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客 > 楼市干坤 返回
浏览人次:20989    回应:25
楼市干坤

止赚豪减不足惧

 

何熊辉

2018年11月24日

  楼价指数持续下跌,单计数字,楼价大约已下跌了5%,个别屋苑,部份尺价已下跌了逾一成,虽然楼价下跌的趋势已明显,但绝大多数的减价成交个案中,大都是止赚离场,基於该等业主怕迟卖会愈赚愈少,所以豪气减价,因此当这批投资客陆续出货后,楼价下跌的速度及幅度可望放缓。

  现时楼价会否大幅下跌,取决於外围环境,用家的供款能力、失业率及息口等因素,倘这些因素未出现突变,一般自住业主不会轻易因市场看跌,就急急卖楼离场,过往多年,确有些惊天预测,动摇了一批心态弱的自住业主,其中部份更卖楼离场,结果楼市闪跌后回弹,令这批沽家不少悔不当初。市场多次的误判,受过惊的业主,再听到此等预测,大多轻叹一声算了。

  现时困授扰市场的中美贸易战及股市走势两大因素,其负面影响力早已减弱,因此就算贸易战未有完整解决方案,市场也不会胡乱乱沽,看看近期股市走势,就知现时低位横行波幅成新常态。因此只要中美双方不是反枱收场,股市反而有机炒上,倘股市回稳,楼价亦会相对稳定。

  事实上,止赚沽货只会导致理性的调整,至於恐慌性的抛售,要完美的风暴才可促成,例如,贸易战全面开打,中美进入新冷战,台海发生冲突,美股持续大跌,失业率重上8%,按揭利率升上8厘以上等,倘深信此等事件必然发生,那就要及早沽楼,转揸黄金,等待楼市大跌六成后才再入市。

 
 
我要回应
我的称呼
回应 / 意见
验证文字
 
会员登入
登入ID 或 网名
密码
1. 买家出击 2018-11-24 14:22:15
二手市场劈价盘涌现,吸引准买家出动睇楼,带动周末(24及25日)预约睇楼量有所回升。十大屋苑周末预约睇楼量连升3周,本周末录约447组客,按周升4%;美联物业统计的15个指标屋苑,预约睇楼量录得约352组,按周增加约2.3%,连续4周录得升幅。
2. 汤玛斯 2018-11-24 17:10:26
我读过assessment 课程,绝大多数是90%以上的意思。作者应该掌握了不多於10%是餂让,才应该下判断。否则就是不专业的评论员!
3. 向引刀・土著・自醉・浪子说不 2018-11-24 17:58:49

假跌派 vs 转势派

20181112 

 

眼下楼价回落,各方看法上的分歧系於究竟像2015年属「假跌」,抑或真的长线转势。姑勿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楼价这趟应不会似19971999年一支箭直插(中原指数在两年内由逾100点泻至40多点),下调两成左右将有重要支持。一来经历15年升市,「砖头信仰」深入民心不易磨灭,潜藏庞大购买意欲待楼价稍跌伺机入货。二来,政府和金管局有空间放宽辣招,特别是针对内地人买楼,甚至毋须动手减辣,已足以构成市场预期。真正转势与否,须观察调整至支持位后才有分晓。

楼市调整不会直线插水

按中原指数计算,由今年8月高位188.6点掉头回软,直到11月初报182.73点,楼价暂时微跌3.1%;惟该指数有两星期滞后,若计及最近一些交易个案,造价至今应该下跌了5%左右。在此要特别解释,不少新闻报道形容最新成交「劈价」高逾20%,但该幅度往往是对比「最初叫价」,所谓「开天索价,落地还钱」;此外,即使部分个案真的较同屋苑之前的买卖价下降达两成,惟同时亦有更多个案的减幅没这么大,而市况应该按平均数来比较,不宜过分被某单位「劲劈」的报道影响。

毫无疑问,从目前气氛预测,市况短期内会继续下行。一个可参照例子是20159月至20163月,大约半年间,中原指数从146.9点跌至127.5点,累计回落13%。然而,马后炮来看,当时的调整属「假跌」,楼价很快便强力回升,由20163月到今年8月,不足两年半,中原指数由127.5点升至188.6点,急涨48%,期间新界西指数的升幅更达59%

