道什么叫天方夜谭。

10. 打工仔 Andy
2014-08-19 12:09

新报
滙丰梁兆基:国际资金无出路 热钱涌港势推高楼价

【香港消息】本港上季经济按季收缩,政府下调全年经济增长预测至2%至3%。有银行经济顾问认为,本港第3及第4季经济按年增长数字虽较低,但相信不会出现技术性衰退。

他又预计,下半年本港经济最多增长2%,全年增长率远低於3%。另外,他认为全球政治不确定因素甚大,国际资金在「无出路」的情况下,有机会转向香港楼市,推高楼价

投资者入市要小心

滙丰银行亚太区业务策略及梁兆基昨早出席电台节目后表示,本港第3季经济增长较平稳,估计第4季经济疲弱,欧洲通缩恶化,美国经济复苏不稳,本地居民消费保守,内地游客消费短期不会明显上升,出口状况不理想,估计下半年失业率会轻微上升。

他认为,第3及第4季经济按年增长数字虽较低,但不会出现技术性衰退,预计下半年本港经济最多增长2%,全年增长率远低於3%。

楼市方面,梁兆基指出,全球政治不确定因素甚大,欧洲经济出现通缩,美国经济数据参差,预期美国联储局有可能延迟加息时间,资金在「无出路」的情况下,会继续流入相对安全的亚洲市场,包括本港,并有机会转向楼市,相信本港楼市在成交不多的情况下,楼价有机会被推高。

他呼吁,有意置业的市民与投资者入市要小心,不要低估楼价在加息后出现的调整幅度。在全球政局不稳的情况,在短期内将难以解决,相信会继续困扰市场。

占领中环难评影响

他又估计,本港全年通胀温和平稳,输入性通胀的情况不明显,估计约4%。

被问到占领中环会否成为政府不稳的因素,梁兆基认为,目前难以评估占中的影响,因量化标准不同,要视乎当时的实际情况。

另一投行德意志认为,旅客消费减少,将会为劳动市场带来压力,加上近期楼市反弹,楼市变化增加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经济仍有下行隐忧,故将本港经济预测由3.3%下调至2.8%。

11. 小阳
2014-08-19 13:23
到最后政府失财失义,太天真太儍!
失财---低地价影响库房
失义----新楼依然好贵,俾愤青閙到儍。
太天真--- 平买贵卖,101生意课必知

12. 福建大学硕士研究生(农务系)
2014-08-19 13:51

有好多人话要等楼价跌才买楼,有D人由2005年已开始等...

有D人在2005年买楼,供十年,享尽低息,2015年就快供完了

楼价升跌好难捕捉,如果自用,唔买都要租,看来好像把风险转移, 其实等如帮人供楼

 

 

 

13. 大王妹
2014-08-19 15:13
亮剑兄转载的骷髅会文章2012确是如此,但今日有个Point已经唔啱喇!
因为我早前有间97入嘅第一城220万,2010年出时200万,到2011,12年我都有计算,认为计埋利息及收租点都平97一半,但为免唔忿气比政府再赚我多点税项,所以帮后辈买,自己唔再入!
但今时第一城单位已由370万起,即是用此计3成首期,比回66万,现今已差不多等同97年时的总供款了!
14. 大王妹
2014-08-19 15:23
至於其他Point到现在依然成立,正所谓内地人,外地人都仲感觉资金放在香港安全,我们业主真系呢几年仲无忧嘅!
15. Small Potato
2014-08-19 20:25
To : 4 楼 HKhope
果然好强,可以识写咁多简体字!
16. Small Potato
2014-08-19 20:26
To : 4 楼 HKhope
果然好强,可以识写咁多简体字!
17. BBB
2014-08-19 20:50
这个比喻很新鲜,生动,需不是完美,但也值得参考,小弟受教了
18. Tom
2014-08-19 21:23
博士,今天的材料价反映生产商对未来产品的需求及售价预期。若然预计多人买産品,当然多入材料,肥水不留别人田。
现在大饼铺少买了材料,必然是有些顾虑,怎可不细想。
另外,本地失业率连续两月微升,游客消费额跌,经济放慢,将影响本地人的收入预期。

19. 匿名
2014-08-19 21:54
汤生,英记还在澳门,不过好似成间店连品牌卖给人家了,而且主攻珠三角地区的内地居民。
楼巿的确乏善可陈,搞到汤生都无乜野写,如果有兴趣或资讯,写下澳门楼巿啦,等在下同其他支持者学下野。
20. 珍惜香港
2014-08-19 22:14
珍惜香港TO:4/F hkhope

好高兴响呢个网站度遇到一个新香港人;我有近一半嘅物业,都喺租咗俾内地来港嘅留学生或专业人仕,所以都几了解你地嘅情况。我有个租客,毕业后响香港搵到工,续租咗两转,仲话 PLAN 紧买楼添,只喺等住满七年啫。其实我地呢啲物业长线投资者,买楼收租,都只喺为咗老来唔使搞到求仔女或政府养,唔喺个个都要赚到尽嘅!

响香港买楼置业,先苦后甜,从来都唔容易,几十年嚟都喺一样。但首次置业,响政策上一定喺最优惠,所以作为专业人仕,七年工作之后买楼当然唔喺冇可能。况且七年楼市,七年政策,冇人知会点,亦唔到你控制,但只要你有置业呢个目标,就自然会力争上游,持续积聚自己嘅能力,只要有耐性,一定会搵到机会嘅。

至於你响果边话,会有人叫你地觉得唔公平就快啲离开香港,香港唔需要你地;千祈唔好咁谂,唔使同啲废青一般见识喎!依家土生土长嘅香港人,大部份嘅上代都喺由内地嚟啦!你攞得身份证嘅,就喺香港人,同我地冇分别。要住满七年,先至可以拥有完整嘅公民权,只不过喺对投身呢个地方嘅基本要求啫,唔喺歧视;要记住,呢个世界每一件事物,都喺因为需要存在而存在,至於是好是坏,其实只喺主观角度嘅问题;公平与否,亦冇既定嘅标准。

香港,始终喺最自由嘅城市;除非,你唔再做中国人。有啲香港人,连自己嘅地方都唔珍惜;呢个世界,喺冇绝对完美嘅社会;对於社会,对於政策,可以狠批;改变唔到嘅,就要面对现实,以积极正面对之;呢条路行唔通,咪行果条罗!好多嘢,其实都喺事在人为,过於执著完美、执著公平,只会踏上成魔之路;千祈唔好消极负面,唔好行思歪主义

阁下有幸嚟到呢个地方,一定要好好珍惜!
页数: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回应 / 留言规则
  1. 禁止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
  2. 禁止以名称/昵称/绰号/同音字等批评或映射任何人士、机构、公司;
  3. 禁止发布有关招聘、推销、广告等内容;
  4. 禁止公开任何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即时通讯帐号等)。

敬请留言者自律。本网站保留删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权利。

声 明

所有议题/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应/留言是即时上载,少部份未注册为会员的回应/留言会经我们的系统过滤,所有议题/文章/回应/ 留言/资讯及评论并不代表地产资讯网(Property.hk)立场和观点。由於本【地产论坛】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 所有留言,若读者及用户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欢迎以留言或电邮方式与我们联络(admin@property.hk),我们有权删除/堵截任何留言 (删除/堵截留言前不会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争议,本网站管理员拥有最终的诠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