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沿图论势 返回
浏览人次:12261    回应:0
沿图论势

港楼市今年底前现调整

 

吕梓毅

信报首席经济及策略师
2017年8月10日 (信报)

  不论从官方数字,抑或私人机构编制的二手楼价指数,都显示近期楼价表现创纪录高位,尤其新界地区的上车盘。一手楼市场表现同样十分炽热,且占去颇大成交比重。究竟楼市会否如笔者今年初推测,於第三季较后时间、第四季再次出现调整呢?今期我们跟进这议题。

  从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数字显示,年初至今,私人住宅楼价指数已累积上升9.34%(过去12个月则升逾两成)。若从中原分区楼价指数角度看,新界东和新界西分区楼价指数同期分别升12.73%和11.75%,均跑赢整体(10.77%)、港岛(8.85%),以及九龙区(11.16%);这某程度反映上车盘或细价楼继续受到追捧的现实【图1】。

  至於一手楼市方面,从销售数字角度看,反映市场状况同样炽热。截至6月份的数据,一手住宅买卖涉及的合约金额和宗数分别达1333.6亿元和9818宗【图2】,前者已相当於去年全年数字逾七成!每笔一手楼交易平均价单已高逾1300万元,创有纪录以来的高位。若按目前的增长速度推算,今年全年数字亦有望突破历史新高。

个别指标呈减弱迹象

  然而,尽管目前上车盘和一手楼升势凌厉,惟从个别指标分析,后市发展已呈减弱迹象,并可能如本栏今年初分析,於今年较后时间出现短周期的调整巩固期。笔者试从个别楼市市宽指标,以及最新一手楼销售的角度分析这些徵象。

  二手楼市市宽:从全港118个屋苑楼价高於10周平均比率(下简称「楼价高於10周比率」)可见,虽然近月楼价指数持续攀升,但该比率已从略低於九成位置,辗转回落至目前只有58.6%,出现轻微背驰(惟情况暂不算严重)。自2016年第二季楼市重展新升浪开始,迄今已第二次出现类似背驰现象。根据近十年来这楼市市宽与楼价的表现,可发现楼价往往要出现三顶背驰后或「楼价高於10周比率」失守40%的门槛,楼价才会出现较明显调整,或进入较长时间的巩固市况【图3】。

  值得留意的是,从之前三次楼市与这市宽出现三顶背驰至跌穿四成的门槛,一般历时约8个月至15个月(由市宽出现第一个顶起计算),而目前第一个市宽顶始於2016年8月底。换言之,若今次市宽背驰的走势跟以往所需时间相若,意味最迟今年11月底左右,二手楼市将出现短周期调整的走势。

  此外,如果从118个屋苑平均尺价创52周新高与创52周新低净值比率可见(下简称「52周新高净值比率」,注:这是统计118个屋苑创新高与创新低屋苑数目差距的十周平均),该比率自2003年开始(即楼市大牛市的开端)攀升至约三成的门槛后,即10周平均计创52周新高屋苑数目较创52周新低屋苑数目多出三成,楼价的按年变化往往在随后不久便会见顶回落(即升势放慢),甚至录得按年跌幅【图4】。

  目前「52周新高净值比率」於今年第二季已升越三成的门槛,踏入7月更开始掉头向下。根据这市宽指标多年来与楼价变化的关系,意味楼价稍后将出现按年见顶回落。

大量购买力被一手狂吸

  一手楼销售数据:正如以往本栏分析指出,一手楼买卖异常畅旺,某程度反映有大量购买力被一手楼所吸去,楼价往往随后便会出现回调或升势放缓的现象。更具体而言,每当12个月累计一手住宅销售涉及宗数的按年变化,回升到50%至一倍或以上,且金额的按年变化攀升至九成(甚至约1.5倍)位置后掉头向下,楼价升势往往亦会在数个月内减慢,甚至出现按年下跌的情况。

  截至今年6月底数据显示,12个月累计一手楼买卖宗数及涉及金额已分别回升至53%和75%,前者已达前述的门槛水平【图5】,后者则尚欠15个百分点。不过按目前一手楼市炽热的程度,在未来一两个月内(接近)达标应不成问题。换言之,初步来看, 一手楼销售增长数字可能在未来3个月左右见顶,并令楼价在今年第三季较后时间或第四季出现回调。

  总括而言,从最新楼市市宽和一手楼销售数据显示,多项指标均初步反映楼价升势有减弱的徵兆。稍后「楼价高於10周比率」和12个月累计一手住宅买卖涉及金额和笔数按年变化等,若触及前述的门槛水平,楼市步入短周期调整的时间将不远矣。

  不过,需要补充的是,正如6月29日本栏分析,本文所讨论的观点都只是楼市的小气候,即楼市不会因为前述因素而出现转势,楼市调整后有重拾升势的机会,情况就如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般。楼市的升势何时逆转,还要看市场资金充裕情况的大气候何时改变。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