目前的问题是,这一轮楼价回落究竟像2015年是「假跌」,抑或属长期转角向下。两派说法均有支持者,各有理据,例如「转势派」会举出供应增加、利息趋升、内地经济放缓等因素;「假跌派」则指自从2002年「孙九招」之后,本港土地供应其实长期不敷需求,近年新供应「填补历史欠账」尚且未够,必须等到「明日大屿」填海所得的千公顷土地十几年后应市时,才会有结构转变,何况尽管内地增长放慢,本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经济基调依然良好。

无论最终哪派胜出,今趟楼市调整几可肯定不会像19971999年直线插水,原因之一是,经过2003年展开的15年住宅大牛市,楼价翻了N倍,「砖头信仰」根深柢固,一时三刻不易抹去。特别是千禧年后踏入社会的一代,未经历过持续跌市(除了2008年金融海啸闪崩及2015年「假跌」),不知道楼价可以「真跌」,只忧不买楼无法上流,甚至坚信唯独砖头才是硬通货。20163月以来,楼价升势快过高铁,很多人上不到车,徒叹奈何,所以只要楼价出现一个比较显著的跌幅,例如20%左右,大批「砖头信徒」可能会蠢蠢欲动入市,带来承接力。

金管局或减辣刺激需求

其次,正如笔者去年6月在〈今日辣招他日救命蕉〉一文指出,港府及金管局自2009年起透过连串楼市辣招及逆周期措施,抑制了「投资者需求」、「外地客需求」及部分「自住需求」,基本上亦等於为他日楼价可能急跌构成缓冲。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近日开始吹风,虽说目前未能肯定「楼市周期是否逆转」,唯一旦确认楼市进入下行周期,便可考虑放宽逆周期措施。毕竟当局之辣招是为了避免楼市过热,因此假若不再热,甚至转寒,就应该减辣,届时也将释放上述受抑制之需求。

诚然,所谓「刚需」概念向来备受争议,事关香港人很懂得因应形势,在市旺时看似很汹涌之需求,遇淡市即鸡飞狗走;即使他日放宽辣招,也不代表当初受抑制之需求会全部扑出来买楼。但别忽略一点,逆周期措施夹硬把上车门槛大大提高(包括首期和压测),让「真.用家」望楼兴叹,当金管局松绑按揭成数门槛,将会刺激一批自住者入市。

除了自住需求,更庞大之潜在购买力来自「外(内)地客需求」,皆因自2012年起,内地客来港置业须付额外15%买家印花税(BSD),港府更於2015年全面叫停投资移民计划;假如本地楼价急泻,甚至衍生「负财富效应」拖累经济,并造成大量负资产,当局大可取消BSD及重推投资移民。内地现今经济水平已非九十年代和千禧年初可比,据估计全国「千万(人民币)富翁」达数百万人,而「一国两制」下之香港对他们仍有一定吸引力。毋须待当局真正动手,单是「适时减辣」此一共识,已足以构成市场预期。

笔者不是无gutstake side判断楼市长远形势,只是需求和供应等多项关键因素都在持续变化,故不愿妄作未够根据之预测,实际上就连掌握大量数据的陈德霖总裁也坦言目前未能确定楼市周期走向。

总的而言,可预期在未来618个月内,楼价将出现比较显著之整固,幅度或达15%20%,而不排除这是主要支持位,随时触底即弹。待「砖头信徒」和「抑制需求」两大潜在购买力释放,以及土地长线供应相对明朗(包括「明日大屿」及其他「大辩论」选项,诸如收回粉岭高球场、棕地、公私合营)之后,楼市「假跌」和「转势」之争才会见分晓。

 

 今日辣招他日救命蕉

2017年69日周五


踩过长途单车赛的朋友都知道,补给安排是一大难题,出发时粮水负磅若太重,难免会拖慢初段速度,但在尾段体力将尽,从背包掏出一只香蕉塞进口中便可再冲一段,这只蕉又被车手称为「救命蕉」。港府和金管局近年不断出「辣招」尝试遏抑楼市,其实亦是为将来预留后着,万一楼价失序下泻,辣招便可摇身一变成为「救命蕉」。德银昨天预测香港楼价在10年内会劲跌48%,空置率会飙升至9%,更甚者如化身为傻灿风水师・土著・自醉・浪子・阿井直指中国有个大浪打埋嚟,香港楼价将会大跌357成,到2016年底见118指日可待,当中固然有其建基於人口结构的理据,然而却未必有充分考虑到「救命蕉」因素。

