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論壇
登入名稱
密碼
從樓市成交量看辣招威力
瀏覽人次:29630    回應:116
從樓市成交量看辣招威力
 
關焯照
經濟學家
2017年5月12日

  二手樓價指數連升13周,氣勢的確犀利,特别是近幾個月的住宅成交量也明顯上升,反映置業者和樓市投資者正在加快入市,驅使樓價上升動力持續轉強。

  樓價不斷創新高,有樓揸手的市民當然感到非常高興,但冇殼蝸牛卻有如熱鍋上的螞蟻,總是想著究竟幾時才買到樓呢?現時樓市氣氛樂觀,加上銀行持續水浸,按息處於極低水平,此外中資以超高價買地,形成麵粉價變得昂貴,在這幾個利好因素支持下,本地樓價在短期内仍是易升難跌。

  資產泡沫的特色是升到你唔信才爆破,故此要準確預測泡沫爆破的時間是相當困難的,例如17世紀的鬱金香泡沫和上世紀8090年代初的日本樓市泡沫都是在極度亢奮的氣氛下突然爆破,因此,投資者在資産價格變得泡沫化後便必須小心衡量入市風險,以免泡沫爆破後,令自己一鋪清袋。

  圖一2005年至今年3月的二手樓價指數。在金融海嘯爆發後,本地樓價已從200812月的低位104.8點輾轉回升至今年3月的歷史新高319.8點,升幅超過兩倍。在這段期間,特區政府曾多次推出需求管理措施(俗稱「辣招」),意圖壓抑樓價。無奈,樓價越壓越升,這結果似乎告訴大家政府的辣招是無料到。

  正如美國幽默大師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數據不會說謊 (Figures Do Not Lie)。」香港二手樓價升幅的確驚人,按國際地産研究公司Demographia 的調查,香港的供樓負擔能力在過去6年是全球三百多個大城市中最差的,反映本地樓市的泡沫化程度已極之厲害。然而,不少市民會問,為甚麽政府的辣招未能發揮應有的效力?增加置業者和樓市投資者的入市成本真是不能壓抑樓市泡沫嗎?

  答案可從住宅樓宇買賣合約數目找到。從圖二讀者可以看見在金融海嘯爆發期間,一手和二手住宅樓宇買賣成交量急跌,令整體樓市成交量從2007年的123,575宗下降至2008年的95,931宗。然而,美國為了挽救經濟,很快便推出量化寬鬆和大幅降低利率等措施。美國的行動卻救了香港樓市,二手樓價不但在200812月見底,而且更在09年展開強烈反彈,至於樓市成交量也隨之而急升;2010的全年住宅樓宇買賣交易量上升至135,778宗,創下至2001年後新高。

  為了阻止本地樓價升得過急,政府在201010月終於推出需求管理措施(額外印花稅),無奈,事與願違,雖然樓市成交量急挫,但樓價卻拒絶回落,並繼續攀升。在2012年第4季至2013年第1季期間,港府再次推出三項辣招(買家印花稅,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和雙倍從價印花稅),然而,政府的努力不但未能扭轉樓價的升勢,而且更令樓市成交量繼續下跌。最諷刺的是港府仍然相信辣招能夠阻止樓價上升,所以在201611月,政府再推辣招,但結果如何圖一已給予大家一個清晰的答案了。

  在推出需求管理措施的初期,筆者是不反對的,因為政府需要透過辣招來爭取時間,從而推出更多土地以增加住宅樓宇供應,但當新樓落成量增加後,辣招便應該盡快撤走,使二手住宅樓宇供應量能重回正軌。無奈,政府在樓價瘋升後便沒有勇氣去撤招,最終令二手樓市成交墮入冰谷。

  住宅樓宇總成交量在過去6年輾轉下跌6成,而二手住宅樓宇成交量更跌了69,跌幅高於整體大市。附表可見,二手住宅樓宇成交量由2010年的高峰期122,132大幅減少至37,908宗,這結果反映辣招不但令需求下降,亦令二手市場的樓盤供應明顯萎縮,因此,在供應跌幅大於需求減少的情況下,二手樓價便出現不跌反升的現象。

  另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近幾年一手住宅樓宇成交量佔總成交量顯著上升。在20052012年期間,一手住宅交易量的比重是處於10%-17%, 但其後4年,這比重逐年增加,由2013年的22%上升至2016年的31%。雖然這比重於今年第1季回落至只有27%,但根據「地産資訊網 - 新落成一手」的初步估計,4月的一手住宅樓宇成交量為2196宗,其比重又回升至30%以上,反映一手市場暢旺的情況仍然持續。

  從過去幾年二手樓市成交量大幅減少來看,辣招對控制樓價飈升不但沒有作用,而且更産生不少後遺症,看來新政府上場後便需要為樓市減辣了!

