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繁思絮语 返回
地产 政治 经济 军事 社会民生 管理、销售与推广 营商 思辩 文史哲 媒体 教育 法律 生活随笔 旅游 旧文新编 比较满意的文章选集 香港的致命伤 中原往事 其他
浏览人次:10564    回应:0
繁思絮语

「不是仇富」的仇富(2)

 

王文彦

怡居地产常务董事及
中原地产创办人
2018年10月2日

「心理学家常说,人在成长期中的遭遇及成长环境,绝对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很多儿童心理学家或教育学家都说,爱是培养一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林日彦和香港绝大部分的普罗大众一样,10岁时没有10万元现金作生日礼物,最多只有本《10万个为什么》,但我知道自己拥有一种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自己拥有一种金钱买不到的东西」,这种东西是其么?林日彦没有明言,但在接著的一段,林说: 

「今天的我,仍然记得大约在10岁时候,因为一个小病,需要入医院做手术。家中环境清贫,眼看爸爸用死悭死抵的方法,省下点点钱,买了一个小洋娃娃,在晚上下班时候,带着洋娃娃赶到医院陪我的一幕。10岁的我,才拥有生平第一个属於自己的洋娃娃,我珍而重之,但我更珍惜的是爸爸对我的一份爱,那个洋娃娃当然不用10万元,但那几十块钱的洋娃娃,却是爸爸用了他所有方法去送给我的东西,他只希望到了晚上,我自己一个人在公立医院的时候不用害怕,还有一个洋娃娃陪伴着我。」 

原来这东西是父母之爱。林日彦嘲笑刘鸣炜的父母只懂得给孩子钱,完全没有给孩子爱。 

问题来了,钱与爱是互不排斥的、可以并行不悖的两样东西,刘鸣炜说父母给他10万元作生日礼物,可没说父母没给他爱,不能视刘没说就等於没有;再说,父母之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林日彦的父亲收入不多,买一个小洋娃娃陪著住医院的10岁女儿,好让她晚上不那么害怕,这是爱。刘鸣炜的父母很有钱,送了10万元给他作生日礼物,让他有钱花,讨他开心,这亦是爱。很难说,林父所用的方式才是爱,而刘父母的不是。 

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被动的,就算我们认同林日彦的说法,刘父母给钱不是爱,那么刘鸣炜是受害者,他是不是值得同情?「很多儿童心理学家或教育家都说,爱是培养一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林日彦是嘲讽刘鸣炜今日穷得只有钱、「世界级离地」是童年「心理发展不健康」的结果,这是否有点刻薄和缺乏同情心? 

「有些东西是金钱没法买得到的,尤其是爱及尊重。又或许,有钱人表示爱及尊重的方式,是我们这种平民百姓所无法理解及体会吧。又或许清贫的童年成长环境,除了教会我要更加努力读书、力争上游,以改善家人的生活环境外,更教晓了我如何做一个简单的人,知足常乐。」 

在一般情况下,我同意爱及尊重是钱没法买的,但当人陷於绝境,唯有足够的金钱才可解救他,在那种情况下,金钱可以代表了爱及尊重。 

「又或许,有钱人表示爱及尊重的方式,是我们这种平民百姓所无法理解及体会吧」,林日彦似乎同意给孩子大笔金钱花亦是爱的一种了;「又或许清贫的童年成长环境,除了教会我要更加努力读书、力争上游,以改善家人的生活环境外,更教晓了我如何做一个简单的人,知足常乐。」,林日指出,清贫的童年成长环境会令人奋发,知足常乐,言下之意,富裕的童年成长环境令人失去奋发的动力,而且容易滋生野心,永不满足地致力於各种追求。真的会这样吗? 

清贫的童年的确较易激发奋斗心,但力争上游亦同样较易产生雄心、野心,锲而不舍地追求金钱、权力,地位和名气,远离简单和知足常乐;因为甚么都有,毋需再努力去争取,富裕的童年的确缺乏奋斗的动力,安於享受父荫,事事无为,客观上反倒成了「一个简单的人,知足常乐」,林小姐所阐述的因果关系未必一定成立。  

 

~待续~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