德银料人口老化推冧楼价

德银作出如此大胆估计,主要由於预期本港人口结构出现变化,作为「买楼主力」的2544岁壮年人口占比,将由目前29%,到2025年降至26%;相反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由22%急升至30%,届时会令香港成为亚洲人口老化第二严重地区(仅次於日本)。这不但会导致「刚性需求」骤降,人口老化亦影响按揭取用能力,更少家庭可以获批30年期按揭贷款;再加上供应增加和美国加息等因素,所以德银料楼价将由目前高位到2026年大跌48%,才可达致平衡。

德银的分析不可说没有道理,但主要聚焦於本港内部基本因素,对於政策变化因素着墨较少;同时,不管喜欢与否,中港两地经济日益融为命运共同体已是不争事实,所以分析香港楼市不应只看维港两岸,而须把整个神州大陆框架形势也纳入考虑。

日后撤招变托市手段

先讲政策因素,港府及金管局自2009年起连环出辣招以「管理」楼市需求,这其实有点似长途单车赛的粮水负磅,尽管在初段会构成负累,但在有需要时就可变为「救命蕉」。例如当楼价忽然跌幅过剧,超过了政府的盘算,届时大可撤销SSDBSDDSD等厉害印花税,释放受压的置业需求。此外,金管局连续8次以「逆周期」名义收紧楼按,犹如郭靖降龙十八掌一重接一重;但所谓「逆周期」,无形中也为了日后能变为「顺周期」,不但这8招可以逐一收回,更可反过来放宽楼按,这正是楼市现况跟上一轮高峰期(1997年)的最大分别之一。

当然,物业市场的老行尊都很清楚,所谓「刚需」其实不太刚,一旦楼价转势下行,「刚需」随时会突然一下子消失,就像19982003年楼市低迷期的情况。届时即使港府完全「撤辣」、放宽楼按,甚至打锣打鼓呼吁市民入市,也未必可以带动市民的买楼意欲。

不过,目前本港楼市的需求构成跟1997年存在颇大分别,除了本地市民刚需,还面对着庞大「内需」,说的是内地13亿人的潜在需求。随着深圳、北京和上海楼价日益追近香港,同时香港始终具有「一国两制」、医疗、教育、出行便利和治安等方面优势,所以在很多内地豪客眼中,本港楼价根本不算什么。

庞大「内需」成强大后盾

目前除了BSD(买家印花税)有助阻吓内地豪客南下扫货(尽管不少富豪不介意「豪畀你」),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是投资移民政策。港府先是於2010年把房地产剔除於投资移民计划,意味境外人士不可再「买楼换身份证」,继而在2015年更加彻底叫停投资移民计划,至今未有恢复迹象。

假若真的如德银预测,香港在10年内由於人口结构变化导致楼价大跌,港府大可恢复投资移民计划,实行「买楼送身份证」。届时除非「一国两制」已失效,香港真的沦为中国一个普遍城镇,或者内地本身的经济和楼市已经爆煲,否则这一招总可为本港楼市带来强力支持。最后还有一个变数,在於港府心目中可接受楼价下跌几多,若然当局认为楼价跌一半也不会动摇经济稳定,反而有利社会和谐,那么日后坐待楼价插水并非无可能。

楼市旺盛之际,很多机构、专家和学者不断警示风险,但楼价偏偏愈升愈高,十个买家超过九个在账面上赢钱,傻灿・土著・自醉・浪子・阿井在CCL127点作死亡吻别后,再也难以接受香港楼价走势超过160点,於是有买家高呼「专家食屎」。只是香港楼市的影响因素已变得庞大和复杂,难再根据以往的框架去分析。不过万事万物再复杂,总脱离不了常理和天道,且以龚自珍一首《己亥杂诗》作结:「卿筹烂熟我筹之,我有忠言质幻师。观理自难观势易,弹丸垒到十枚时。」

 

 


4. 向引刀・土著・自醉・浪子说不 2018-11-24 17:59:45

笑什么,你们都是冰冰  2018年10月4日



为什么内地明星、欧洲球星的逃税丑闻屡见不鲜,本港名人和明星却甚少犯上同类罪名?主要非因香港人道德水准特别高,而是本港税率特别低(个人标准税率现为15%),冒险逃税的潜在收益有限,对比风险绝不划算;相反内地和欧洲的实质税率动辄超过60%,高收入人士有很大诱因走进灰色地带,但灰色一个不慎便会变成黑色。「大湾区」规划出台在即,税务机制备受关注,若无「港人港税」安排,「大湾港人」恐怕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乖乖上缴超高税款,二是与范冰冰或者C朗拿度走上同一条路。