從樓市成交量看辣招威力
1. 網中人
2017-05-12 15:20

繁榮盛勢背後,樓市局面卻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天知曉...

2. 方卓如
2017-05-12 15:28

股市可以炒爆冧市,因為股票的確只係一張紙,價值可以跌到變零,甚至停牌清盤,血本無歸。如果借錢買張紙,紙又唔可以食落肚,冧市係可以轉移財富,亦有人可以乘機借錢唔還。所以股市係容易令人擔心,冧市都係驚冧股市先。但係由上年年頭講到而家,股市唔止唔冧,仲愈升愈有。與其成日估樓市幾時冧,倒不如留意股市幾時捱唔住;樓市而家其實有升有跌,每星期都見到有蝕讓案例,個別樓盤更加係重災區,幾年前買落都仲要輸。股市就有人講炒股唔炒市,樓市而家都係買樓唔買市。大家見到經篩選後嘅樓市成交新聞,等於你見到騰訊日日創新高一樣,以為市況好瘋癲。但係個別股份有上有落,唔係一面倒逢股皆升;分別只係你唔可以撳機睇通樓市,資訊唔齊全,好易俾氣氛影響。


3. 老記
2017-05-12 15:38
方帥答得妙
4. 四傻
2017-05-12 15:50
文章睇得出花了不小時間搜集數據, 咁又如何,美國QE後, 傳統經濟向下分析理論已不管用。
5. 真真薯片
2017-05-13 17:36
好好既數據, 在下想睇埋過去十年一二手樓市總成交金額, 咁就very good
6. 路人㐅乄
2017-05-14 12:22
"香港的供樓負擔能力在過去6年是全球三百多個大城市中最差的,反映本地樓市的泡沫化程度已極之厲害"??

這個世界,充滿異次元時空,
關生生活的時空和小弟不一樣,
在小弟的時空,十個私樓單位,6個供滿,另外4間,供款最高低於業主入息44%,平均數更加低於19%
香港供樓負擔可能是世界上最輕鬆的,泡沫可能是世界最少的


7. 浪子心聲
2017-05-14 13:23
路人㐅乄:

你知唔知過去兩年有幾多人用高成數按揭買了納米樓,還有你知唔知有幾多人用層樓借了高息財仔錢?

近日銀主盤的出現,就可能是借了高息財仔的業主出事。到納米樓三年期的二按完畢時,可能又出現令一次銀主盤高峰期了。

香港樓市無泡沫,係你睇唔到啲泡沫喺邊到啫 !!
8. 路人义义
2017-05-14 13:36
To 7 樓浪子

我唔知,不過相比起百幾萬業主,一定唔多⋯
香港人借錢消費的文化,也是我所見世界各國之中,最保守的,鬼佬邊個唔碌爆卡?
9. 浪子心聲
2017-05-14 13:42
路人义义:

你唔知,點可以同大家講「香港供樓負擔可能是世界上最輕鬆的,泡沫可能是世界最少的」。

嚟啲說話只有地代先至講,有誤道市民的可能。
10. 路人㐅㐅
2017-05-14 14:14
浪子兄:

"香港的供樓負擔能力在過去6年是全球三百多個大城市中最差的,反映本地樓市的泡沫化程度已極之厲害"

十個私樓單位,6個供滿,另外4間,供款最高低於業主入息44%,平均數更加低於19%,「香港供樓負擔可能是世界上最輕鬆的,泡沫可能是世界最少的」

那一句說話比較誤導?如果我的説話像地代,關生那句說話像什麼?浪子的説話又像什麼?
11. 浪子心聲
2017-05-14 15:00
路人㐅㐅:

