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丝丝细语 返回
浏览人次:18123    回应:3
丝丝细语

土地供应来源

 

左丁山

2018年8月22日

  星级分析师及投资专家陆东提供了一个数字,1985至2000年,香港填海3000公顷。同样是15年,由2000至2015年香港填海690公顷,根据理性预期理论,公众预期土地供应减少,等於未来房屋供应减少,当经济急剧反弹之时(自2004年有自由行开始),外来和本土的房屋需求必然急升,把楼价推至历史新高点。

  这样的预期仍然持续,没有消退迹象。看看几段似无相关的新闻,(一)东区医院病人床位不敷应用,无计可施之下,引入16张俗称飞机椅的东西躺卧式病床,供日间小手术病人休息。东区已无吉地可兴建医院,将来可能有更多病人被派坐飞机椅;(二)茶果岭海滨土地更改用途,城规会批准职业训练局兴建校舍,邻近一名该区居民入禀申请司法覆核,指城规会决定错误,未有考虑公众需求及保护海滨;(三)马鞍山及屯门龙鼓滩填海计划还没落实,区议员已介入带领居民示威抗议;(四)中区租值高昂,传统上必在中环金钟办公的律师行与「四大会计师行」已见陆续迁出,搬往湾仔、太古坊及黄竹坑。

  新闻看似无关,实质上每事紧扣。港岛没新土地,九龙缺公共用途土地(建学校),新界需要土地建楼及增加不同地区设施,但一谈到开发新土地及兴建公共设施,便往往有人反对。这些事情,公众是预期之中,所以居民商人争先买楼、买写字楼,便是经济理性反应。正当的应对方法是增加土地供应来满足不同的楼宇需求,如写字楼、资助房屋、私楼;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运动场、公园、公共泳池、公众消闲地方等等。今天的土地供应非常紧张,有一块三四千尺的土地,也会用来兴建纳米楼,那里会有兴建游泳池的奢侈!

  新土地从何而来?在香港似乎只有三个主要途径:(一)大量拆卸重建50至60年楼龄的旧楼;(二)把新界农地、棕地、体育用地大量改变用途,全部用作建楼之用;(三)填海,如团结香港基金所建议的,填海取地2000公顷。第一项已正在进行,多由发展商主导,市建局资金有限只能慢慢走的未来「制成品」,必定「贵到无伦」,将来卖三万元一尺,会是常态。第二项会带来无穷争拗和数之不尽的司法覆核及街头示威斗争,收地成本必定高昂,也未必能快速成事;第三项填海将面对环保组织阻挠,如能克服,造地成本可能最便宜,规划亦方便。目前先进填海技术不缺,且看特区政府有无魄力拍板填海了!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
1. 向泛民说不 2018-08-22 10:13:40
饭民吾想废青有楼住,想继续破坏香港,制造政府无能的假象,必定不断的反对,不同的关注组会用不同的方法令填海胎死腹中。房屋供应肯定追不上来。
2. 无奈,也无得解救 2018-08-22 12:02:29
香港连咗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应该够。可惜设了关口,关口的这边冇假食品毒食品,而关口的那一边连疫苗都有毒,搞到香港楼几贵都有人买,未来三十年看不到有解救。

3. 香港可做的只有超级硬件 2018-08-23 01:35:54
香港应宏观发展,造地后也要够定力,按比例合理分配o未来形势,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一味起住宅,即鼓励投资,人人供楼,万一全民就业,变失业高升,则手尾长。

很多自称中产,人工高,住有要求,却买不起楼。不是供不起,而是心虚,因手停口停,失业不易找回高薪,这类人长期租楼也不坏,反正租金高低有选择,也可投资其他产品,不应太引导他们冒险买楼o

普众易上车,睇餸食饭,旧区入手,冇乜劳嘈o

福利楼也应跟比例配建,按本办事,反正起得越快,上楼越快,人龙会增加越多越长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