北上打工 纳税头痛

在「大湾区」规划尚未出台之前,全国人大於8月底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个税新规》),已令许多经常北上工作的港人十分头痛。根据原有法规,境外人士(包括港人)只要每年在内地居住「不满一年」,便只须把在境内赚取的收入报税,毋须申报境外收入;对於何谓「不满一年」,法规并无明确定义,但在具体执行上,港人即使每年有9个月居於内地,亦未闻会被要求申报境外收入。

然而,《个税新规》针对上述模糊空间进行了明确定义,写明只要每年在内地住满183日,就要把境内和境外收入都在内地报税。举例说,一个本港二线艺人,每年有一半时间在内地横店拍剧,另一半时间留港拍广告、接商场骚,以往他可把两地收入分别在内地和香港报税,惟今后就连在港赚取的收入也要向内地报税,除了潜在双重徵税问题,更要命是内地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达到45%,连同「五险一金」等等,实质税率可以超过60%

本地赚钱 上缴国家

换言之,今后他即使在香港赚取的收入,亦可能有一大半要上缴国家,否则随时沦为「下一个范冰冰」。

本港税率低之余,另一备受国际赞誉的卖点是税制简单,包括不设「个人资本增值税」,炒股、炒楼所赚利润毋须额外缴税;但在《个税新规》实施后,港人若在内地住满183日,其於本港投资股票或物业所赚利润,可能也要在内地被徵收资本增值税,可想而知引刀傻嗨有几麻烦和头痛。

由此亦可理解,内地明星透过「阴阳合约」之类的逃税行为何以这么常见,当然笔者无意为他们辩护,毕竟国有国法,食得咸鱼抵得渴。或者应该说,内地税率之高及税制之繁复,令高收入明星有很大诱因去铤而走险,特别是明星艺人普遍缺乏专业财务和法律知识,而且他们的收入来源和性质多元化,不像一般打工仔明确,「走盏」空间颇大,有机会透过灰色地带避税,最后往往变成非法瞒税和逃税。

「大湾区」原意为促进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建成犹如美国三藩市湾区或日本东京湾区的超级经济集群;然而美国和日本在税制上实行「一国一制」,粤港澳大湾区则属「三地三制」,在三地税制差异下,人流和资金流的融合谈何容易。例如引刀傻嗨经常鼓励港人后生仔北上大湾区工作或定居,但若这意味着他们要把所有收入和财产都在内地报税,便似乎有点「一味靠害」。

静候港人港税佳音

正因如此,陆续有人建议在大湾区引入「港人港税」安排,意思是港人就算在粤省每年居住超过183日,也毋须把所有收入在内地报税,或者起码有一些优惠,例如给予「港人尊享」的较低税率。据了解,工联会代表团上月底访京,获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接见,席间韩正透露,「就港人内地税务问题,国家将有妥善安排,短期内会有好消息,请静候佳音。」

从另一角度看,假若真的实行「港人港税」,难免会对内地其他打工仔不公平,当然同时亦会令「香港人」身份更加值钱,或者这可视作中央送赠的「大湾区大礼」。

记得在早些年,不少内地富豪和明星争取透过「优才计划」成为香港人,当时范冰冰出席《十月围城》电影记者会,被问及有否同样打算,她却表示无意申请,「我有3年多次出入境(香港)签证,相当方便。不少朋友也向我提及过(申请香港身份证),但我真的没有想过。」抚今追昔,不知冰冰会否后悔,若有香港身份证在手,说不定可减少麻烦,未必落得今日「10月围城」的窘境。长远来说,期望内地进一步减税和简化税制,有助减少更多范冰冰案例出现




5. 女楼神来了 2018-11-24 18:53:15

湾仔会展中心会景阁高层5室,实用面积933方尺,本月初以2380万元沽出,尺价25509元,登记买家为(CHEUNG YUK SHAN SHIRLEY),与前艺人张玉珊英文名相同,料为同一人。