如果你覺得關生的說話或我的論點有誤導成份,你只要針對那裡有問題作出你的回應及評論,沒理由寫一些誤導的相反言論,希望你用心學習如何作出有建設性的討論。
12. 浪子心聲
2017-05-14 15:24
路人乂乂:

「香港的供樓負擔能力在過去6年是全球三百多個大城市中最差的,反映本地樓市的泡沫化程度已極之厲害」

這句論點是現時香港樓價過高,大大高於香港人的負擔能力,當中包括買了樓和未買樓人士,香港人難負擔買樓,所以關生認為樓市有泡沫。

十個私樓單位,6個供滿,另外4間,供款最高低於業主入息44%,平均數更加低於19%,香港供樓負擔可能是世界上最輕鬆的,泡沫可能是世界最少的」

路人乂乂,你這論點是講香港「已買樓人士的負擔能力」,而關生主要講「未買樓人士或買多一間樓人士的負擔能力」,所以你用已買樓人士的供樓負擔情況去證明未買樓人士對樓價沒泡沫,就有誤導成份。

13. 路人㐅乄
2017-05-14 16:06
浪子兄: 唔好意思,今天小弟忙於睇樓,得閒同你慢慢研究研究.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人人自得其樂,但係切記唔好妒忌其他人⋯
14. 误导?
2017-05-14 16:12
"我認為現時二手業主賣樓是以新盤樓價訂價,但新盤樓價加了30%辣稅,發展商實收七成樓價,因回贈可多達30%辣稅給新盤買家,所以現時的市價實情係有高達30%的水分,因此二手樓很難以所謂市價賣樓,供唔起樓嘅業主就容易咗變成銀主盤。

我個人認為由於二手成交實在太少,中原指數難反映樓市實況,現時指數高達156,有可能有高達30%的水分或至少有15%水分,所以中原指數真實數字要打番個八五折,即是係132才能反映市況。"



以上有实体数据吗?有否误导?
15. 引頸以待
2017-05-14 16:19
14樓,新樓一般是睇光豬價的,原價二萬連稅,光豬價1萬6,附近二手樓1萬4,沒有什麼水份。
16. 浪子心聲
2017-05-14 17:10
14樓,你只要去新樓盤問吓價,當然要問埋有幾多回贈,再去地代問吓同區二手價,你就知我講的情況。

到時你問吓自己會唔會用新盤市價去買二手樓??
17. 向引刀‧土著‧自醉‧浪子‧阿井 說不
2017-05-14 19:06
路人兄,真是不必與無產階級談論任何關於資產的事情,只因他們剩下的只是紅眼症。
18. 歷史長河
2017-05-14 20:29
浪子兄,中原指數的確不能反映樓市實況,大概落後政府數據3成左右,所以真實數字已接近200。政府的數據是包括所有成交。

有興趣可以研究吓小第拙作「指數的故事」:

19. 浪子心聲
2017-05-14 21:12
長河小弟弟,因為成交太少,不論中原指數或政府的指數都無法反映實況,樣本數目不足,準確性就自然不高,請先讀一讀統計學中的取樣要求,你先能明白我的意思。
20. 歷史長河
2017-05-14 21:49
浪子兄,不是吧?你不是邏輯專業嗎?原來統計學都懂,真是奇才,哈哈。


小弟對邏輯一竅不通,好彩聽說過統計學上的test of significance。既然你認為中原指數及政府數據都不准,對於一百多萬套私樓儲量來說,成交至少要幾多才能令統計結果有意義呢?這樣的統計結果的 confidence level 及 confidence interval 各為幾多呢?

據小弟了解,統計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不能隨口就話統計結果無意義,有意義與否是要經過檢驗的。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聲 明

所有議題/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應/留言是即時上載,少部份未註冊為會員的回應/留言會經我們的系統過濾,所有議題/文章/回應/ 留言/資訊及評論並不代表地產資訊網(Property.hk)立場和觀點。由於本【地產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 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歡迎以留言或電郵方式與我們聯絡(admin@property.hk),我們有權刪除/堵截任何留言 (刪除/堵截留言前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爭議,本網站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