原业主1993年以568万元购入,账面劲赚1812万元(约3.2倍)。

张玉珊今年6月斥5100万元购入同层4室,实用面积1400方尺,尺价约36429元,意味张玉珊不足半年时间,斥共7480万元入市。

6. 楼价升又唔买 跌又唔买 2018-11-24 20:48:39
香港楼价真系离地到如天文数字,都唔系第一日嘅事,唔知几多情侣因为住屋问题,最后变成分手收场。不过近日二手楼似乎有回落迹象,系咪代表有心成家嘅情侣会有机会真正拉埋天窗呢?原来楼价跌,同时都带出唔少无壳蜗牛情侣嘅争拗,近日讨论区有女网民话,近年一直想同男友买楼结婚,成日去睇楼拣定心水单位,奈何二人人工加埋只有$36,000 ,一直储唔到首期。不过近日市况回落下,某啲心水单位跌到400万以下,可以做到9成按,顿时前景一片大好。但男友就以「都唔知跌几耐,仲有得平!」为由拒绝入市,结果心水单位一个又一个咁卖走。女网民话好心淡觉得男友根本唔想结婚,就用唔买楼作为理由一直拖住,最后闹交而分手收场。
7. 向引刀・土著・自醉・浪子说不 2018-11-24 22:26:36

香港楼市定海神针

2018724

 

昨天一瞓醒,手机几乎被震到冇电,微信有50+个未读讯息,绝大部分来自内地朋友,紧急向笔者查询来港打疫苗门路,以至於「专才移民」和「投资移民」方式。皆因内地近日爆出「假疫苗」惊天大案,令人对国产疫苗尽失信心,关乎子女健康甚至性命,没人够胆轻忽,稍有条件都会千方百计来港打针。还有已落户香港的朋友慨叹,到了这一刻,才亲身体会到香港的「一国两制」有多珍贵;从投资角度看,在「一国」经济崛起背景下,「两制」环境差异亦像定海神针,支撑本港楼市令潜在downside收窄。

话说内地最大疫苗生产商之一、在A股挂牌的长春长生生物科技(002680.SZ),在本月11日被一名内部员工实名举报疫苗生产存在造假,国家药监局於15日对该公司突击检查,发现其狂犬症(疯狗症)疫苗确实有伪造生产记录。

内地人涌港落户买保障

事件后来愈揭愈臭,包括该公司生产的一批25万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合一疫苗(俗称「儿童三合一疫苗」),早於去年11月便被药监局发现质量不合格,但当时全国20多万儿童已经接种了这批疫苗,可是药监局只对该公司处以罚款344万元人民币。同时,上海市委旗下网媒「澎湃新闻」揭发,该公司在20012017年涉及最少12宗行贿案,主要是向地方医院疫苗采购员提供好处,例如广东湛江一家医院的负责人,每采购一支水痘疫苗可获7元人民币回佣。

身为全国最大疫苗商之一,长春长生生物科技经年犯下累累造假及行贿前科,却一直没受到监管当局严惩,其生产的疫苗持续获得全国各地政府及医院大量采购;更甚者,若非今次有内部员工实名举报,外界根本无从得悉该公司存窝藏这么多劣迹。

正因如此,内地民众拒绝把事件视作单一案例,而是直接对整个疫苗体系信心动摇,只不过其他厂商未有「内部员工」爆料揭丑而已。雪上加霜,这次风波也令公众发现,自2012年起担任药监局副局长、职位简介写明「主管疫苗安全」的孙咸泽,原来正是2008年在「三鹿毒奶」事件中被记过处分的药监局负责官员之一,但他很快获得「带病提拔」,平步青云,掌管全国疫苗安全长达7年,直到今年2月才以61岁之龄退休。

这难免让人把时隔10年的「假疫苗」和「毒奶」事件联想起来,进而对整个食品及药物监管制度和安全环境深感失望。就连身在非洲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也越洋「作出重要指示」,斥责事件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要求相关部门「立即调查事实真相,一查到底,严肃问责」,「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据昨晚最新消息,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董事长高俊芳及4名公司高层已被「带至公安机关依法审查」。

然而,即使当局真的彻查事件及整顿疫苗生态,始终需要一段时间,可是疫苗接种往往不能等待,特别是儿童在成长期需要的卡介苗、乙型肝炎、小儿麻痹、白喉、破伤风、百日咳、麻疹、水痘等疫苗,以及女性需要的HPV(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换言之,大批人需要接种这些疫苗,却已对内地疫苗体系失去信心,他们第一个念头多数是想办法来港打针,起码笔者的微信被相关讯息「炸爆」。

但正如上述,儿童在成长期要接种很多疫苗,每次都来港「搵针打」难免大费周章,何况部分疫苗存货倾向优先照顾本地居民,万一缺货时外来顾客「有钱都冇针打」。再者,除了疫苗,人们还需要食饭和看病,关乎整体食品及药物安全环境,而暂时仍是香港这「一制」明显占优。因此,对内地很多中高财产民众来说,最一了百了的做法是直接变成「香港本地居民」,即使不长期定居也先弄个户籍,以便有需要时得到保障。

愿买楼移民 房价难大跌

不过,经笔者回覆后,不少内地朋友感到失望,事关特区政府已於2015年叫停投资移民计划,现在不是有钱就可移居香港,必须证明自己是「专才」或「优才」才行,相对上较复杂。从宏观角度看,港府当年是为避免楼市进一步升温才截停投资移民,这意味着待日后楼市可能降温,或像1998年后需要「救市」之时,当局随时可以恢复投资移民。然而有别於1998年,内地现已涌现数以亿计中高财产阶层,他们很多都乐意买一层香港楼以换取这「一制」带来的好处及保障,由此推算,本港楼市downside应该有限,对於引颈以待上车人士恐怕不是喜讯。

当然,前提是香港这「一制」的独特及优越之处能够维持,包括廉洁吏治、独立司法及舆论监督。只是以往捍衞种种核心价值的主要是香港人自己,随着内地人富起来日益身娇肉贵,将会愈来愈认同守护「一国两制」其实最为符合全国人民福祉,起码直到内地体制实现令人安心打针的充足进步之前,否则,将不能避免引刀傻嗨继续进食地沟油、口水油等有害食品。

 


8. 老野估市 2018-11-25 09:21:34
老砖家说,楼价未来跌三成,其实佢一定错,今日互联网年代,再不会再出现漫长跌市,此位老砖家过往多年估市,冇一次中,毕竟年纪太大,没有预知力了,剩下的只有经验,但旧经验已不能适用於新世代了。
9. 辉粉 2018-11-25 21:29:16
信辉哥,包冇错!
辉哥赚到笑呵呵!
10. 一定大跌 2018-11-26 08:37:14
D人实牙实齿楼价一定跌,好似睇通楼市咁,但过往嗰十年既大升市又完美地避开哂(都唔想讲咩沙士年代)

最后都系嗰句,买得起供得起就系买楼好时机(我知呢句一出,其实说穿了,就系:憎人富贵厌人贫
11. 老施有料 2018-11-27 13:43:04
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施永青早前预期楼价将下调三成,旗下个别资深代理已先行沽货。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中原地产资深营业董事麦成辉持有的大围溱岸8号1座高层A室,实用1250方尺,上月以2668万元售出,实尺21344元,而麦成辉早於2015年4月以1950万元购入,持货约三年半,帐面获利718万元,赚幅近37%
12. 豪宅也避不了 2018-11-28 12:19:59
楼市未见好转,龙头滙丰银行再次脚软劈价沽货。大坑名门2座低层A室,四房实用1,387方尺,银主连两个车位,早前以4,000万元放售,惟一直无人问津,其后减至3,630万元才沽出,减幅近一成,成为同类单位年内新低价,尺价26,172元。
13. 疯之谷 2018-11-28 12:37:52

「地产专收醒目仔」!楼价持续上升令人讨厌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近年香港楼市是在「泡沫不断减少下持续价格上升」,但许多人以神机妙算的态度下狠批楼价向下,最后事与愿违不单止是金钱的胜败,更令不少人智慧及权威受损!在人性的贪、嗔、痴下,一些卫道人士更走入了困局!

 

  如果你不断咒骂楼市,希望楼价大跌!想投资者鸡毛鸭血,这其实是一种报复心理,活在仇恨中其实已经输得最多!需知道楼价若大跌,更加会是准备好的人掌握得最多!是否掌握机会其实应期望自己进步,而非希望别人「仆街」!更需要知道,若在低泡沫的市场等待泡沫爆破,这个「等」很可能是永不回报的「沉没成本」!

14. 向引刀・土著・自醉・浪子・阿井 说不 2018-11-29 09:04:20

减辣路线图

20181127


楼市乍现见顶回落,很多人已开始揣测政府「何时减辣」,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先后放风,明言待「确认楼市下行」便会考虑放宽部分措施。对於业主、投资者及计划上车人士,相比起减辣「时间表」,更须掌握的是有关「路线图」。按一般估计,首先有望松绑的将是压力测试,最早可能在明年中上演;其次为按揭比率门槛,最后才轮到放宽各项印花税招数。

严格而言,所谓「辣招」最少应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政府实施的SSDBSDDSD等印花税,旨在以额外成本阻吓特定人士购入物业;另一类则是金管局自2009年起陆续推出、针对物业按揭的8轮「逆周期」政策,当中又可分为压力测试和按揭门槛。

第一步压力测试松绑

简单来说,现时香港人申请按揭买楼时,每月供款最多占其收入50%,惟鉴於目前利率仍处於超低水平,金管局担心一旦「利率正常化」(即是加息),将令部分业主供款负担大增,恐危及金融体系稳定,因此引入「压力测试」,假设利率上升3厘之后,供款占收入比率仍不高於60%,申请人方可获批楼按贷款。

现时某些拥有足够首期的准买家,正是受制於「压测」而无法入市。举例说,一名专业人士月入5万元,拟选购一个850万元单位,凭积蓄或「父干」拿得出340万元(四成)首期。按利率P2.75厘、还款期25年计算,每月供款为23202元,占其收入46.4%,恰好能够过关(低於50%);可是在压测之下,假设利率较目前上升3厘,每月供款将增至31700元,占其薪金比例变为63.4%,刚刚超出上限(不高於60%),就无法获批足额按揭。

打个比喻,有时候预计夜晚气温会急剧下降,妈妈早上为孩子准备出门时,会先替他穿2件衣服,然后背包再放3件外套,以便随着降温而逐步添衣;但若在中午才出门,天气已明显转冷,那便会为孩子穿上3件衣服,这时候背包所放外套也可减至2件。

同样道理,压测是为了准备「利率正常化」而存在,所以当真的加息之后,压测理应相应调整,否则门槛会高到不切实际,恐令全港绝大部分打工仔都不用奢想圆置业梦,更何况系引刀傻嗨・土著・自醉・浪子等穷能,只有个个月定期交租俾业主一途。香港大多数银行最优惠利率(P)在今年9月上调0.125厘,为逾12年来首度加息,市场估计直到明年底会累计加息1厘,换言之,金管局届时将有条件稍为放松压测,例如把假设要求加息至3厘改为2厘。倘若时机成熟,遇上楼价回落幅度显著,金管局甚至可能提早在明年中便出手,这将稍微有利手持足够首期、但收入不算太高计划上车的人士。

继压力测试后,有望放松的是按揭比率;正如压测,金管局把按揭比率收窄至目前最高六成(1000万元以下物业)和五成(1000万元或以上物业),原意亦为防止实力不足者为了买楼过度借贷,以免市况逆转时他们沦为负资产,动摇金融体系稳定。

按揭比率冀回复七成

因此待楼价真的明显回落之后,随着潜在金融风险相应释放,金管局料有空间稍为放宽按揭比率,回复到「逆周期」之前的最高七成。

如果减辣时机得宜,压测和按揭比率松绑再加上楼价调整,3大因素结合起来,将令具资格上车群体扩大,有助纾缓无壳蜗牛困苦以及减轻民怨,同时亦可阻止楼市跌势过急。惟时机确实不易拿捏,一旦过早减辣,便可能令楼价很快再度丧升,增加金融风险。

最后减辣的料是印花税招数,事关3种辣税分别是为了阻吓短炒者(SSD)、境外买家(BSD)及持有多於一项物业的投资者(DSD),以期把市场留给本地实际用家。

姑勿论部分招数是否带来反效果(诸如SSD锁定物业3年,DSD增加再入货成本,均可能令短期供应更稀缺),不过,政府坚持这些措施多年,除非楼价真的大幅回落、让更多本地用家能够置业,否则肯定不敢贸然「放生」上述3类买家。

辣税难完全撤销

可以预期,由於本港住宅供需在未来一段很长时间仍将维持紧张(最多由严重短缺转为比较短缺),即使确认楼价转势下行,若然没出现19972003年的危机式急跌,或者直到「明日大屿」等增加土地供应政策奏效,SSDBSDDSD3大辣招未必完全撤销(正如新加坡、伦敦等地长期都对特定楼市投资者徵收额外税款),可能只会宽松一些细节条款(例如降低税率、缩短SSD锁定年期,或者持有3项以上物业才徵收DSD)。

明乎此「路线图」,一方面目前等待上车人士可以稍为宽心,随着楼价回落,尽管调整幅度可能仅约两成,惟结合金管局放宽压测和按揭比率,只要继续努力储钱和工作(保住饭碗、维持入息),明年将有望「梦想成真」。

另方面,现时拥有多项物业的业主和投资者,若非预期楼价大跌,否则不宜草率沽货,皆因印花税辣招不会轻易退场,日后重新入货的交易成本或持续高企,打算先沽货后低吸随时得不偿失。

 


15. 引刀粉丝 2018-11-29 22:35:11
我就系信楼价必大跌,所以吾跌五成,誓不入市,你班好友,日日叫人买楼,咁会害死人。我买都去大湾区买,然后每日用六小时来回时间,搭大桥车返工放工。
16. 引刀一快 2018-11-30 01:50:29
哈哈哈,说不女,写得好!


17. 豪客不停买 2018-11-30 14:14:58
超级豪宅未受整体市况转静影响,新鸿基地产(00016)旗下山顶TWELVE PEAKS录得本月第3宗成交。据一手销售资讯网资料,项目刚落实售出9号洋房,实用面积3,657方尺,花园面积1,962方尺,成交价4.58亿港元,尺价125,239元。 
18. 回来了 2018-12-03 19:19:12
4,431个五二折新居屋大抽奖过后,大批购买力回流二手。新居屋上周五抽签后,有人欢喜有人愁,抽不中新居屋人士随即流入二手市场,过去3天屯门及天水围录得6、7宗居屋客回流,甚至录破顶成交。
19. 大市不死 2018-12-04 09:50:30
股市是大成交上升,之前受贸易战拖累的股份报复式反弹,反而公用股就下跌,好明显是资金平淡仓,加上一部份人「见无事就搵位买嘢」,支持大市。「谂唔到有咩坏原因会击沉个市」,既然没有藉口做淡市,大市一定上升,股市抽上,楼市很快就跟随其后。
20. 停战即抢地 2018-12-05 19:18:27

地政总署公布,大屿山长沙屿南道住宅用地以2.03889亿元批予信置,每方尺楼面地价约17604元,较市场预期上限高85%。

地皮於上周五截标,合共收到12份标书,入标的财团包括其士国际、嘉华国际、香港兴业、太古地产前主席简基富(Keith Kerr)旗下The Development Studio,以及信置等。

21. 有调整冇大跌 2018-12-06 14:19:38
随着楼市调整,市场关注明年楼市发展,赵国雄分析,来年不明朗因素太多,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属深层次问题,不易解决,明年全年楼市有机会受贸易战阴霾笼罩,一旦时间拖长,势令香港经济放缓,属本港经济体系一部分的楼市难免跟随下调,但看不到会出现大崩围情况,料楼价会慢慢调整。
22. 爆买又来了 2018-12-07 13:26:52
信置牵头发展的观塘凯滙第一期(下称凯滙)以震撼低价出击,发展商昨日首度开放示范单位供公众参观,即吸引逾万人次到场,有机会为今年首天参观最旺场新盘,据悉不单用家,投资客亦蠢蠢欲动。项目最快下周进行首轮销售,并有机会发售前加推。九龙东二手屋苑面对新盘低价来袭,有业主随即劈价求售,个别减价高达14.3%,亦有业主「售转租」回避,更有二手睇楼客「褪軚」,打算入票凯滙「博一博」。
23. 打工楼神 2018-12-08 19:50:34
打工楼神帮公司出了货,大把水,顺势唱淡,甘咪可以有机入番的便货。
24. 劈到晕 2018-12-09 16:36:00
观塘新盘凯滙低价推出后,多区的二手市场再掀劈价潮,其中九龙湾淘大花园更出现连劈5口价成交,累减近「一球」。
25. 两亿退休 2018-12-10 12:53:01

在香港究竟有多少钱才能够退休?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内地朋友说,有两、三千万人民币在内地就可以舒适退休,他说要在香港生活,相关数字就要乘以10!

 

  换句话说,在香港舒适退休,可能就需要有两、三亿港元了。有三、四千万美元,在世界任何地方应该都可以被归纳为小富豪。爲何香港人要过得这麽苦?要拥有荒唐数字的钱才能够过舒适的生活?这也是挺无奈的,因爲世界上有人懂得利用杠杆投资,富人也越来越多,不进则退!